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

我读着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正念至“相与步于中庭”,突然心生渴望,想与东坡先生一叙。正想得入神,刹那间,仿佛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恍惚中,眼前出现了几间草庐和一块荒地,只见一位长者劳作其间。

我不禁一愣:这是穿越了?我上前询问:“先生,打扰了,请问现在是何年月?此处又是何地呀?”那人答道:“如今是元丰六年十月,此地乃是黄州。”这时间,这地点,不正是苏轼的所在?要是能遇见他该多好!于是赶忙打听道:“先生可认识苏轼苏先生?不知哪里能找到他?”闻言,这人哈哈一笑,摸着胡须说:“正是在下,敝人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心中雀跃,太好了,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于是,我提议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可否请您带着我一游黄州?”答曰:“有何不可?”就这样,我与先生边走边聊,相谈甚欢。

不久,我们到了一处水边。先生说道:“此处便是赤壁山下,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于此处大败曹操。”我突然想到了《赤壁怀古》,慨叹道:“是啊,难怪先生会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的词句。”不想先生说道:“其为周公瑾,年轻有为,而吾年近半百,仍一事无成。”说这话时,先生的眼中分明流露出些许黯然和沮丧。想及先生坎坷的一生,我不禁有些心酸,于是安慰道:“可先生所到一处,就造福一方百姓,这也是流芳百世的功绩啊!”先生笑了笑:“谬赞,谬赞。走吧,领汝再去一地。”我答应着跟了上去。

没走多久,天便下雨了。我着急地说:“先生快走,找个地方躲雨。”谁知先生却大笑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惊住了,这才是苏东坡,即使面对人生中的各种艰辛和磨难,始终从容淡定,豁达乐观,这种豪迈,这种潇洒,这种自信,怎不叫人心生敬佩!

不一会儿,雨就停了,才知我正在沙湖道上,体验了一把《定风波》。抬头望去,已是日暮,夕阳斜挂在前方。我知道该离开了,于是我向先生行礼:“今日与先生的遇见,使我学到了很多,天时已暮,晚生改日再来拜访。”先生点头回礼:“再会。”我眼前的一切蒙眬起来,只剩下了一束白光……

我揉揉眼睛,发现我只是趴在书桌上睡着了,桌上的台灯还亮着白光,原来这是一场梦啊!但东坡先生的潇洒、乐观仍环绕在我的心头。今夜,我懂了苏先生,更懂了他的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读着这首气势豪迈、风格奔放的词,不禁让我想起了他——苏轼。

提起苏轼,人们都会想到他是“唐宋文学八大家”之一,词风豪放,感情激昂,是他开创了豪放派,也为我们铸就了一座文学的堡垒。

当我们面对苏轼这些辉煌的荣誉时,他已然远去了千年之久。世事沧桑,他的仕途是那么的.坎坷,生活是那么的艰辛,一桩“乌台诗案”几乎断送了苏轼做官为民的政治梦想。近十年中屡次被贬至杭州、密州、惠州、黄州等地,这对才华横溢的他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和遗憾啊!而他的辉煌也是在这样的遗憾中铸就。被贬官期间,虽然心境荒凉,他却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抛却烦恼,任思绪飞扬,驰骋在无人涉足的原野上,看落日黄昏,赏万紫千红;把酒问月,临风当歌,情溢满胸。犹记得在他被贬黄州时,一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前往承天寺寻得友人张怀民,心有灵犀地去中庭散步赏月,欣赏着如水的月色,竹柏摇曳的疏影,陶醉在似真亦幻的唯美意境之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寥寥数字,就把这个澄澈如洗的世界勾画得淋漓尽致,就在漫步的悠闲之中抒发了一种了然、一种洒脱、一种旷达;犹记得在他被贬密州时,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像当年固守云中的魏尚一样,重新被朝廷重用,将出猎的狂气化作为国效力的热忱,唱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最强音。

再豪放的人也有亲情的一面,也有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情感。当他在密州任知州时,因内心孤独苦闷,便把酒问月,面对着月圆人不全的中秋,不禁想起了弟弟子由,更期望相隔千里的亲人能望见这共有的一轮明月,天涯共此,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自己,也给后人道尽了千千离别的祝愿。更让人难忘的是他那首梦忆亡妻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正是热情如火的生活中,一往情深的妻子却与他永世相隔,对于一个屡屡被贬的人来说,从此连个倾诉真心话的人都没有了,每当夜深人静,只有自己独对那轮明月,相洒泪痕,在明月夜下的松冈上,独自垂泪,把相思遥寄给思念的妻子,让自己孤凄无依的心灵得到一份安慰。

回望千年前的灿烂文明,一颗明珠正熠熠闪烁着经久的光芒。回首千年前的北宋文坛,一种由衷的敬佩涌动于心。苏轼,让后人记住了许多:才华横溢,仕途多舛,雄浑豪放,款款情深。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3

