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变化的作文篇1
一个星期天下午,我带上小记者装备,高高兴兴地参加铜陵日报社举办的“走进‘城’封历史,感受家乡巨变”活动,与市离退休老干部的爷爷奶奶们一道观看“城建60周年城市建设发展历程图片展”。
活动时间一到,我们和爷爷奶奶们一起去看图片展,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认真地听着各个时期家乡建设图片的介绍,了解到家乡这么多年来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爷爷奶奶们也跟我们讲了家乡发展建设的一些鲜为人知的艰辛过程,让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要我们好好学习,爱护好自己的家乡。
通过图片展和讲解员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原来家乡还有黑砂河,你看现在到处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哪儿还有黑砂的存在呀!
你看!现在家乡到处是宽阔的马路,干净而整洁,川流不息的车辆来回穿梭,以前的马路很窄,到处是尘土飞扬,脏乱极了,车子也少得可怜。
现在家乡有许多大型的商场、大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以前只有百货商场,里面的东西也少得可怜,花样也不多。
现在的天井湖公园,免费进入,景色宜人,鸟语花香,人们可以在里面悠闲地散步、锻炼、休息,尽情地游玩;以前的天井湖要买票才能进入,环境也没有现在好,娱乐设施也少得可怜。
以前到处都是矮小、破旧的平房,没有厕所、厨房,一家几口都挤一间小小的平房里,生活十分不方便;现在家乡到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各种小区,任你选购,小区环境优美、绿树成荫。
以前家乡的空气里总是飘着一股刺鼻的硫磺烟,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现在天变蓝了,空气也变清新了。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家乡这些年来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这美好的生活环境,要努力学好本领,将来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祝愿家乡明天更美好,更繁荣!
家乡变化的作文篇2
“嘟嘟嘟……”汽车的喇叭声急速地响个不停。
汶南青云联华超市外的公路上车水马龙,逛超市的络绎不绝。因为这几天是“十一”假期超市外面有搭起了戏台唱起了大戏,惹得许多老年人前来看戏,所以超市外面的这条公路就更热闹了。说到这,我想起了老师说的一件事。他说:“以前要买一些稍微高档的东西,就要跑四五十里路去新泰超市买。”现在我们大门口就有超市了。而且那里的'商品品种齐全,物美价廉,有时不用付现钱,直接刷卡就行了。
从超市出来往西走七八十米,就是近几年来建成的街心公园。公园中有个大喷泉,喷泉喷水的时候特别壮观,尤其是在晚间,在灯光、星光的映衬下,那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急或缓的水柱更是妙不可言。前几天还刚安上了一个电子大屏幕,这对街心公园来说就是锦上添花。
街心公园里还有许多运动器械,方便人们来这里休闲娱乐。尤其是夏天的晚上,街心公园里有散步的、有练太极的、还有跳舞的……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在汶南街心公园附近的路上,还有银行、服装店、照相馆、饭店。听长辈们说,以前这样的商店寥寥无几,而且规模也很小。
现在公路两边都安装了路灯,连汶盘路两边也安装了。每天晚上都是灯火通明我要从汶南回家的话再也不怕走夜路了因为有那一盏盏路灯照亮了通往我家的路。
改革开放以后,所有的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汶南镇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家乡变化的作文篇3
每一处地方都会变化。
也许是微小的,你不会轻而易举地发现;也许这变化很大,你一看就会发现。
我家的小村子近几年来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丰登村,一个紧邻乌镇,傍水而居的小村子,就是我的家乡。听老一辈的人说,这里原本是很发达的,但由于时代的变化,这个昔日繁荣的小村子就渐渐地没落了。可是,近几年来,不知怎么回事,这里又发达起来了。
从前,农民伯伯很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他们的汗水。
但是,现在,农民伯伯只要出钱就能请耕田机、收割机,轻松多了。
从前,我们家住着破旧的房子,一下雨就惨了,屋外大雨,屋内小雨。
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建了漂亮宽敞阔气的大房子。
从前,天黑了人们只能摸一着黑走,连手电筒也没有。
但是,现在,每个临近黄昏的时刻,公路两旁的路灯就亮了起来。
从前,村子里只有一条崎岖的泥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晴天还好办,只是难走而已,一到雨天就真的让人绝望透顶。在城里上班的人像我的爸爸一样只能扛着自行车在泥泞的路上“爬”。
现在呢?马路宽敞极了,足以容纳两车通行,很多人家都有了汽车。
从前,村子里很少有人买得起黑白电视机,哪家买了,村子里的人就搬着凳子去那家看。
可如今,家家都有大屏的液晶电视机。
从前,村人们没钱,孩子也跟着受苦,很早就放弃了学业,在工厂里干着活。
但是,现在,每个孩子都能走进宽敞漂亮的教室,能读多久书就可以读多久,连出国求学也是容易的事。
家乡的变化的.确看得见的。
小时候奶奶常跟我讲睡前故事:从前的人吃不饱,穿不暖。吃的居然是连现在的牲畜都不吃的糠,至于米饭,在那时,简直就是山珍海味。穿的呢?只有一件破单衣和一件破棉袄,补丁连补丁。不仅贫困交加,饥寒交迫,还常常被地主欺压。奶奶的妈妈也就是我的曾祖母生了八个孩子。能养活八个孩子已绝非易事,更别说上学了。八个孩子中,只有两个能上学,我奶奶就是个幸运儿,听她说在那时她门门都考满分,只是,她放学回家就要背着大竹筐去砍柴,拔草给猪和羊吃,而我们呢?往往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还要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我要好好向奶奶学习啊。
在物质日益富裕的今天,我的村里建起了小花园,今年刚造好的。
虽然小,但是,里面有各种花草,牡丹啊,月季啊,还有好些叫不出名字的。夏天的晚上,我和妈妈经常到花园里散步。看着那些古色古香的格调,就像到了古代一般,甚至还可以在花园里看电影。那里也是孩子们的乐园,捉迷藏,斗蟋蟀……不亦乐乎!
