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征文篇1
教育孩子是在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完成的,最好的教育就是同孩子一起成长!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开展教育。
好品性的养成与成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出来的孩子,是阳光的,积极地,善良的。同时,父母的品德修养以及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格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自从有了二胎之后,之前的那些教育方法渐渐做起来有些力不从心了,估计孩子是最敏感的,当我感觉还可以应付的时候,孩子的行为举止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不那么爱说话了,做事情没有以前的随性,变得小心翼翼的。我刚开始还觉得孩子长大了,体谅大人的辛苦了,对老大也没那么多关注了,认为只要她不哭不闹的,学习能跟上就行,可是随着老二慢慢长大,自己的自由时间多起来之后,发现孩子的状态是不对劲的,那是一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状态。
我尝试着每天睡前给老大讲故事,尽可能的夸赞孩子,每天给她一个拥抱,几天之后确实有了一些改变,问题多了,自理能力变强了,看人的眼神也不闪躲了。我又开始找一些关于安全感的绘本,刚开始还能每天陪孩子一起读,可是人都是有惰性的,慢慢的坚持不下来了,孩子的状态也慢慢有些变淡,说起来真是惭愧!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热情和平淡,坚持到一年级,孩子有一定识字能力之后,就继续寻找有注音又有趣的课外读物,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她自主的去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小猪稀里呼噜》,我先看了一下目录,从开头看了一下,结果停不下来了,故事太有趣了,一下子看了多半本!孩子回来之后,我并没有把书拿出来,只是在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说,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把故事的第一章讲给她听,没想到她听得津津有味的,吵着要听下一章。我跟她说下面的你得自己看,然后讲给我听,而且每天只能看一章,姑娘答应了,每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书。
经过这件事,我发现,孩子都有很强的好奇心,我们如果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并对这份好奇心加以引导,就会变成一件很好的事,大人孩子皆大欢喜。
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哪有什么好坏之分,我们要试着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是的,我们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境,使孩子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我与孩子共成长家庭教育征文篇2
说起孩子,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初为人母的我虽然不够优秀,但足够爱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孩子也带给我们数不清的欢乐。
今年我的女儿7岁了,正式步入小学一年级了,七年的陪伴,从开始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健步如飞,她的变化带给我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就像七种不同的颜色,而每种颜色都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初为人母的成长过程。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教育的难题也就随之而来,很多父母会因为辅导孩子的作业情绪崩溃,而目前为止值得我骄傲的就是我基本上很少会为了写作业的问题和我女儿产生不愉快,在学习方面她一直比我要求完美。但是慢慢的,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小心思了,开始跟家长对着干了,也开始叛逆了。
我和我女儿争执最大的一次,是年后从老家回来,她非要直接去姥姥家。我和她爸爸觉得太晚了,而且也已经到我们家楼下了,所以跟她说明天早晨吃完早饭再去姥姥家,但是我女儿坚持就要现在去,爸爸就说带她去买最喜欢的草莓和蛋糕。可是女儿说什么也不行就要坚持自己走路去姥姥家,然后就冲着我哭喊:“为什么你每次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尊重我的想法,从来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的脾气一下就上来了,于是也喊起来:“还考虑你的感受,跟你说多少好话了!”然后就硬拉着上楼,不管她怎么哭闹。到家孩子就跑到自己屋里,也不吃饭,偷偷给她姥姥哭着打电话说妈妈不让她过去,求姥姥过来接她。我听见就推门进去告诉她:今天谁来都接不走你,别说那些没用的了!
那天晚上我们一直因为这件事争吵了三个多小时,那天以后我突然觉得孩子真的是长大了,不是小时候妈妈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去哪就跟去哪的年纪了。那天晚上我倔强的女儿坚持不让我哄她睡觉,自己在床边坐着一直坐到自己睁不开眼,靠着床头睡着了,当时我心里很难过,因为从小到大她一直是乖巧的,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她内心觉得自己在妈妈面前如此地不被理解,我突然很伤心,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我在反思自己:这才刚刚一年级,如果真的到了叛逆期的时候,我应该怎么管教她?
当我看到一本书是《我和女儿一起长大》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一直以来都是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了孩子,却从来没有真正的理解她。我认为孩子所有面对世界的态度有一部分是从妈妈身上来的,优点也许是你的,缺点也许也是你的,我能做到的就是在纠正她的时候,我也会重新校正我自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从那以后我们之间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争吵,我女儿用了一句特别有意思的诗句来形容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也是她渴望我们可以一直以最好朋友的状态来相处,我觉得这是她送我的最美的诗句!
那天听一位老师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顶嘴,跟你争执是一件好事,说明她的语言逻辑能力比较好,她有自己的想法,先别压制她,问她的想法和感受,然后体谅她的感受,给她和你讨论的机会,慢慢的孩子愿意和你分享她的内心,以后就不会出现青春期叛逆不受管制的现象了。我觉得说的有道理,以后慢慢的我开始和孩子讨论一些她的看法,遇到事情先拉上她让她帮我出出主意,当她跟我对着干的时候我不再撕心裂肺的吼她,而是平静的先抱抱她,先给她一个选择的机会。慢慢的,当我让她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她不愿意时,会问一问我:“妈妈我可以先玩一会十分钟以后再去做吗?”我会说;“当然可以了。”随即我们拥抱一下。慢慢我发现她做事情比以前认真多了。
不要怕麻烦,多跟孩子沟通,多表扬她,多给她发言的机会,虽然有时候过程比较漫长,但结果总是美好的。记得之前给孩子读过一本绘本《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给我的感触很深,大人总是以大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觉得孩子慢,拖拉,学不好,犯错,我们不停的去催促、抱怨,那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用平和的心态陪着孩子一起欣赏世界,别让孩子变成一只流泪的蜗牛。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收,也是深深的治愈,陪伴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一起成长的过程,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每个家长的追求。每天陪伴孩子深读一本书,相信孩子,我们只需要静待花开!
家庭教育作文篇3
家庭教育对孩子以后的未来有多大的影响?请不要不以为然,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比一般,轻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那么一些父母可能会后悔一辈子。怎么不相信吗?其实,是有很多真人真事的,有些儿时的事情,甚至还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一辈子。但是有些事情有些感伤,还是来和你们讲一下吧……
从小有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原本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性子,但是她的父母都有一点暴力倾向,对她时不时打骂,因为她父母都相信一句话,叫做“不打不成才”。是的,那个女孩被她父母逼得考上了研究生,就当已经二十五六岁,也是一个很美好的年纪要嫁人的时候。一直乖巧的女儿竟然没有选择父母给她找的人,而是去选择了一个杀人犯!!这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知道是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女孩父母幼时对她施与暴力,让她的心理都开始有些变化。别人都问她为什么一个堂堂研究生最后和一个杀人犯走在了一起。女孩说,因为他不会打我。多么令人震惊的回答,就是因为那个杀人犯没有打过女孩,也是因为幼时受过的暴力行为,让女孩就这样草草的选择了一个杀人犯结婚了。
这个事情让不少人甚至斗震惊不理解,那对父母一直很后悔打他们的女儿,可是事情一切都完了,儿时不好好培养他们原本应该很辉煌很成功的女儿,如今一切都已经成定居,再后悔难过也是无用了。
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就可见家庭的教育到底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呢?这就可见一斑了。大家请不要忽视对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有时候这个时候的教育可能是会引导她一生的,望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