熙宁十年,苏东坡出任徐州知州。在他到任不足三个月的一天,澶州的黄河大堤决口,水汇集在城下,不停上涨不能及时梳理,城就要被冲垮了。因为洪水,城中的命中都着急忙慌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身上背着一个包袱便往城门口赶,待我赶到城楼上时,城下人声鼎沸,大家争着要往外走,要出城避水。苏轼站立在城头,我快步走到他旁边站好,只见他个子高大,身姿挺拔,他的颅骨很高,眼睛在浓密的眉下显得很有神,他清了清嗓子,本来十分混乱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苏轼的声音略带着严肃:“大家都冷静下来,不要出城,大家想一想出城后能比在城中安全多少?如果这么多人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对不会冲了城。”城中百姓听后安静了几秒钟后都纷纷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我站在城楼上看着,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下定决心全力守城。苏轼转过身,看着我和其他官役说道:“河水就要冲进城里,时间紧迫了。”我向前跨了一步,作揖说道:“我们必将全力守城。”苏东坡望向我们,面露赞赏地点了点头,看起来十分欣慰。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滚滚浊浪如山呼海啸般直扑徐州而来,徐州城下水涨了将近三丈,并且迅速渗入城中。在此危机关头,苏东坡临危不乱,在城上搭起帐篷指挥抗洪,每天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来报洪水的最新消息,我们坐在帐篷中议事,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人人脸上尽是严肃的神情,每个人在苏东坡的指导下都拼尽自己的全力,绞尽脑汁想对策。苏东坡本人也是尽职尽责,每天与我们商讨完后,自己又在帐篷中独自沉思,好几天晚上我路过他的帐篷,里面还能透出细微的亮光。

一个早晨,苏东坡召集全城百姓说道:“洪水的情势迫在眉睫,需要大家的力量一起抗洪。”虽然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众人的士气却十分高昂,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愿与知州一起抗洪!”“好!好!”苏东坡举着手,大声地说道:“我苏东坡在此立誓,与徐州共存亡。”于是他亲临抗洪第一线,亲自率领众人穿短衣赤着脚拿着簸箕铁锹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一直到城门口。这发洪期间,苏东坡经常在城中巡视,几次路过家门,他没有丝毫犹豫地匆匆走过。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长堤筑成,才战胜洪水,保全了全城百姓的生命安全。

与苏轼的这次相遇中,他临危不乱,心系百姓,每次抗洪都身先士卒,搭起帐篷与大家同甘共苦,正是因为这样的品质他才被人爱戴,让我十分敬佩。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4

他豁达乐观,为国为民,但最终落得一贬再贬;他是北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是一段不能被忘记的文化传奇。他就是天才加全才,人见人爱的苏轼——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忧国忧民,敢于直言的人。王安石变法对百姓来说是祸害,苏东坡敢于上书责问王安石,反对王安石。欧阳修上台后,没有真正地为百姓谋福利,他依然反对欧阳修,正因为他的直言直语,才有了“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被贬期间,还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如西湖上有名的景点“苏堤”“三潭映月”,都是他主持并监督修筑的。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豁达乐观,积极为百姓的人。有一日,东坡与友人外出游玩,醉归遇雨,随行人慌忙找地方躲雨,唯有东坡一人,挑着竹杖,还在大声吟诗:“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何等的豪迈、潇洒。诗人苏东坡随处逆境,但仍不畏惧,不颓丧,与“倚杖听江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他被贬时期,有一朋友来信让他注意身体,小心气,不要生病。他却以幽默风趣的腔调回应了他的朋友:这里虽然没有好药或者好医生,但并不比北方差,宫中御医也医死过很多人啊!

我眼中的苏东坡,是全才加天才,却又是亲民随和的人。东坡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东坡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同是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他擅长绘画,他擅长书法……他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在李白游玩庐山,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的千古名句后,又游庐山,却写下了与李太白不同的见解“横看侧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他被贬后,看到当地的老百姓不会做猪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便亲自教他们做了猪肉,“待他自熟没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百姓爱戴他,为肉取名为“东坡肉"。

在那“缺月挂疏桐”之时,“漏断人初静”之刻,浅酌小酒,任如水的清风打碎那无尽的思绪。苏子——东坡先生的吟唱,像无数美丽的流萤一般萦绕在耳畔,一贬再贬的落魄与亡妻之伤痛,任凭那秋风的苦涩,任凭那人生的浮萍,进发出的却是“鸿飞哪复计东西”。

论古今中外谁最豪迈、豁达,只有一人,也必定只有一个人——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5

我介绍的名人是一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名字叫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一次,苏母教苏轼读《后汉书》时,读到了《范滂传》,苏母为范滂母子不畏暴,为了正义而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不禁放下书来,喟然叹息。年幼的苏轼也深深被感动,他问母亲:“如果我长大后,跟范滂一样,不惜舍身就义,母亲会允许吗?”苏母肃然答道:“如果你能学范滂的样,难道我就不能做到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

苏轼从小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二十岁时已经是博通经史,写起文章来,下笔数千言,毫不费力。1057年考中进士,做过多年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学士。但因其一身正气,不阿权贵,所以仕途坎坷。

对苏东坡的天才世人皆知,就连他的政敌也十分赞佩。然而对苏东坡天才的成因,归结为他的天资超人是主流观点,并没有多少人了解他的天才同样离不开勤奋和刻苦。

他三次抄写《汉书》足见其勤奋。四十七岁被贬黄州时,他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除了承受极大的精神打击之外,他还要去东坡开荒种地,维持一家几十口人的生活。劳动之余仍旧坚持写作和学术研究。此间,他又开始了第三次手抄《汉书》的工作。手抄《汉书》,起先他是以三个字为题(即书中叙述某事件,他只抄其中三个字,然后凭此将此事背记于心),之后以两个字为题,这次只以一个字为题,把《汉书》有关的资料背记下来。

他的朋友朱载上去拜访他,任意挑选一册《汉书》,任意抽举其中一个字,苏东坡立刻应声背出几百字的一大段资料来,无一漏错。

他经常诵读杜牧的《阿房官赋》,日子久了,就连侍奉他的老兵也能理解杜牧这篇赋的主旨了。

可见苏东坡勤奋刻苦之程度。

苏轼的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6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说到苏轼也是无人不晓了,想必谁都有被苏轼的词整得眼花缭乱的时候。毕竟词不想唐诗一样有规律,每次背到苏轼的宋词时,总会伏案夜读到深夜。因此,有点讨厌使我变成大熊猫的这个词人。然而深入了解后,才会发现苏轼在诗、词、文、书、画、政、医、食等方面均是功绩不菲。在历史的时间轴上,就连“诗仙”“诗佛”大概也要自愧不如了吧!