依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再过十年,等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家乡变化的作文篇4
街上随处可见卖羊肉泡膜的小店,那刺鼻的菜子油味呛得叫人难受,街边卖西瓜的小车到处可以看到,瓜皮随便乱扔,乱得很。公交车很少,爷爷常骑自行车带我上学,非常不方便。
去年暑假,我和奶奶爷爷又回了一趟家乡,家乡的变化可大了!
到了西安,走出停机场,迎面一辆红色的小卧车向我们开来,我正纳闷,奶奶突然叫起来:“那不是向红(我的大姑)的车吗?”接着我仔细一看,里面坐的果然是大姑,我惊奇地叫起来:“大姑,大姑,你怎么有车了?”大姑说:“这是去年买的,现在西安市买车的'人可多了。公交车、中巴、远郊车、长途车应有尽有,方便得很。出租车更是多不胜数,如甲壳虫一般,招之即来。”哇!原来变了这么多啊。于是,我们坐上大姑的车,穿过西安市中心,看到街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齐宽广,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人们走在宽阔的马路上,“奔驰”、“别克”擦肩而过,霓虹灯,广告牌,更是随处可见。真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令人羡慕。
大约两点钟,车子到了大姑家。大姑自豪地说:“这就是我家。”“哇,这不是别墅嘛。短短的几年,大姑,您的家已经从普通的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变成200平方米的别墅了!”我情不自禁的赞叹。那天晚上我们就住在大姑家。
为了能亲自感受到西安古城的变化,第二天我们去了大雁塔游玩。以前,从家到大雁塔,街道坑坑洼洼,现在,大路平坦笔直。上次登上大雁塔,眺望四周,见到的多是农田,如今在大雁塔四周已是高楼林立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西安住了几天就踏上了归途。在西安的所见所闻,令人惊喜而振奋,西部大开发,“三年弹指一挥间,”西安变大变美了,这一变化之间,一个努力走在西部大开发前列的新西安,一个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陕西正向我们走来!这都要感谢党的正确领导,是“改革开放”让西安,让全国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乡变化的作文篇5
我住在杏坛镇的明珠楼,正对着杏坛现在最繁华的商业街。自“美城行动”以来,商业街就像凤凰涅槃一样,经历了时间和人们努力的洗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焕然一新。
以前的马路,虽也是足够的平坦,但缺少了特色,了无生气,就像一位垂垂老去的老人家,静静地坐在那里,不言不语。多亏了“美城行动”为她注入了无限的生机。
看,现在的马路上,人行道上是多么干净,路上一尘不染。垃圾们乖乖地躺在垃圾桶里。地面又平又亮,再也没有车一开过塑料袋和灰尘就满天飞舞的“美丽”景象了。道路中间的'绿化带更是让人赞不绝口。翠绿的树木、鲜艳的花朵既装点了马路,也清新了空气。走在路上,我们时常不由自主地被路上美景吸引了。
瞧,现在的马路,犹如纵横交错的河道,交通灯便是浮在水面的航标;汽车一辆接一辆,商铺一排挨一排,好似流淌着的一串一串耀眼的明珠,又像是一行一行闪烁的星星在流转。整齐的行道树,花圃,让人赏心悦目。晚上,站在阳台上远眺,星星点点、五彩缤纷的街灯构成一幅美妙无比的图画。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朝气蓬勃的孩子,正迈着大步向前,向着光明、美好的未来前进。
家乡变化的作文篇6
我的家乡贵溪,这几年变化可大了。
就说说从我们学校出来的那条建设大吧!爸爸妈妈告诉我,他们小时侯这条路可不是这样的。天晴的.时候这条路是一条“洋灰路”,车子过后灰尘都飘起来,过路的行人都纷纷捂着鼻子匆匆走过,可是灰尘还是落到行人的头上身上,连树叶子都积满了厚厚的灰尘。
下雨的时候,这条路变成了“水泥路”,路上坑坑洼洼的,坑里都积满了很多泥水,车子一过,泥水四射,都溅在了过路行人的衣服上。
到了晚上这条路上台阶一片漆黑,一盏路灯都没有,如果有人在这个路上走,不小心就踩到了水坑里去了。
现在这条路变化可大了。马路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柏油,两旁都栽着花草树木,人行道上铺上了彩色的地砖。
天晴的时候,车子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小孩在路两旁玩耍,大人把桌子搬出来打麻将和打扑克,老人坐在椅子上晒太阳。
下雨的时候,柏油马路好象刚刚洗过一样,水都流到水沟里去了,路两旁的花草树木显得更加可爱,更加鲜艳了。
晚上,路两旁的灯亮了起来,一直亮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好象一条闪闪发光的巨龙卧在地上。路旁大人牵着小孩散步,老人吃完饭也出来在人行道上锻炼身体。
啊!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还在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