【篇1
有一次,妈妈教我做蛋炒饭,我很兴奋。我以为蛋炒饭很简单,其实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我先取了两只干净的鸡蛋,在铁碗边敲掉蛋壳,放进碗里。我原先觉得打蛋并不难,可到我真正做起来,感觉我起先的想法错了。因为在打蛋的过程中,我发现蛋壳碎粒会掉进碗里,还有可能把蛋清撒到碗外噢。我小心翼翼,先在桌边轻轻磕一下,然后再慢慢地将蛋壳拨开,将软软的蛋黄和蛋白抖进碗里。鲜黄的蛋黄,被透明的蛋白包裹着,好像是一个刚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发出暖暖的光。
接下来,我用筷子把打好的鸡蛋搅拌起来,再准备葱、姜和一碗米饭,就迫不及待地尝试炒饭了。我在锅里倒入少量的橄榄油,放些葱姜,把搅好的鸡蛋倒进锅里。锅里发出啪啪”的响声,那节奏快赶上我拉的二胡曲《赛马》里马儿奔跑的节奏,我的心情也跟着节奏变得更加激动起来。我一边用铲子炒着鸡蛋,一边把米饭倒进锅里。
我的个子太矮了,都不怎么够到锅呢,妈妈让我站在凳子上,这样我的膀子就不觉得酸了。在炒的过程中,还不断会有油出来,铲子也更了,我感觉快没力气翻动锅里的饭了。可是我不想放弃,因为我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终于,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一大碗香喷喷的蛋炒饭上桌啦。爸爸妈妈品尝了我做的美味,都夸我能干,我开心极了!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尝试。我们做事时总会有第一次,只要敢于尝试,不轻易退缩,每一次尝试都可以是非常有趣的。
【篇2
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连我们几千年前的老祖宗孟子也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可见眼睛对人的重要性,那么我亲爱的同学,你了解你的眼睛吗?你知道它的结构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尝试。
一天晚上,妈妈下班回来给我带回两只新鲜的猪眼球,我很好奇她为什么给我看这些,妈妈说你的眼睛经常疲劳看不清,让我告诉你眼睛的结构吧,以后你就注意保护眼睛”。天啊,对于我这个九岁的孩子来说我是胆怯的,篇】有趣的尝试
我喜欢吃寿司,妈妈说有时间教我自己做,我一直很期待。前两天妈妈说准备做寿司,并且这次会教我,我非常兴奋。我原以为做寿司很简单,可当真正做的时候才知道没那么容易。
妈妈先带着我去超市买了要用到的食材,买了好多种类,我最爱的三文鱼是必不可少的,哈哈。买完了食材就回家准备开始制作寿司了。
妈妈帮我把米放进电饭煲蒸上,然后给我拿了一把小一号的刀,我小心翼翼的把要用的食材清洗干净并切丝切片备用。由于篇】有趣的尝试
每个人都总要尝试很多事情,大大小小、简单困难、失败成功。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都认为自己做饭是最有趣的尝试。
我记得篇】有趣的尝试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起跑时活力满满,结束时一时气喘吁吁,千千万万个瞬间从身边滑过,大多都源于儿时被好奇心驱使的尝试。
有一天在上科学课本,本该讲的是科学知识的,但老师来了个先发制人”,在黑板上写出了一道数学题:50+50=?
同学们,这道题谁知道?”