不过,上帝不会完全眷顾一个人,苏轼成就虽多,可仕途却一波三折……在朝廷重用王安石变法时,本是推行新政之时,可我们的苏轼总要那么特别,通过诗文表达对新法的不满,结果也可想而知,直接被打入乌台“冷宫”,由于此言论对社会影响较大,对新法推行不利,直接关了4个月的小黑屋。幸好当时没有杀士大夫的习惯,苏轼,这个“命大小子”才免于一死。人家说,吃一堑长一智。而苏轼可所谓是朝廷中“最突出的腰间盘”了,那是啥话都敢讲,啥事儿都敢当,正如他妻子所说的,他这一肚子里装的全是“不合时宜”!因此,苏轼的人生是在“被贬”中度过的,正像他自己所说的一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为了抚平自己受伤的心,闲暇之余,他还会赏析美食。人家吃野鸡写了个《野雉》,吃鲍鱼后又写了《鳆鱼行》,尝一盘普普通通的清炒时蔬就写了一首《春菜》,哪怕只是喝了一碗平平无奇的粥都能做出一首《豆粥》来。每吃个东西就做诗一首。放到现代,哪家餐馆不找他来做宣传啊!就连一个普通的肉,苏轼能一顿操作让它成为千古流传的“东坡肉”。不仅如此,他还发明各种美食,如“东坡豆腐”,“东坡饼”等。唉,真是“官场失意,案板得意!”

而今回顾东坡居士:可见他在充满苦涩的人生中,从不奢求什么,不阿谀奉承,性格向来直爽刚烈的他,历经朝廷的次次被贬后,却磨灭不了他真挚的心。天天嘴上念叨自己仅剩的那几串铜钱,梦里却装满今天吃的那几碟好菜,尝的那几口美酒呢!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往往使人心安。

苏轼,一个值得令人敬佩的千古文人。千年已过,风采卓越。他用平凡的画技渲染这不平凡的人生;成堆的诗词成为他为后代留下的瑰宝;官场的失意却使他爱上了美食。传奇的苏轼,传神的人生。愿为苏轼,愿意成为这个永远活在“当下极乐”世界,永远能在苦中作乐的圣人啊!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7

竹影瑟缩,那人自竹林深处缓缓走来。我看见,他,一生出没于烟雨中,只一蓑笠,他道,无妨无妨,且随它去。如此,便真是“回首向来潇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么?为何那年料峭春风拂去酒意,入骨却是一片微凉?

他从千年前走来,慢慢踱步,浅浅思量,眼神温热却满身风霜。顺着他的眼神,我看到小小一扇窗子,定格了旧时光,和故人旧模样。那么红妆冠以苏轼的姓,是他的妻子,曾予他一腔温柔余生悠然可期。年少时遇到太惊才绝艳的人,余生便是折磨。于是,多少岁月流淌,终是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当那么温柔成了稍纵即碎的梦,梦里也无言,怕惊醒,怕深陷,小心翼翼,不敢思量,偏偏难忘。温暖失落,相思成疾,恍惚一场劫难,一道坎坷,斑白了谁的鬓角,又惶惶不安将谁的印记擦掉。

世人皆道东坡先生的乐观豁达,诚然,可衬着这精神的是他数不尽的坎坷,他的一生就如同狂海浮船,无法悠然。乌台诗一案,张扬恣肆的文人茫然失措,却故作一副乐观姿态。此后贬谪,左迁,惠州,詹州,他的肌肤熨贴在祖国的山河上,步履悠然。以为是乐观,确有乐观,但更多的,是疲惫,是愁肠。相思,漂泊,不得志,来路风尘仆仆,染白了几缕青丝,黯淡了旅人眼眸,不去看清这个世界,一回眸,只道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捻一抹柳絮,似花非花,“也无人坠从教坠”。他的青春,“春色三分”,却是“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又到了杨花飘飞的季节,届时若能驻足端详,不知能否看见苏轼的翩翩衣角。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以戴罪之身谪居黄州,杜门谢绝交往。几场缺月疏桐之景,一人若孤鸿,缥缈无所依。他怕,怕大祸再次降临,只求默默,不为人所知,得以护此生。磕磕绊绊,如此这般,如此这般竟叫一个明朗如皎月的文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那种神经质的无端惊起,像露出爪牙的幼兽,惶恐而佯装强大,越如此,越苦涩。

若孤鸿,不肯栖;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夜醒复又醉,转身柱杖临江。夜阑风静,恰如此刻他眼前烟波浩渺的江面,迷蒙却又清晰的照见了他的心灵。他内心深处那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在安恬静美的秋叶境界中迸发: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于是,数十年如一场荒凉至极的梦。醒来,是小半生的离愁。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8

花败了,蝶散了。只有那若有若无的香,尘土飞扬间,轻轻地提及,千百年前的往事,却也终不过是词中一梦罢了。我带着怎样的心情,轻轻地踏过……

故事的一开始,他不过是十来岁的青年才俊。他生在名门世家,父亲和兄弟都在文学上有颇深的造诣,而他本人,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抹壮丽的色彩,经久不衰。

苏轼在年幼时,便表现出超高的文学天赋,他诗、词、书、画皆工,且将儒、释、道三家文化中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让他成为了一个不吐不快的人,由此,也铸造了苏轼在文学上豪放派代表词人的地位。

