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人物作文篇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接触到的职业越来越多:有教我读书认字的老师,有给我治病的医生,有开公交车的司机,还有给我们做菜的厨师,还有很多很多……然而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网上购物了,使得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快递小哥渐渐地变得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
你看,现在快递员送的东西种类可多了,有送信件的、有送物品的、有送外卖的甚至还有送菜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辛勤劳碌的快递员,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我们只要点点鼠标或者动动手指打个电话,然后就可以坐在家里等吃的、喝的.、用的送到我们的手里。
快递员们每天像勤劳的燕子一样,风雨无阻,忙得顾不上吃饭喝水,但是每当他们见到客户时,脸上总是洋溢着爽朗的笑容。
还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淘宝上为我买了乐高玩具,我巴不得马上就能拿到我的新玩具。只要听到楼梯有脚步声,我就打开门看看是不是有快递员来了,一天当中门不知道被我开了多少次,我甚至搬了张凳子坐在门口等快递。后来我的快递终于到了,瞬间觉得快递小哥好神速,对着快递员连着说了好多声谢谢。
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快递员们风里来雨里去,为的是准时准点的把包裹送到每个买家手中。他们一趟又一趟、一家又一家不辞辛劳地飞奔着,传递着一个又一个包裹、一个又一个微笑……
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人物,但是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温暖!
身边的人物作文篇2
学校对面有一排门面,基本上全是卖小零食小玩意儿的,同学们大都分布在这“三大陆”——“名将”、“文具坊”、“师大苑超市”。
文具坊的老板是个偏老的阿姨,性格非常和善,基本上就没怎么生过气。
当我还是个“自认为老娘最厉害”的二年级小屁孩的.时候,我跑到文具坊去买东西。与其说是买东西,倒不如说是捣乱,这里碰一下那儿搞一哈。阿姨也没有生气,只是在旁看我要买什么。这时,我“完美”地将一块橡皮碰到了地上,橡皮不知怎么地散架了。我本来以为阿姨要训我,就先哭为敬,但阿姨只是蹲下去默默地拿起来,让我把坏的橡皮买走。阿姨语气已经尽量的温和,并且那橡皮只要一元,阿姨应该只是想让我这个小屁孩明白不要乱动货架上的商品,但我像一个弱智儿童一样一点没理解到。阿姨突然就毫无征兆地大怒,开始训斥我,而我只能哭,直到老妈来救场。
其实那个阿姨是属于那种平时很温柔,一发起脾气来就很可怕的那种,而且一般都是因为一些人在那捣乱。我有一次就看到一群大概二年级的小屁孩在那里选东西,这儿摸摸,那儿碰碰。当时那个阿姨就是在一旁看着,一脸平静,根本不会突然冒火的那种,但后来她就是发怒了。那群小孩把东西翻得一团乱,但什么又都不买的时候,阿姨立马冲过来,嘴里大声喊了几句什么,虽然我没怎么听见,但可以肯定她非常生气。当时我认为阿姨有点过分,毕竟人家不买是人家的事,但现在一想,可能阿姨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买东西才发火,因为乱翻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习惯,我也能理解她为什么发火了。
阿姨可能只是为了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才会对乱动商品的人发火,所以说,阿姨脾气还是蛮好的。
身边的人物作文篇3
当每晚伴着夕阳,和爸爸妈妈出去散步时,都能在街边碰到一个卖臭豆腐的。其实他究竟叫什么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姓王。在众多小吃摊中生意最火,所以有了“豆腐王”这个外号。