我!”我!”我!”教室内不断有声音响起。
一起说。”
100。”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可上的明明是科学课呀,老师这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呢?正想着,老师又发问了:那么如果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沙子混合在一起是几毫升呢?”当然是100毫升啦,不过看到老师微笑的表情就知道不对劲。这可难住了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上来。
咱们来做个实验吧。”
老师拿起装着50毫升水的量筒,把水倒入有50毫升沙子的量筒里,量筒里马上冒出了小小的水泡。是多少毫升呢?你来说。”老师问篇】有趣的尝试
记得一次科学课上,老师为我们演示了不会流出的水”的实验。看到实验的结果,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哇!太神奇了,这个实验太有趣了!”我在心里暗暗地想着。于是,我决定亲自验证一番这个有趣的实验。
怀着期盼的心情,放学后,我马不停蹄地回到家,立马开始准备实验工具:圆柱形水杯、清水、纸巾、牙签等。我首先往杯中倒满水,让水面与杯口平齐。然后,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杯子,一动不动的像个雕塑。接着是下一步,我用一张纸巾小心翼翼地盖在杯子口上,再把边上多余的纸压紧,我的动作慢的像乌龟一样。最后我把杯子慢慢地倒过来,正在准备见证奇迹的时刻,水却哗”的一声涌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又试了一次,水还是涌了出来。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冷静下来,对照自己的实验过程,把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的步骤细细的回想一遍。是不是倒过杯子时动作太慢了?”想到这儿,我决定再试一次。这次,我快速地把杯子倒过来,水竟然没有流出来!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长长地出了口气。接下来,是最扣人心弦的步骤——用牙签扎进被纸巾封住口的倒着的水杯里。我拿着牙签的手抖得像触电一样,心里好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一咬牙、一闭眼,把牙签扎了进去。等我慢慢睁开眼时,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杯子里的水居然没有流出来。我成功了!太神奇了!”我激动地叫了起来。
至今想起,那真是一次有趣的尝试。由此我感受到:要多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多思考其中的科学原理,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困难是成功之母,不经历困难很难获得成功。通过这次尝试,我真正体会到了失败后成功的喜悦。
【篇3
上学期的一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杂志,那个杂志是我订购的科学探索号,上面有许多有趣的小实验,也有许多科学原理,然而我翻到一页时,一个实验吸引了我,那个实验的标题是被吹鼓的手套。
我仔细看发现那个手套并不是人吹鼓或者打气筒吹鼓的,而是由液体和调料吹鼓的。那个液体是什么呢?那个液体就是白醋,调料是什么呢?就是小苏打。于是我在看了这个实验之后,我觉得十分有趣就连忙照上说的要取来一个大杯子,再找了一个橡胶手套,从厨房的柜子里取出一个橡胶手套。把白醋倒进杯子之中,杯子里倒的越多,到时候我往里边倒小苏打时产生的气体就越多,但是也不能倒太多,倒太多的话容易把手套给吹爆或者吹飞。好了,白醋倒好了,接下来我又把手套给套了上去。但是我又往上面一看,觉得不对劲儿,把手套套上去之后,小苏打怎么倒进去啊,然后我一看原来我还少准备了一个吸管。于是我连忙从一个奶上面取下来一段吸管,把他塞进手套与杯子连接的地方。然后拿出一袋小苏打,把小苏打的开口处接着吸管,然后把小苏打顺着吸管倒进去。然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手套立刻就被吹鼓了起来,鼓的高高的,怎么按都按不扁。
后来我才了解到白醋与小苏打接触之后,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把手套给撑了起来。后来我们也觉得这个实验十分有趣,同时也明白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放在一起时,是会产生十分奇特的效应的。
【篇4
暑假的一天,我刚把作业写完,妹妹兴冲冲的跑过来对我说:姐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妈妈正包饺子呢!”我对妹妹说:我们还从来没有亲自包过饺子,这次正好可以试一试。”妹妹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我连忙跟妹妹一起跑去厨房。
征得了妈妈同意后,我和妹妹去洗了手,然后妈妈给我和妹妹每人一块面团,对我们说:你们先擀面皮。”说完她先给我们做了个示范。妹妹早把妈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拿起面团捏起了面人。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擀了起来,可是面团要么粘在擀面杖上,要么粘在面板上,好不容易擀好的面皮总是被撕破,急的我满头大汗。妈妈笑着在面团上洒了一点面粉,面团就不再粘了,真神奇!
我一边擀面皮一边擦脸上的汗,过了一会儿,妈妈和妹妹突然看着我的脸大笑起来。我被笑的莫名其妙,对着镜子一看,不知什么时候,我的脸上和头发上沾了很多面粉,成了一张大花脸!我赶紧去拿湿毛巾擦干净,羞死了!
不一会儿,面皮擀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了饺子。本以为包饺子很简单,谁知我捏起左边的面皮,右边的馅却冒了出来,好不容易两边都捏住了,却发现包的饺子皱巴巴的倒在面板上,像一个垂头丧气、打了败仗的士兵。再看看妈妈包的,个个都挺着大肚子,像一个个得胜回朝的大将军”。
妈妈安慰我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来,我教你。”我点了点头,开始认真的学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包的饺子也像妈妈包的那样圆圆鼓鼓的了。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知易行难,生活处处有学问,哪怕是不起眼的一件小事,也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