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作文篇1

作家是个大类,往下分还有许多,如畅销作家、文学作家等。这无非是作家的价值取向决定的。是艺术,还是金钱?然而,艺术和金钱是分不开的。

我们得先明白,作家这一职业是做什么的。顾名思义,写。所以,身为职业作家,你先得不停地写,同时也得有目的。书写,用字用词造句,之于作家就像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一样,不断地刺激使大脑维持状态。

作家的人格也不能完全以其作品的高低贵贱来判别,至少人家是敬业的,而是既然书出版了,想必就会有读者,便承担了服务大众的责任。

当今的阅读取向,无非是快、准、狠,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创新,如此必能在图书市场掀起一股风浪。畅销作家就像应试,熟练了做题技巧(对应过来是写作),还得应出题者(即读者)的需求而变。再者,写出自己的'幻想而出的玄幻世界的作者不见得都比连自己在写什么也不懂的纯文学作家低端;读张嘉佳的读者也不见得比读卡夫卡、普鲁斯特都读不懂的读者水平低下。

可是回过头来,还是价值取向的问题。席勒有言:“哲学家和有思想力的作家的任务和使命,即是脱离于当代的束缚,成为任何时代的同代人。”由此观之,大部分畅销作家,也许是自认的,选择了影响同时代的人,收去这小名,再赚得大利,过好这一生。

到了纯文学领域,则复杂得多。诸如托尔斯泰、普希金之属,他们有显著的贵族身份和足够的物质财力支撑,不必为谋生而早早交上文稿,像《安娜·卡列尼娜》等著作可以用上好几年去斟酌,成为艺术性极高的作品。反观陈忠实、卡佛等作家,他们在贫穷中坚守着,生活着写作,写作着生活,在各方面巨大的压力下积聚苦痛,诉诸文字,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表现生活中的瞬间,一鸣惊人。

以上两者的归宿是永恒,但痛苦在精神和生活上的程度各不相同。

当然,异类并不是没有。异类作家大都是遇上了好的出版社,结识了有想法的编辑,可让其作品在抒发自己的心情、表现个人意识、寄托自我理想之时不失畅销性。“首当其冲”的便是拉美文学大爆炸运动的扛旗手之一略萨,以及独揽日本文学市场的村上春树。

而在这新新时代,如此异类会越来越多,会不会像染色体畸变的重复一样,重复的个体多了,重复后的基因反过来,成了正统呢?

心之所向似是可以调和,正如段首所言的金钱与艺术的不矛盾。可冯骥才先生说:“如今中国画家们聚在一起,不聊谁的画质好,只聊谁的画价高。”不知是否值得悲哀?

毕竟作家是文艺工作者,心之所向,还是艺术为重吧!

心之所向作文篇2

鲁迅言:世间本无路,人走即成路。而如今又有人言,世间何处不为路,而人走多了也无路。但谁又曾记得,但丁有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世间有路千千万,条条道路通罗马,即自己认定了目标,便只管自己向前,不问路途艰险。也还是那一句话,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世间既无路,何不用心开辟一条自己的圣途。曾记得,李时珍一心以医治民,救济四方百姓,但他渐渐发现,他所居住的地方不过是世间一隅,如果真得心怀天下,便要医游四方,游历世间之大,记录世间各地之病,各方之疾,方能做到医治天下,一医治永久。可是,从古至今,没有人愿意去做这样一件事情,李时珍如果要这么做,无疑是古今第一人,可这第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且不说毫无经验,家人的反对更是此起彼伏。当他做出这个决定之时,乡村人都说他是一个疯子。可是,李时珍认准了自己的路,便不会再回头,即使前方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一无所知的迷途,但李时珍还是用自己的内心开辟了一条自己的圣途。几十年之后,一篇前无古人之作《本草纲目》的问世,更是让李时珍这一路的孤独与艰熬凝成了智慧的结晶,传诵后世。李时珍是伟大,他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路,而第一个发明电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第一个创立马克思哲学的人,都是伟大的。他的内心坚定,认定自建自通的方向,便用自己的双脚在历史之中,踏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路上人太多,何不用心坚定,将路拓得更远。有了这些伟大的先驱者们,路渐渐多了起来,但也变得拥挤起来,略有不慎,便会被推挤出道,偏离目标。而内心坚定的人,从来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更是要把先驱的路推得更广、更远。乔布斯开始在软件这条道路上起步时,这条路上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的大腕,像他这样小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想要在这条路站住已属不易,更别想要发展了。于是有人劝他,快放弃吧。在这条路上,你不是被撞下去,就是被挤下去。而乔布斯的回答让所有人呓语,那我就将这条路变长,让他们撞不到我,挤不着我。时间证明,他做到了,在这条路上,他不仅仅站住了自己的脚,还超越许许多多的前辈,将这条路变得更广、更长。

是的,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内心坚定的人,无论他认定的目标是一片荒芜,还是人满为患,既然他选定了目标,便会乜视所有荆棘,藐视所有艰辛,无所畏惧地向前。因为只有自己认定的,就是自己的路。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好风雨兼程。

心之所向,路之所往。

心之所向作文篇3

“不怕失败,尽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诗人汪国真曾说:“有一个未来的目标,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向火光的灰蛾,甘愿做烈火的俘虏,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它之所以被我喜爱,是因为在汪国真的诗里,我看到了一种成功的人生,飞蛾扑向火光的那一刻,它虽然被烧的遍体鳞伤,可它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又有何畏惧呢?心之所向,无怨无悔,所谓人生,所谓成功,也不过如此。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从此只顾风雨兼程。

海子说:“要有朴素的生活和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是啊,梦想这个美丽的代名词,一提起它,我们便两眼放光。就是因为怀揣梦想,从此刀枪不入,百毒不侵,一路向东,因为我们始终相信,在那天寒地冻的前方,一定会有一个春暖花开,阳光普照,万物复苏之地。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三十年的隐姓埋名,只为潜艇事业的发展,有人问他为什么,他用真诚的目光告诉了我们答案——我想让中国变得强大,不再受欺侮和压迫。也有人问:“为了心之所向的事业,冷漠了亲情,关于忠孝不能两全,你怎么看?”他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很多时候,喜欢,无怨无悔的做一件事不需要太多理由,而付出不计回报也不需要理由,只是因为心向往之,甘愿付出,且无悔向之。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它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成功的背后,是无言的付出,对于花儿来讲,越过冬天,在春天绽放属于自己的明艳,便是成功,而在此之前,所有的付出皆值得,哪怕芽会受伤,叶会凋落,不也无悔吗?人,亦是如此。

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完成自己想完成的梦想,而这个过程,有着无尽的汗水和泪水,正是我们不畏艰难,才到达了自己希望的彼岸。

北宋作家张载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历失败、苦痛,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命中注定给与成功者的礼物,因为,不怕失败的人,收获成功的喜悦更甜蜜,不是吗?

“如果远方呼喊我,我就走向远方,如果大山呼唤我,我就走向大山,双脚磨破,所幸就让荆棘变成杜鹃,双手划烂,就让夕阳涂抹小路。”走在远方路上的人,都有所向往,经历失败,前方的路才将更加笔直通畅。

破茧成蝶是小动物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有一天,我们会明白,那些经历过的失败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报我们。

风雨之后才见彩虹,不经历失败,又何谈成功。

希望我们不负所望,不怕失败,尽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登高远望之际,我在远方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