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初中手抄报篇1
七夕情人节该是爱路上一颗晶亮的星辰呢,跳荡在你我的额前与唇间,跳荡在我们清澈的心湖上。今夜,有天上的银河作证:隔山隔水,永远割不断我们的爱。我渐渐地陶醉,忘了自己,只记得星光与星光辉映下的远方的小燕子。
今夜,已近零点。七夕节这个令人心旌摇荡的日子即将结束。天堂的牛郎织女恐怕已经相会又分离,天上的银河也渐渐隐去,牛郎织女又要等到来年的七夕再相会。而我和小燕子即将按照家乡的风俗,举行简单而热烈地婚礼。今夜,就让爱的星光照亮我们即将开始的浪漫、甜蜜地生活。让我们把“七月七,好欢喜,小孩过家家……”的歌谣和今夜美丽富足的感觉,一起带给每一个明天吧!
一觉醒来,只觉做了一场很长的梦。一场,关于前生的梦。
七夕初中手抄报篇2
昨天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个欢庆的时候,南京整座城市陷入了狂欢:商场甩出打折的广告,广场上到处攒动着不息的人潮,五颜六色的灯光熠熠闪烁。我抛开繁重的学业压力和s先生来观摩这座城市的'节日盛典。有一个卖花的小女孩却触动了我的心弦。
莱迪广场边上,我和s先生匆匆赶去观看电影《决战食神》,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女孩突然递过来一朵鲜艳的红玫瑰,甜甜地对着s说:“叔叔,买一朵玫瑰花吧。”这样的场景我们早就司空见惯,有意思的是,现在此类情况,一般都是还未等男士反应过来,女士已经默默地拉着男伴走了。这个女孩和以往羞答答的卖花姑娘不一样,她看起来很干练,不过十一二岁,扎着个马尾,一脸的笑容。我其实很想和这个小女孩解释一下,s叔叔已经预定了香槟玫瑰,我甚至想表示一下谢谢之情,但是脚下的步子却在不由自主地加快。我是如此胆怯,生怕她缠着我们,因为我最讨厌看电影迟到了。可是就在她走远之后,s先生伸出手指指着远方说:“快看,那个小女孩正追着一对小情侣呢?”果然,那是看起来很青涩的一对小情侣,尽管男孩屡屡摆手表示不需要玫瑰,可是小女孩还是围着他,把红玫瑰举得高高的,旁边的女朋友有很尴尬,手足无措,僵持一分钟后,男孩最后买了一朵。平时卖5元一朵的玫瑰节日里卖10元到15元,其实也不贵,单是买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已经提前预定了,并不需要这样兜售的玫瑰。
我突然有点心疼那个小女孩,她太早地经历了社会的磨练,太早地面对了无数次的拒绝,从而变得干练而世故。这样美丽的夜晚,星期二,她本应该在家里写写作业看看书,或者看两集动画片也可。有人告诉我说,这些个卖花的小女孩其实家境也不差,只是家长在锻炼他们,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欣慰。
七夕初中手抄报篇3
看一片片花瓣飘摇而落,我在七夕的天空下,任相思的长河漫过心海,泛滥成伤。我是南方那弯温婉而晶莹的浅月,你是北方那枚暮色黄昏下的落日,是哪一场烟火的交汇,把你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如同天上的牛郎织女,我们也隔着一大片一大片的时光海,却不敢奢望,会有喜鹊儿,为我们搭起那条通向彼岸的桥。
我们也曾以为,这一生只深爱彼此,默然相守,不亢不卑地爱着便已足够;我们也曾牵着手,在花开的声音中翘首爱的归途;我们也曾在缘分的来去中,艰难地抉择。可是如今,在时光面前,爱已经失去了最初的光彩琉璃,但是我们仍然放不下彼此。无论隔得有多远,你总会把我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总会,在某个夜晚,借着月光曲,传递心声。
我今天看到一句话,也很喜欢这句话:“每一颗爱的尘埃,都重于泰山。”爱过,便是慈悲。即使将来,爱飞走了,情逝去了,我依然愿意,走过微风细雨,在琐碎的岁月中,拾起那段牵手走过的日子,拾起爱过的细节,然后微笑着,把一点一滴爱的尘埃,镌刻成一抹芙蓉色。
我们也曾跋山涉水,走过天涯,越过海角,只望求得一个温柔的拥抱,一次倾情的相对。此时,风起,忆记深深。回眸来时路,即使那年那日的时光已经很遥远,但是并不模糊。那段时光,带着泛黄而美好的味道,一次次地陪着我,翻开昔年的故事。