但苏轼的一生,却并不如此,甚至可以说是跌宕起伏。这也便能从他在红尘中留下的足迹看出来了。苏轼一生有过三个最为特别的女人,从他的生命走过。

第一个是王弗。王弗是他的结发夫妻,两人可谓是性情相投,彼时的苏轼,在官场上初露锋芒,而王弗则是那“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她精明能干,可以给予苏轼建议性的指导。这时的苏轼可谓是春风得意啊。但好景不长,王弗27岁时便去世了,她只伴了苏轼11年的光景,却在他心头留下最难磨灭的印记。这让十年后的苏轼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千古绝唱。

而这时,早已物是人非,他身旁的那个她已然变成了王弗的妹妹——王闰之。王闰之并不如王弗那般精明能干,但她却最能明白苏轼需要的是什么,她伴他从得意到落魄,又从落魄重新回到顶点。但依旧好景不长,王闰之没来得及坐享繁华,便甩手归西,但这次,她没有只留他一人,她帮她纳了小妾,常伴他左右,名唤朝云。

王朝云可以说是最懂苏轼的女人了,她伴他左右,哪怕穷困潦倒,依旧不离不弃。苏轼这样评价过王朝云:“不合时宜,唯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王朝云大概是最爱他的人,最后,朝云却先苏轼而去了。

苏轼这一生,大起大落不停,但他却依旧“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不平凡之人,惟苏轼一人。我沉浸在这诗词中,一遍遍地缅怀他……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9

中华历史上下5000年源远流长,诞生了众多王朝:始于夏,烈于商,礼于周,霸于秦,强于汉,乱于晋,雄于隋,盛于唐,富于宋,蛮于元,刚于明,奴于清。而以文人立国的宋朝莫过于是文人墨客聚集最多的王朝,而其中就有一位千古少见的全才,他的《寒食帖》是天下三大行书之一;他位列唐宋八大家;他的诗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乃当之无愧的历史第一;此外他还是一位画家。他是谁?他就是――苏轼。

苏轼的一生大致是这样的: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醒悟较晚,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所以苏轼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很大,小时候就被称为天才而且自己也很勤奋,二十岁当官为政,二十六岁当时人说他是百年第一奇才,还有他父亲去世就回家守孝,回京城后因为政治主张与丞相王安石不和被排挤出京城,接下来一直被贬。

我认为苏轼的一生非常有戏剧性――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在我眼中苏轼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在中秋佳节思念自己的弟弟苏辙,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在一次夜晚思念自己已亡的妻子王弗,写下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他体恤百姓,重情重义,每任一处的太守,当地的百姓都是安居乐业的。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他是一个立场坚定,有着坚贞气节的人,多次被贬,在逆境中依然不受挫。《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之笔气势如虹,指点江山风云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苏轼抗击西夏和辽的决心;《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蓑烟雨任平生”,足以见得苏轼的豪迈。

在我眼中苏轼还是一位狂妄却又勤学的人,少年时,因为很有才华,被人们赞赏,所以写下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天下的汉字和书本那么多,根本是不可能读完的,和小小的苏轼,写出了这样的对联,足以见得他的狂妄,这时因为老者看了,看出了苏轼的傲气,便去拜访了苏轼,让苏轼出了丑。便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从此苏轼知道即使自己有才能也不能狂妄自大,于是他就发奋读书。

这就是苏轼――千古第一全才!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0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

他,是一位词人,既有“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又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他,是一位画家,既有墨竹的高雅,又有枯木的苍劲。他,就是我的偶像苏轼老先生。

宋代的词人都有点高傲,苏轼也不例外,但在元丰二年,一件事让他猝不及防,御史何正臣和李定上表弹劾苏轼。说他在诗中讽刺新法,皇上大怒,经过了一系列严刑拷打后贬到黄州。一切来得太突然,苏轼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扔到了一个破旧的寺庙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们待他不一样了,仿佛他就像邻里街头的老百姓一样,他尝试了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他变得接地气了,在诗中他自己也说:“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他开始与各种朋友交往,和家人一起随遇而安的生活。他与朋友春游时,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但他却满不在乎,自然地吟出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诗中字字句句流露出的超凡脱俗与豁达豪放,是多么可贵的精神追求呀!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每当我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一件往事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从小我就是一个画画迷,总是感觉自己的小作品很不错,三年级时,我参加了一次重要的美术比赛.......终于熬到公布成绩的时候了,我怀着激动与幸福的心情看着获奖名单,第一遍:没有。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我几乎花了半个钟头在从头到尾寻找着,却没有我名字的半个影子!听到周围获奖者幸福的笑声,我神情黯然的走出了人群......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个人过来安慰我一下。可是没有,我慢慢的向前走,莫名的想起了苏轼老先生的悲惨处境与积极乐观,仿佛顿时满血复活了,心中狠狠地下定决心:“没关系!不用怕!擦干眼泪,继续努力!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于是,我丢掉了悲伤又回到了乐天派,但不同的是我每天坚持画画,认真领会老师传授的知识,并自学素描绘画教材,从基本轮廓、构造技巧方面不断琢磨。终于,迎来春色换人间,在全省春芽杯儿童画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全国书画等级考试中获得素描课优秀级别。怎么样,我的小小豁达精神还不错吧!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呀!人生风雨处处在,风雨人生在所难免,何不乐观面对呢!