他大约四、五十岁,长的挺胖,挺矮,因常年工作,脸晒的黝黑发亮。每天从早到晚穿着旧衣服,夏天穿的比我少,却已大汗淋漓,冬天穿的比我多,却总是冻的瑟瑟发抖。尽管这样老王还是每天推着他那嘎吱嘎吱响的食品车,去那条街上上班,并且在那条街上混的不错。有很多朋友吗,没客人的时候“老胡好啊!炒河粉好卖吗?”满脸笑容地通同别的商贩打招呼。
实际上这些小吃摊都没有食品卫生证,但老王的手艺还是值得欣赏的。
我很认真的见过他炸豆腐的过程。上次有个顾客说要一份臭豆腐,老王熟练的开始做了,拿起几块发酵过的豆腐扔进油锅里,刚扔下去,这边就拿起一根小葱,小辣椒还有一点蒜在一块剁,“帮帮帮”几声,就剁碎了,这时臭豆腐也差不多炸好了,老王顺手抄起两双长筷子,把几块金黄的豆腐放在纸碗里,然后在把刚躲好的葱蒜辣椒末放在豆腐上面,在放了点芝麻和辣椒油,这样不到两分钟一碗万里飘“香“的臭豆腐就做好了。那碗臭豆腐的.臭味,立即变成一股诱人的香味,老王把做好的豆腐给顾客,我顿时垂涎欲滴的望着正在享受豆腐美味的顾客,但是妈妈说不卫生,将我活生生的拽走了。由小葱、红辣椒、蒜末组成的红红绿绿,金黄的臭豆腐看起来就色香味俱全。
虽然豆腐王的生意好,但也有尴尬的时候。每当城管一来,老王就立即停下手中的事情,麻利的将锅碗瓢盆收进推车里,“刷”一声没了影儿,每次都赶在别的推车前,可是当城管一走,老王迅速的推着他的那辆食品车,面带微笑“老李好啊!废品这年头赚钱吗?”嘎吱嘎吱的又响起来。
真希望老王把臭豆腐做的卫生点,办个营业执照,这样子每当伴着夕阳散步时,就有幸品尝这样的美味了。
身边的人物作文篇4
他的个子不甚高,容貌不甚好,但在我看来,他是最高大英俊的。
一只袋子显不屈
夏爷爷身上总是穿着那套褐色衣服,似乎从来都没变过。听老师说,夏爷爷的身世很凄惨,老伴中年而亡,唯一的儿子遭遇车祸终年瘫痪在床,一家的担子就落在他一个人身上。每次到我们教室里,他背上总背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各色塑料瓶。趁着下课,他走进教室,从垃圾箱里倒出垃圾,翻出瓶子,然后再昂首挺胸走向下一个教室。那雄赳赳的姿态,让你觉得他就是学校的老师正在检查工作。有时候,他会向我们做个鬼脸,或者伸手摆出一个胜利的手势,惹得我们会心一笑。
他肩负命运带给他的不幸,却给我们一个乐观的形象,温暖了人心,美化了世界。
一个拖把尽责任
夏爷爷应该算是我们学校的一位清洁工,主要的职责是清理厕所。他拿着拖把,整天在校园的厕所里转悠,厕所被他打扫得没一个污点,没一点气味,难怪有同学常常躲到厕所吃东西。便池里的污物好处理,用水一冲基本解决问题,地面上偶尔会有的呕吐物,处理起来就不大方便,但他从不马虎。他会先用铲子铲去呕吐物,再用湿拖把一遍遍地擦,最后还跪在地上用干布擦干。学校领导夸他,他笑笑:“听说日本有一个什么人,打扫抽水马桶,一直打扫到里面的水能喝。”
打扫厕所说不上伟大,但是他把打扫厕所这份工作做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让人心生敬佩。
一声叮咛显爱心
夏爷爷是个乐观、负责的老人,也是一个慈爱的.老人。
我们有时也会和老师发生矛盾,甚至是激烈的冲突,要是被他知道了,他会悄悄走近你,对你说:“没什么大不了,主动找老师,去说明一下,不就没事了。”说来也怪,听他这么一说,当事人就会火气大减,顿时失去与老师对抗的想法。一次,我在走廊间和同学们说笑,只见夏爷爷径直地朝我走过来,操着标准的方言对我说:“小伙子,把鞋带系好了,别被人家踩个大跟头。”同学们听完都哈哈大笑,我知道,笑声里没有嘲笑的意思,而是对夏爷爷发自内心的敬意。
一只袋子,一个拖把,一声叮咛,留给我的是一个坚强的形象,一个认真的形象,一个有爱心的形象,一个普通小人物用他认真的生活态度演绎出来的高大的形象。
身边的人物作文篇5
寒风飕飕,夜幕降临,人们都赶着回家吃饭,街上空荡荡的,远处有个人正拿着手电筒,慢慢走来。
他是我们小区的保安,他虽已年过半百,但身体还很硬朗。尽职的他每天在上班前或下班后,都会与经过的业主打招呼,有时还会帮他们拿东西。
一天,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在小区里骑单车,那小女孩看起来三岁左右,长得像洋娃娃一样,她开心地骑着小单车。这时,他爸爸接了个电话,往旁边走了两步。那小女孩儿顺着人流就骑出了大门,他爸爸刚接完电话就找不到女儿,急的满头大汗,四处询问。
“你看见一个骑单车的小女孩儿了吗?三岁左右,圆脸,穿着粉色的'小棉袄?”