如今,花开了,花又落了,我却不敢去数,已经过了几次的季节轮回,也不敢去想,你我之间,是否只能成为隔山而望的剪影?我只是静静地,守在悠长的光阴里,无论悲喜,无论冷暖,都只在期待中,守着今生今世的约定,轻唤你的名字。
时常感叹,年华易逝。时常怀念,你带给我的欢笑和泪水。原来,两情相悦,此心已许,那么无论隔着天涯还是海角,那份真情,早已永恒。记得沈从文曾这样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我没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庆幸,我们相遇在正当好的年华里,曾经在静夜沉沉,皎皎朗月下,倾心相爱。我们的一颦一笑,都来自一颗最诚挚的心,仿佛浑然天成,不需要任何修饰,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情也在那里,不来不去,温暖微甜。
正如唐代诗人所描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看寻。”再后便焚烧纸制的圆盒(梳妆盒),盒里装有纸制的衣服、鞋、脂粉、梳妆镜、梳子等,每样一式七份。祭拜仪式结束后,八仙台上的摆设保持不动,留待翌日(初七)供姑娘们互相串访时参观、评议。据明清和民国时期的一些书籍所载,广州姑娘于七夕中展示出来的巧艺,有一粒谷粒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的各式扇子,有玲珑轻飘的小罗帐,还有特制的莲花、茉莉、玫瑰、夜合花等,花盆只有洒杯大小,盆内描有两朵花,一真一假,令人难以区别。到了初七晚,继续如昨晚一样祀神,称为“拜牛郎”,一般由男童主祭。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会。这香桥,是由传说中的鹊桥传说衍化而来。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曾有诗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人们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晚(广州人多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连指甲也涂上了红色,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各式物品,如古董珍玩、鲜花、时果以及脂粉等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还要有一盏油灯放置在“仙禾”或“仙菜”中间。此时,有钱人家的厅堂布置得锦屏绣椅、富丽堂皇,一般人家尽量把厅堂摆设井然。一切都安排停当以后,姑娘们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此时,除了邀请亲戚朋友前来作客以外,还要请邻里中相识与不相识的姑娘们一起拜神,观尝巧艺与玩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如巧艺与玩具受到越多人的称赞,主家姑娘就越高兴,越感到荣耀。广州的姑娘们说,像这样能在众人面前展示手艺,一生是投有多少回的。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古称金针度人),如一口气能穿过七枚针孔者被称为巧手(得巧),穿不到七孔针者则“输巧”。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七夕初中手抄报篇4
又逢七夕,独坐室内一隅,把一盏香茗,在茶香袅袅里,品味着传唱了千年的爱情古曲。那茶香,那不老的爱情神话,恰如缕缕情丝,缭绕着漫漫银河路。
茶是一种有着深厚内涵的物品,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骨子里是个较为传统的女子,所以不喜咖啡,只喜饮茶。我只喜饮茶,却不懂茶,只是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罢了。
一直是个喜欢饮茶的女子。喜欢在冷冷的冬季泡一壶淡茶温暖自己。喜欢茶的香味在唇齿间缠绕。喜欢茶的香味,入口、入心,入喉。喜欢茶的淡然,入口虽有苦涩,茶香萦绕鼻尖,心中很暖!