这,就是豁达的苏轼。这,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1

你是否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你是否知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对国家战事的担忧和付出?你是否懂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惋惜?你可曾了解过我国历史上一个叫做苏轼的文学家。

很多人都知道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流芳百世,他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可他们只知道他的作品,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为什么说他是文学家?因为如果只说他是一位诗人,但他在写诗方面的造诣是非同凡响的;如果只说他是一个词人,可他在最作诗方面的才华也是无可否认的,所以说他是文学家是最为恰当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眉州人,曾经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后来因党争而多次遭遇贬职。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三苏”,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都是宋诗的代表;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皆是宋词的先锋。

苏轼的诗、词在风格上与李白、李清照等名人大不相同。李白一生崇尚自由,因此他的诗总是感情炽热,充满丰富想象和鲜明形象,浪漫而自然;李清照晚年凄凉,故而她的词大都是弥漫着颠沛流离的悲惨氛围。苏轼则不同,在战争不断,杀戮甚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多首风格豪迈,具有无限英雄气概和雄心壮志的不朽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苏轼作为一代忠臣想要为国效力的真挚心意:酒已酣胆尚开气更壮,鬓边增添几根白发算得了什么?何时能像云中太守那样再受重用,立功边疆?那时我便要亲自挽雕弓如满月,望西北,射下天狼星。苏轼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不但在豪放风格领域大胆开创,抒情、委婉的风格也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花儿清香、月色朦胧,楼台里传出轻柔而细微的歌声。庭院里秋千的影子沉寂在夜幕之中,都产生一种隐约而别致的美。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特别的文学家,他不会用太多华丽的言语去修饰他的作品,仅用真挚的词语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我心中,苏轼就是我国诗词历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两句有名的诗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苏轼写的,我最后读完它,就准备上床睡觉了。

啊,好困!我闭上眼睛,来到一座四合院前,院子大门的牌子上写着苏府两个大字。我机灵的小脑袋已上线,自言自语道:难道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家?

我激动得跳起来,喃喃地欢呼:哇,可以见到偶像了,太棒了!

尔是何人?竟敢私闯苏府。尔可知苏府是何方圣地?一位身穿大褂的中年男子朝我走了过来。我从这位男子身上的大褂推测,他肯定是北宋时期的人,那么这里是苏轼的家也不会错了。

男子见我不说话,又推了我一把,问:尔可是求学者?

我一脸开心地以为可以进去了,便喜洋洋地对男子说:是,君是?

我是谁不重要,尔要做何等事?男子边问边拿出一把折扇扇了起来,很有学问人的派头。

我脸上出了小汗,紧张地回答:正如君所言,吾是求学者也,专程来求学问!

男子很开心,欣慰地笑了,终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他领我进入苏府,我跟在他身后,边走边乱摸,心里七上八下的:苏府真大,像迷宫似的。走着走着,他带我进了一间小屋,我见到一个身披精致大衣、手中握着一杯茶的老者。男子向我隆重介绍,他就是苏轼。

君子好!我激动地上前与苏轼握了一下手,然后偷偷地环视四周,这是一座特大的四合院,到处点满了蜡烛,有很多桌椅和客房,装饰得跟酒店一样。

尔是来求学的?苏轼问我。

我点头称是。

吾失迎,里边请。说完,他掀起一道竹帘,把我领进一间书房。进房以后,我惊叹:哇,好大好多书哦!还有文房四宝和画作!

进了苏门,便是吾徒。限尔一天之内读完此书,何如?苏轼拿起一本书放在桌上。

没问题。我仔细阅读,整整一天未出门,学到很多知识。

临近傍晚,苏轼走进书房对我说:要写好文章,除了要有满肚子的知识,还要有真情。不要局限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传授完写作技巧,他又教我作画。

我在苏府整整待了两天,琴棋书画学了个遍,苏轼把我教得样样精通。不巧的是,时光转眼变了,把我带到南宋,四处打起仗来,这可怎么办?正当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叮叮叮闹钟响了,我睁开眼睛原来是一场梦!

梦虽然醒了,但我还心有余悸,学到的知识也没忘。我还想回到梦里,去苏府当徒弟,还想遇见我心目中那不同凡响的伟大偶像。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3

有的人喜欢李清照那优柔寡断的词,有的人喜欢李白那潇洒自如的诗,还有的人喜欢白居易活泼洒脱的意,而我却独爱“唐宋八大家”“宋四家”之一苏轼的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死于公元1101年。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他的性格豪放直爽,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苏轼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大宋文化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读“大江东去”的雄放千古,“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读“唯愿孩儿愚且鲁”的愤激,“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沉悲愤。

苏轼到杭州任官时一共做了两件好事。第一件是有一年杭州大旱,饥荒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当地老百姓的部分赋税,并发放救济粮。他又得到了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苏轼还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还专门修建了一些简易病房,救治周围有病的百姓。

第二件是苏轼看到茅山有一条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疏通这二条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又用剩余人力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成长堤以来往行人。吴地百姓种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苏轼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水草不再生长,把种菱的收入备作以后治理西湖的费用。他还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我们对苏轼的印象大都是一位庄重肃穆的老先生,站在高处迎风吟诗,就像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而我们对吃货的印象都是在餐桌前整天细品美食,尝尽酸甜苦辣的胖子。那如果两者结合起来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没错,我们熟知的温文尔雅的大文人苏轼就是一位吃货,甚至发明出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肘子等多道美食!在他的诗词中也有很多都是写美食的,令人读起来垂涎欲滴,真想大快朵颐一番。

苏轼,他用那独具匠心的眼光,站在文学之巅峰,观望人间悲情冷暖。他是个乐天派,是百姓的朋友,是大文豪,是大书法家,是诗人,是吃货,是一个卓尔不凡的英才。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4

