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作文篇1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每一位初中生都对这首诗毫不陌生,而我有幸参观了大渡河上的横桥——泸定桥。

在四川的泸定桥附近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役:飞夺泸定桥。这场战争从下午四点开始,当时泸定桥已被烧毁,只剩下闪着寒光的铁索。红军的将士们一手拉着铁索,一手持枪,腰间带刀,背后的背包里是十余颗手榴弹。飞夺泸定桥这场战役以其惊、险、奇、绝闻名于世,倒也正像泸定桥附近的景。

站在泸定桥上,无法不感叹这里当真是水惊桥险,山奇树绝。大渡河水不似蜀锦柔顺美丽,只顾波涛汹涌地一路向前。淡蓝色的水携着黄沙,你争我抢地吵闹着向前流,一浪刚平一波又起。泸定桥仅凭两根铁索拉在大渡河上,单单俯视河水便让人力软筋麻。泸定桥通向一山,山无路,笔直上青云。树木难以在坚硬的石头中找到可以生存的土壤,因而山大多被灌木覆盖。但总有那么几棵树干上充满伤疤的树,不怕粉身碎骨,无惧东西南北来风,傲然矗立在山侧。

如此奇绝的事和景,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生活在百年前的红军战士无畏艰险,用手上的鲜血染红了铁索,于是泸定桥更加稳固。死去的烈士落在大渡河里,大渡河从此有了不断追寻的目标。红军大部队翻山越岭,山便挺直了腰,树开始追逐白云。红军战士哪怕身死他乡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这样的决心与毅力是我们每天坐在教室里,听窗外鸟语花香,读诗中阳春白雪无论如何都学不来的。我们如今能够坐在安静的教室里,不愁衣食,这些不费吹灰之力就有的美好生活是战死沙场的战士所追求的梦想。

流水向前奔跑,最终灌溉了农田里的作物;泸定桥的铁索不能移动,但沉默的背起了所有经过的游人。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今天,我们也应当奋发图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自己的才华,敬山川伟人,敬祖国的未来!

泸定桥作文篇2

世界上有四大历史名桥,程阳永济桥,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和罗马尼亚诺娃沃钢梁桥,历史名桥泸定桥占其中一份。

泸定桥位于泸定县城大渡河上,两崖都是高山峻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始建于清朝康熙44年,建成于康熙45年(1706年)。泸定桥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组成,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9根铁链作桥底链,4根铁链分两则作扶手链,一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重达40余吨。小定桥建于清朝康熙44年(公元1705年),翌年四月竣工。

1935年5月29日,红军四团二连担任突击队,三连在二连后面铺桥,他们以英勇、顽强机智、奋不顾身、不怕牺牲的精神再一次取得长征中的定性的重大胜利。

泸定桥的每根铁链由867至977节铁环相扣,均由熟铁锻造,每根铁链重1300——1800KM。桥身净空103.6M,宽2.9M。桥东西两端各有桥台一座,全用条石砌成,下设落井,并有生铁铸成的地龙桩与卧龙桩,用以锚固铁链。西端观音阁下有康熙题写之《泸定桥》石碑,桥东有《御制泸定桥碑记》。解放后,在桥面东建有《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自此泸定桥名扬四海。

泸定桥历史悠久,记载了各种事情。大家一有空,一定要去那观察、研究。

泸定桥作文篇3

今年4月18日,我们学校在武汉中小学校外活动中心组织了一次研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飞夺泸定桥”这个游戏令我印象深刻。下面我来详细解说。

这座桥是一架铁索桥,架在湖面上,距离水面约2米左右,长有60米,宽40厘米左右,上面放置五颜六色的木板,木板之间有空隙,而且宽窄不一,最宽的地方,需要踩着铁索走过去,使人心生恐惧;窄的地方一步就能走过去。

我系紧安全带后,第一个走上桥。在刚上桥的地方,木板间距不大,我一步就能走过去。快到桥中心,我突然发现木板变短了,只能覆盖铁索桥的左边,右边边是悬空的铁索,我不敢踩着铁索往前走,只得缓缓向左边移动,走有木板的地方。结果刚走了2、3步,左边也没木板了,木板又出现在了右边,我只得又移到右边,继续往前走。我不禁在心里抱怨:怎么老是拐来拐去的,不让我好好走。这时木板之间空隙加大,我一步跨不过去,只能左脚先踩着下面的铁索,两手紧紧抓住旁边的铁索,右脚再慢慢的踩在前面的木板上。经过5、6个大间隙的木板之后,就是正常间隙的木板了,我就加快了步伐,过了一会儿,顺利到达了对岸。脚踏实地的那一刹那,我感觉很高兴!终于走完了这座桥。

“飞夺泸定桥”刚开始看着使人心生恐惧,但是走的时候,只要做好了保护措施,也不那么令人害怕!这就说明一个道理: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困难,实际做起来并不困难,只有勇敢的去尝试,才有可能成功。

泸定桥作文篇4

泸定桥位于四川边境靠山的泸定城,桥下是著名的大渡河。泸定桥是大渡河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也可以走人的铁索桥。

泸定桥两边都是高山峻岭。泸定城则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据说泸定桥始建于清代,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泸定桥初建好时,康熙皇帝也很高兴,并亲自题名为“泸定桥”。

泸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每根约重2.5吨。底下并排9根铁链,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木板间还有许多空隙。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站也站不稳;望着那瀑布般的河水,真叫人眼发花、腿发软、心发虚……