“没看见这么一个孩子啊,你别着急……”保安摇摇头,“要不你往那边看看……”
两个人顺着保安的手望过去,没想到小女孩儿正在马路边上骑着小单车,往马路中间走过去,保安立刻飞奔到过去,一把抱住了小女孩儿,小女孩儿被吓得哇哇大哭,保安却暗自松了口气,小女孩儿的爸爸抱过满脸眼泪的小女孩儿,连声道谢。
隔天,女孩儿的爸爸带着女孩儿,和很多礼物前来道谢,保安却说:“服务好每个业主是我的责任,不能收礼。”
他从不抱怨什么,人们每天看到的是他饱满的精神面貌,亲切的笑容。即使他生病了,他也会坚持工作,日复一日,早已成为了大家心中的好保安。
这个平凡的小人物却散发着金子般的光芒,或许,每个平凡的人都有不平凡的一面。
身边的人物作文篇6
我们生活在这个行色匆匆的世界里,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们却做着了不起的事。
九月,是个闷热而又多雨的月份,江城武汉的各个商场都开着凉酥酥的冷气,成了人们避暑乘凉的好去处,我家附近的流行视窗商场就是这样。早上九、十点开门,晚上也是到了九、十点才关门。这时间里,流行视窗里会出现很多前来纳凉的人。他们是刚会跑的小孩子和一些年过古稀却仍然很有精神的老头、老太们。
每当他们来来回回,进进出出商场大门时,都会有一只粗糙的大手,一个并不健壮的身影为他们拉开厚重的大门,这只大手的主人是这里一个穿着制服的保安,他大概五十岁,个不高。
虽然经常见到他,但我并不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每当有人进出流行视窗时,他都会主动去开门并迎上一个热情的笑容,不管来者有没有回应,这似乎已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下雨天也是如此,他仍那样不知疲倦的.为客人拉门。如果看见客人手上有滴水的雨具,他就会很快的为客人撕开一个塑料袋,帮客人把手上的雨具装好。他动作麻利,一点也不耽误时间。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不让外边的雨,伴着客人脏脏的泥鞋弄脏了商场干净的地面,也是为了不让湿漉漉的雨具弄湿了客人们的衣物。
这样看似简单的事,做一次一遍并不难,但是一遍遍,一天天的重复就是并不那么简单了,但他都是乐呵呵毫无怨言的干好。
商场大门上的那块玻璃反着光,把他的身影笑容映在我的心里。他或许卑微,或许贫贱。但是他的那种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到由衷的敬佩。
像这样的小人物还有很多,很多,只是没人发现。他们就像一篇文章中句子中喘气的逗号,虽然渺小但并不是微不足道。就像咖啡中糖粒一样。虽然不起眼,但却为生活添色增味。
为身边的默默的辛勤工作的小人物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