人生,如茶,亦需细品慢饮。用心去沏茶,茶的芳香才会四溢。用心去经营,才能把平淡的生活过得有香有色,有滋有味。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球,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身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自从品读了白落梅的《茶缘,一个从容不惊的过客》,一个念头就一直萦绕在心底:只想在自己的小城里开间茶楼,不必依山傍水,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淡看繁华,静守流年。如此,已很惬意。
白日里,在茶客间穿梭,听他们笑谈风云,看他们品尝一壶自己喜爱的茶。而茶,却甘愿被客人,用沸腾的水冲泡,在杯盏中开始和结束一生的故事,如此,亦是一种享受。
静夜如诗,万籁俱寂,煮酒烹茶,与你对坐,悠然自饮。静守闲适时光,淡看小城四季,演绎着人生的繁华。“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唤得南山波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沏一杯淡茶,捧一卷诗书,在一曲《高山流水》里,与你饮茶,谈心,恍惚间,早已忘了今夕何夕。
喝茶,自然会想起陆羽,他是茶业之祖,被世千百年来,岁月的炉火一直燃烧着,青翠的茶叶在山泉水里绽放着经年的故事。多少旧物换了新人,品茶的心境却始终不曾更改。
想起陆羽,亦会想起一位与他不相伯仲的人,一位被称为诗僧、茶僧的佛学高僧,皎然。他的名气显然不及陆羽,但他与陆羽是生死相依的忘年交,正是在他的提携与帮助下,陆羽才完成了中国茶业、茶学之巨著《茶经》。这世间,有多少无名高人,他们愿意被岁月的青苔遮掩,守着自己的一寸光阴,已觉足矣。
“蒙蒙漠漠更霏霏,淡抹银屏幂讲帷;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雪飘僧舍衣初湿,花落艄船鬓已丝;惟有庭前双白鹤,翩然趋避独先知。”升腾的茶水,弥漫着尘世的江枫渔火,千年前的诗句,敲打着我盛夏的无眠。那循茶香而来的缕缕暗香,若水,若风,若烟。
夏日的午后,一个人临窗独立。轻倚七月的门楣,沏一壶淡茶,在茶香袅袅里放飞紫丁香一样的思绪。一树一菩提,一茶一禅音。喜欢,在一个人的世界里,与茶相伴,与文相依。沏一壶茶吧!一盏给我,一盏送你。默然静坐,一些念,不必出口,已在彼此的心中旖旎。
江南的白墙黛瓦,亦如一眉好水,静守蒹葭。坐在古镇的木制窗下,我素手飞扬,为你煮酒烹茶。心底的柔波,早已在时光里曼妙如花。古有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今有你、我茶香袅袅论诗画。总有一份遇见,无关风月,只因懂得,而暖了流年。
“沏一杯茶吧!”在微风漾起的日子里,你总是说。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也不去做,任茶香袅娜成妩媚的女子。当水面恢复平静,你的愁绪也在一点点地远离。于是,我逐渐懂得:品茶的过程亦是一些思绪逐渐在淡化,在远离。
有些记忆,已经不是记忆,亦然深入骨髓,成了习惯。总会在微风漾起的日子里想起你那句:沏杯茶吧!然后,呆呆地看着茶香袅袅升起。当茶香拂过我的发梢,才发觉,一些陪伴已经成了习惯,已无法从生命的脉络抹去。我的生命,因你陪伴,在不经意间温柔了我最美的年华。品味一盏茶,亦是在品味一段时光。你踏着岁月的馨香,从我的生命经过,洒下一路芬芳。
岁月清浅,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七夕。夏日未央,一池素荷即将褪尽洁净的霓裳,只留残叶瘦梗铺满整个荷塘。秋日里,我愿在案前只插一支残荷,隔窗听雨。静赏菊影在寒霜中傲然独立。
一些话,暂时停留在杯中;一份情,永远蕴藏在茶里。七夕,茶香袅袅,只愿与你在一抹茶香里相知相惜!
七夕初中手抄报篇5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广场,到了那里,我看见很多人手里都拿着鲜花,我很好奇,就问妈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买花。妈妈告诉我今天是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
传说天上有位织女姐姐和牛郎哥哥,他们很相爱,但是他们中间有一条很宽的银河,把他们隔开,他们只能遥遥对望不能相见。喜鹊被他们的爱感动了,它们决定帮助他们,每年的`今天晚上,所有的喜鹊都会飞上天,在银河上搭建起一座鹊桥,让织女姐姐和牛郎哥哥在桥上相会。
我好想让自己变成一只大鸟优秀作文,把织女姐姐送到牛郎哥哥身边,让他们永远在一起。
七夕初中手抄报篇6
大家好,我是娜娜,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昨天早晨的故事,仅
我的妈妈7点去上班,那天正好我爸爸休息,他七点左右就在做着家务,做早饭、扫地等等(不要说家务都是女人做的,懂得帮助爱人分担才是最好的)。我们的邻居在九点多来到我家找我爸,我家是平房,住在一条小院子里。邻居去厨房找我爸,在那里聊天,我爸一边干活,一边和他说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