红军在长征中曾路过这儿,与敌人展开了斗智斗勇的争夺。当年他们冒着枪林弹雨,顺着滑溜溜的铁索朝对岸冲去(当时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尽管战胜敌人是那么危险,那么艰难,但他们仍然奋不顾身地冲!冲!冲!快冲到对面了,可不幸被敌人在桥头放起的大火挡住了。但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所有的危险,飞也似地穿过熊熊大火,与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彻底赶走了所有的敌人,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现在,去走走泸定桥,仍可以感受到当年战火纷飞的惊险场面……

泸定桥作文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形势发展越来越好了,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那个城市中都建筑了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人们幸福的生活着。是什么带了和平、安静的生活?是什么换来了今天的祖国?答案是革命,是千千万万爱国勇士们的鲜血!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城西有一条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泸定桥”。它是四川内地通往康藏的重要通道,现在这里山清水秀,孩子们在岸边认真的学习,读书声荡漾在河面上。还有许多人来这儿看风景,试玩一下走铁索桥,来看看大渡河的雄伟壮观。

风景虽美,可一些爱国人士看到这安全的`泸定桥后,心里不禁会有一丝伤感和悲痛。当年,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是高山,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泸定桥一共有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作为桥栏;桥面铺了木板,可敌人为了阻止红军前进,把木板都抽掉了,只剩下了铁链。向桥下看,可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在面临敌多援少的情况下的红四军接到上级命令,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决定。团长和政委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突击队冒着弹雨,身挂中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四名战士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起大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听到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一位战士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飞夺泸定桥战。红四团经过了两个多小时的战斗,终飞夺下了泸定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这一幕幕,永远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中,时刻鞭策着我们-------,鞭策我们要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永远牢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由先辈们用鲜血来“换回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泸定桥作文篇6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和爸爸、妈妈去泸定玩,泸定最有名也最具文化历史的建筑就数泸定桥了。该桥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就连桥头石碑上的“泸定桥”三个大字,也是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哟!

从停车场出来,旁边就是著名的大渡河,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一座铁索大桥印入眼帘,我们加快脚步走向大桥,期间听爸爸妈妈介绍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在1935年,红军为了顺利北上,便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又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必须夺取的泸定桥。这座桥由十三根很大的铁锁链组成,桥下九根,上铺着木板作为桥面,桥的两边各有两根。当时国民党为了阻挡红军,就把桥上的木板拆掉,红军战士们只能手拿木板,一边在铁索上前进,一边用木板铺路,由于没有保护,许多战士不是掉下河里摔死,就是被敌人枪杀,历经艰难才取得胜利。

一路听完介绍,我们来到了大桥跟前,这时桥上已有很多游客了,我也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踏上铁索桥,终于和大桥亲密接触了!刚上桥时,我没怎么害怕,和妈妈并排在桥中稍宽的木板上移动,可随着不断前进,感觉桥面摆动的幅度大起来,越向桥中间靠近感觉越强烈。而且由于桥上来回的人很多,大家走的时候挤来挤去的,一些胆小的人走在半路忽然停下来不敢走了,而一些胆大的人却在桥上小跑,搞得桥面晃动幅度更大,我不由得害怕起来,再往下看,又是波涛汹涌的的大渡河,就更怕了,也更加体会到当时的红军是有多么不容易。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克服了恐惧,顺利在桥上逛了个来回。

有了这次经历,我想说:“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都是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泸定桥作文篇7

班主任老师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是慈爱、宽容、善解人意,还是冷酷、严厉、“唯我独尊”?听徐贤坤讲完他在“泸定桥”上的历险经历之后,你会发现班主任老师的另一面——温暖。

刚刚来到欢乐谷时,同学们各个都十分兴奋。大家走走停停,见着什么都要激动地议论上几句,尤其是见到“泸定桥”。

那是一“条”悬挂在溪水上的桥,整个桥身是由铁索和网兜制成的,看一眼都觉得十分刺激,同学们都争着要玩。虽然我有些恐高,但也没办法,只能跟着大部队走,“飞夺泸定桥”了!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排在前面的'同学都过得差不多了,才轮到我。我登上了桥,俯视了一下水面,天哪!实在是太高了,少说也十米!这可怎么办?想想正在对面等着我的班主任,还有已经走过“泸定桥”的同学们,我坚定地摇了摇头:现在可不能走回头路,那样多没面子呀!我又看了看对面,那里站了很多同学,他们不也是这么走过去的么?

我咬咬牙,抬起了脚:走吧,勇往直前!

试探着迈出了第一步之后,我高兴地发觉这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走。第二步,第三步……

正当我渐渐放轻松时,一阵大风刮来,把桥吹得东摇西晃。我立刻吓得双腿发软,闭上眼睛蹲了下去,眼泪也不争气地夺眶而出,我该怎么办?

“加油,徐贤坤!加油,徐贤坤!老师相信你的,加油!”耳边忽然传来了阵阵鼓励声,我睁开被泪水模糊了的眼睛——什么也看不清。使劲眨了眨眼之后,我终于看到了那个说话的人,是丁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丁老师!我又忍不住湿了眼眶。

终于,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完了剩下的距离。老师紧紧地握住了我还在发抖的手。回想在桥上摇摆不定时的心惊胆战,那一刻的温暖让我砰砰乱跳的心彻底安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