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国学之一。而在我眼中,苏轼的诗词是茫茫诗词海洋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文如其人,一首首风格迥异的诗词使苏轼的形象在我眼前越来越清晰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年轻时就已经满腹经纶的苏轼虽被贬谪到黄州,却依然能写出如此气势磅礴的词句,真不愧是豪放派词人中的魁首。苏轼的豪放、乐观、豁达充分地显现在他诗词中的字里行间。报国无门而“早生华发”的苏轼感叹“人生如梦”之余,能洒脱地“一樽还酹江月”,放下荣辱,自得其乐。苏轼尽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却从不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阴影。人到中年,苏轼被贬到密州任太守,一般人早已心灰意冷,苏轼却能“老夫聊发少年狂”,自比“孙郎”,让全城的人看他“亲射虎”。即使是“鬓微霜,又何妨?”,他依然要“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万丈豪情,即使是年轻人,又有几个人能媲美。晚年的苏轼,虽险遭杀头的厄运,却从不消沉,“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豪情不减当年。此时的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他眼中的世界广阔、宁静而清澈,“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淡泊名利、宠辱不惊的境界,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达到?

苏轼的豪放诗词世人耳熟能详,很多人一定认为他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但可贵的是苏轼豪放却不失细腻,朴实却不失婉约,志向高远却又重情重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在妻子去世十年时所写的悼念之作。不用特意回想,根本就忘不了,文字看似平淡却道出他对亡妻十年来的无尽思念。夜晚,苏轼睡梦中又回到家乡,仿佛又见到妻子在窗前“正梳妆”,千般思念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如此凄凉、悲伤的词句,动人心魄,令人断肠。苏轼对亡妻情深意切,对手足兄弟也同样无限牵挂。中秋佳节,思念弟弟却不能相见,苏轼不由得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对千里之外的弟弟只能送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依依深情,感人肺腑。

苏轼的诗词豪放如旭日喷薄,婉约如微风拂柳。品读他的作品,你会仿佛跨越历史的长河与诗人成为知己,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交流,阵阵激情在胸中回荡,长久不消。

月圆之夜,我举杯望月,依稀看见苏轼也举杯和我共邀明月……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5

提起宋朝,我会想起许许多多的事。虽然它没有夏朝历史悠久,没有唐朝繁荣昌盛,但是在古代历史上也是一颗永不衰落的明星。因为“词”这一新的文体在宋朝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提到“诗,词”便不难想起宋朝伟大的诗人——苏轼。

提起苏轼,可能每个人都会想到他那朗朗上口的诗词。比如站在长江的岸上,我们会吟诵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不能与家人见面的时候,我们会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当我们受到挫折的时候,也会吟诵苏轼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来安慰自己。而我对苏轼的了解还是在小时候。

第一次认识苏轼是在小时候。那是爷爷总是教我念一些诗词,读熟了以后再背下来。我接触到苏轼也只是因为背诗的时候要加上作者的名字,所以在背他的《题西林壁》时,自然而然就背成了“《题西林壁》苏轼”然后背完全诗。我觉得苏轼不如李白或者是杜甫,可能是因为年龄小吧。

上了小学,自然会学一些古诗。但大都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几乎没有苏轼的。而且第一次学习他的诗也是在四、五年级,名字还是那首《题西林壁》。诗虽然只有二十几个字,内容也很简单,而且还很平常,但老师却说:“这首诗虽然短,但每一句都揭示了一个道理。”仔细品读一下的确如此。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告诉了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这同一首诗,改变了我对苏轼的看法,一个能把诗写得优美而且富有哲理的人,他的一生一定不平凡。这就是我对苏轼的了解。

上了初中,边便很少学苏轼的诗了,大都是词。读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我了解了苏轼与朋友赏月散步时的闲适的心情;读了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我懂得了珍惜时间。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了解了关于苏轼的点点滴滴,比如“乌台诗案”和“他人生的三起三落”等。我渐渐明白,苏轼是一个豪放派诗人,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别人被贬官时总是唉声叹气,但苏轼却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方式对待。乐观、积极向上——我想着这可能就是我从苏轼身上学到的。

也许苏轼的一生是崎岖不平的,但他会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闪烁在历史的天空。这便是我对苏轼的了解。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6

苏轼,苏东坡,一生飘零,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天妒英才,未能让他在官场指点江山。不过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一名名留青史的大文豪、大吃货。

早年的苏轼,饱读诗书,虽生于偏僻西蜀之地,但满腹经纶,出川赴京参加科考,他那清新洒脱的文章,立马博得欧阳修等人的赞赏,一时名动京城,未有读书破万卷,何来下笔如有神?从这里,我读出了只有积累知识,博学多才,方可有出人头地之时。

可好景不长,因乌台诗案苏轼入狱,且险遭杀身之祸,出狱后被贬黄州,在黄州他并没有悲观,而是带领家人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还在闲暇之余自制了一种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不仅如此,苏轼还常常到黄州各地游山玩水,赤壁便倍受青睐。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夜景清新爽朗,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也映入眼帘,返璞归真,兼赏美景,品农家烟火,我从中读出了要学会珍惜眼前的拥有,体验和享受生活。

不久后,苏轼去往杭州,真可谓所到之处,造福万千百姓。在此处,他动用几万民工,清除西湖淤泥,并在深水处修立了三塔,今日的西湖美景三潭映月便是苏老先生的杰作。此外,苏堤的建造也是苏轼的功劳,苏堤春晓之美景也就此得来。数次被贬的苏轼,并未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心系百姓并且付诸行动。如此具有人文精神的苏老先生,怎能不被尊重,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便是苏轼乐观豁达的写照。连连被贬,却仍能自娱自乐,不忘吃货的本分品各地美食。或许此时的苏轼家中并无过多积蓄,唯有旷达与包容。

苏轼的一生,如山,坦荡磊落,坚韧顽强;如水,曲折幽静,宽容豁达;如云,洒脱自在,趣味盎然。人生如书,苏轼这本书虽然没有一个字,但书中的许多精神与品质,却是一般有字的书籍无法比拟的。细细品味,哲理自藏其中。也许政治上的压力仍旧不小,但苏轼就是那个乐观的苏轼,那个洒脱的苏轼。

因政见不合,已62岁高龄的苏轼竟被曾经的朋友、同事放逐至海南,当时的海南,可谓被遗忘的孤岛,荒蛮之地。苏轼独自南下,到了海南之后,一心为民的苏轼,不仅创办学堂讲学,而且帮忙化解土人的纠纷,尝试着吃上了耗这种当地美味。

在漂泊的一生后,他看穿了,也看开了,不去因政见不合而争辩,也不因连连被贬而抱怨,在他这本无字的书中我读出了宽容与豁达。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7

还有谁比苏轼更得人缘的嘛?他热爱生活,性情开朗,兴趣广泛,快意人生。如果他是情人,是最让你舒心的情人;如果他是长辈,是最让你愿意亲近的长辈;如果他是朋友,是最可与畅谈共醉的朋友;而他是文人,是最让人心胸开阔的文人。

苏轼给人类似的感觉。他接二连三的越贬越远,高龄而不能落叶归根,如果是李商隐的凄恻怎么能受得了?可他真男人,真豁达。他高高兴兴的吃荔枝,兴兴头头的到村里看人养蚕农耕,津津有味的看雨,看山,看灰白炉火一拨通红,看潇潇飞雪打在窗棂。谁说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他也有人生如梦的浩叹,想过要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是他最终是快乐的,满怀希望的。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伤乎?现在还有这么飘逸的唯物主义者么?超脱到连死亡都不会带来恐惧了。

清朝人说,他是李白之后唯一有如许大才华的人。不假,但让人倾倒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昨天看古文观止,终于知道了他那句名言的来历:他做应试文《行赏忠厚之至论》里有这样的说法:“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古文观止内有注道,这两句主文的考官皆不知出处,入谢叙礼时欧阳公(是指欧阳修嘛?)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耳!”数公大笑。读之莞尔,体会到他亲切的爽朗。有人拍他马屁,他哈哈大笑绝倒在地;有朋友浩叹人生如梦,他开解再三斟酒共醉。他泛舟,骑马,淋雨,醉卧溪边,倚杖听潮,他活在诗意的人间烟火里。

伤心的事他也有,他的悼亡词里写的:不思量,自难忘。我可以想象这个明快豁达的男人是如何在一瞬又一瞬的间隙里想到亡妻,霎那间心酸眼亮。钱钟书说,文人最喜欢有人死,因为有题目可以做文章——是的,当元稹把“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做得如此凄恻而不到一年就纳新妾时更可以为之一笑。但我相信苏轼的真诚。就好像宋人的另一首悼亡词:空床卧听风吹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追忆,表白都难免虚伪,而追忆大多真痛。

张若虚看月亮的时候,生发出的是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美丽哲学思想;而苏轼看月亮的时候,超出自己,超出同辈,超出宋朝,生发出博大的关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私是人的天性,其实关爱也是;这两句话,一千年来让我们心里的小小关爱有了栖息的地方。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8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会说我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但我却认为,在文学史上,这两个名字的含义不尽相同,而只有“苏东坡”这三个字,才有资格名垂青史。

宋仁宗年间,苏轼生于四川眉山,自幼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带着一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踏进了北宋黑暗的官场。

自古以来,大文豪的仕途多不得意,因为他们太单纯,苏轼也不例外。宋神宗年间,苏轼被贬黄州——他人生的拐点到来了。

我想后人应该感谢当时的北宋朝廷,因为苏轼如果没有被贬,终其一生恐怕也只能成为一个平庸的政客,一个吟风弄月的词人,却永远不会成为那个引领整个宋朝文坛的大文豪。

话虽如此,苏轼是肯定不会感谢朝廷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中间含蕴着的千言万语,哪里是一首三五分钟的流行歌曲《寂寞沙洲冷》能说的清,道的明的呢?

但是,苏轼之所以成为苏东坡,绝不仅是因为那句“寂寞沙洲冷”,而是因为一个叫赤鼻矶的地方。当他面对滚滚的江水,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时候,他已经从一个被贬的小官,蜕变成了一位真正的“千古风流人物”。当他泛舟长江,挥毫泼墨,写下“浩浩乎如冯凭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已经放下了尘世的纷扰,也许真的“羽化而登仙”了。即使没有,至少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了罢。也是在黄州,苏轼为自己取别号“东坡”。由苏轼到苏东坡的华丽转身,完成了。

放下了纷扰的苏东坡,八斗的文才也有了用武之地,字字珠玑的华章喷薄而出:“一朵芙渠,开过尚盈盈”“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些佳句读来如嚼橄榄,令人唇齿留香,爱不忍释。

写到这里,苏轼的人生已经是光彩照人了,但我很想提一下他的那首悼亡妻的《江城子》,这时的苏轼已经“进化”成了苏东坡——一位放达的文人,但放达并不代表放下一切,想到故去的妻子,苏东坡的眼中还是会蓄满泪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他也会流泪,而且这种泪也许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这,就是苏东坡,北宋,甚至宋朝,乃至唐亡以后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19

你是否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你是否明白“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对国家战事的担忧和付出?你是否懂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惋惜?你可曾了解过我国历史上一个叫做苏轼的文学家。

很多人都明白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流芳百世,他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可他们只明白他的作品,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为什么说他是文学家?因为如果只说他是一位诗人,但他在写诗方面的造诣是非同凡响的;如果只说他是一个词人,可他在最作诗方面的才华也是无可否认的,所以说他是文学家是最为恰当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眉州人,以前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之后因党争而多次遭遇贬职。苏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三苏”,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都是宋诗的代表;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皆是宋词的先锋。

苏轼的诗、词在风格上与李白、李清照等名人大不相同。李白一生崇尚自由,因此他的诗总是感情炽热,充满丰富想象和鲜明形象,浪漫而自然;李清照晚年凄凉,故而她的词大都是弥漫着颠沛流离的悲惨氛围。苏轼则不一样,在战争不断,杀戮甚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多首风格豪迈,具有无限英雄气概和雄心壮志的不朽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苏轼作为一代忠臣想要为国效力的真挚心意:酒已酣胆尚开气更壮,鬓边增添几根白发算得了什么?何时能像云中太守那样再受重用,立功边疆?那时我便要亲自挽雕弓如满月,望西北,射下天狼星。苏轼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不但在豪放风格领域大胆开创,抒情、委婉的风格也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花儿清香、月色朦胧,楼台里传出轻柔而细微的歌声。庭院里秋千的影子沉寂在夜幕之中,都产生一种隐约而别致的美。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个性的文学家,他不会用太多华丽的言语去修饰他的作品,仅用真挚的词语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我心中,苏轼就是我国诗词历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20

苏轼!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诗人,他的词或空旷,或雄放,或凝重,或空灵,可以到达人们心灵深处,一个出生于北宋时期的人,留下百篇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抒怀的词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月下有一抹清影正在独自望月的情景,只是那一抹清影可是他正念着“水调歌头”词一首?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一首“水龙吟”仿佛已苍老了前世今生。一朵朵鲜艳的红花已衰零坠地,却再也无法将它重坠到枝头上,三分的春容,其中两份化为尘土,一份坠入流水已无踪影,其实那是离人的眼泪啊。一份份缠绵悱恻的情思,早已到达物语神游的境界。又有何人能比?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他的词婉转,空灵,却也很豪放。奔腾的大江滚滚的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风流千古的人物,他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他说,千古风流人物即使身名惧灭,但江山在,江月长留,当举酒当杯。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整整十年,唯有相思伴终生,可惜相思比梦长,望也望不到尽头……凄美的感慨,永明深处的是一份执着的感情。满腹的凄凉,唯有对千里之外的孤坟倾诉,到生命的尽头,也只有泪千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情。”披一身蓑衣任海湖中度平生,等到老的时候,再回首来程风雨潇潇时的情景,早已不管它是风雨或是晴,只要飘摇一生,长夜漫漫也不会觉晓……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暗中流年偷换。”流年似水,抓也抓不住,漫步在寂院中,时而可见稀疏流行度过银河,夜色已过,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是的,苏轼在感慨,年华似水,岁月如此轻易的逝去。因思秋风而感念流光飞逝的胀惋之情,无一显露。

“墙里秋千墙里到,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墙里佳人一笑,便让墙外行人枉自多情,而徒加惆胀,不知这些“愁”是不是诗人的一番情操。

《水调歌头》、《蝶恋花》、《念奴娇》、《江城子》都是他留下的宝物,婉约清丽的词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影响了我们,无论怎样,她是一个流芳千古的诗词家,谁又会忘得了……

我眼中的苏轼作文800字篇21

青衣飘飘立于船头,一个伟岸的身影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屹立不倒。他,苏轼,一个被后世称为中华民族灵魂的代表,有着无数让后世景仰的成就,他在人生方向上的选择永远让人望尘莫及。

宋朝,一个拥有最多钱财的朝代,亦是一个最暗无天日的朝代。苏轼有着自己的原则,在无数人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日子里,他两袖清风立于朝堂。于是,才高八斗又如何,雄心壮志又怎样,终抵不过那一纸贬谪令。他没有辩驳,轻装离开。但我知道,他在笑,震天动地发自肺腑的笑。古有屈原傲然于世,今有他苏轼冷眼人间。他对自己选择的方向,无怨无悔。他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总有一天,历史会给他应有的光芒。

即使不得志又如何,苏轼并没有像他的敌人所想的那样郁郁而终。在生活上,他选择了乐观豁达的方向。赤壁之畔,一叶扁舟,他与客人迎风而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早已参悟道家、佛家、儒家思想,集三者之大成,又有什么是看不透的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达者至观莫过于此吧!朝堂之上,他与天子同笑;郡府门前,他与百姓同乐,“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问世间可以做到的人,能有几个?他在生活上所选择的方向,是无数苦闷者早已放弃的道路,所以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苏轼”,也只有一个“苏轼”这样的人。

半杯浊酒难再复,一曲情殇唱几时?在感情上,苏轼选择的方向是珍惜!珍惜身边每一个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对于亲人,他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无数次的祝福;对于爱人,他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数十年的守望。我只知道如果一个人愿意画地为牢,那么没有人可以走进他的世界,只有如苏轼这般珍惜身边的人才会懂得什么是被珍惜的美好,什么是爱的幸福!苏轼在感情上选择了珍惜,而且用情很深,所以在他面临无数次挫折与打击时,总有人在他身边不离不弃,并成为他再次前进的动力。

苏轼选择的方向,已成为被历史不断冲洗打磨的标杆,也成为现在无数现代争相追求的目标,可真正能做到的却少之又少。中华五千年,才孕育出了一个“苏轼”,我们还要再等多少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