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邦的高三作文篇1
一个没有容人器量的人,他的发展空间是有局限的。在荒野里,一个人能做到生存,一群人则能做到开拓。
在一个马戏团里,真正拥有令观众喝彩能力的不是驯兽师,而是被关在铁笼里的狗熊。
遥想当年的汉高祖刘邦,出生微末,全无惊世大才,比项羽这位西楚霸王来,不知差了几何。但在那如荒野般的乱世,最后开拓出一个全新王朝的,不是一个人的项羽,而是一群人的刘邦。
纵观两个人的发家史,不难发现,刘邦身边的人才是越来越多,就如同一条小河处于山谷,水从两侧不断流入,最后终成大江,以难挡之势,横扫中原大地。而项羽呢?连一个亚父范增都容纳不了,如一个有洞的茶杯,势旺之时,杯子快满快溢;一朝势衰,连杯子里的水都保不住。最后自刎之时,只剩一个空空的、失意的,身边仅伴着一个美人的无颜败者。这是一个必然的结局。一个人,没有容人的气量,是成不了事的。
一个能力再强的人,若没有容人器量,就像一个马戏团里的狗熊,在同类中天赋异禀、能走会跳、无惧火焰、从小堪称狗熊中的战斗机。人们为它的能力而不吝掌声,把它当作明星,马戏团上下也都靠着他的'人气来养活全团。但是,它却只是一只被关在铁笼里的狗熊。哪怕表演能力再强,那也就是它熊生的极限。而真正大受好处的,却是他的驯兽师。
这就如同在一个公司里,要论技术能力,那些一线技术人员肯定是要强过他们的老板的。而对老板来说,他真正需要的是容人、用人之能。下属用能力,而上司用下属。
再想刘邦和项羽,就自身能力来说,项羽或要更强。但刘邦除了自身的能力外,他还有容人之能,换言之,他还有用韩信、用张良、萧何等人的能力,而这就正是刘邦成为汉高祖的原因。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一个人的空间也是有极限的。如果一个有容人器量的人是没有极限的,就可以纳川成海。
关于刘邦的高三作文篇2
刘邦这个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亡秦称帝、一统华夏的?
这,背负了百万亡魂,一言难尽的心酸奋斗,数十次死里逃生。经历了这些,才有资格坐上万人之上的王位。
刘邦的奋斗史上有五大亮点,无一不是助他成王的原因。
第一,龙种之说。若是子从父姓,刘邦应姓龙才是。虽为传说,可偏为当时众人皆知的传说,从而极大地建立了刘邦的威信,使得他在初出之时颇受景仰,信者众多。而后有赤帝斩白帝之说、龙颜之说、龙舞之说,更是顽固了刘邦在百姓心中的汉帝地位。
第二,仁过项羽。为了复仇,项羽在青史上添上的几笔无一不令人惊恐。先有活埋二十万秦卒,一日屠城弑千人,后有火烧阿房宫,欲煮刘太公。而胜者刘邦听从大将张良萧何,先有放逐秦卒,后有安民“军三条”。——暴君仁君,百姓自是向着后者。
第三,嬉皮厚黑。人云:嬉皮士的风度就是见机行事。这句话,用以形容刘邦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见强人低头,原是刘邦的长项,没什么难为情的,一见有性命之危,双膝一曲就给项羽跪下了。保命还不够,又凑着脸皮和项羽结为异姓兄弟,保管他听得舒坦,想得缺点心眼。结果呢?乌江旁,笑到最后的还不是刘邦。
空言万钱,骗得吕雉自投怀中,这是厚黑学著名的典范;项羽欲煮刘太公,刘邦笑谈分我杯羹,惊得项羽没煮成太公,耍赖皮耍精了,也是一种本事。
第四,戮一人而千万人惧。称帝之后,刘邦的恩人丁公闻讯赶到朝廷,盼着刘邦封他个一官半职,可刘邦动了动眼皮,一挥手,丁公的脑袋就咚得掉了下来。罪名:各为其主。
第五,大斩功臣。刘邦称帝后仍有一迹在史上赫赫有名,即是假令诸侯,真斩功臣。先有诛韩信震天下,期间功臣数位死不瞑目,后有萧何恶己名声只为存活。无毒不丈夫也,刘邦也知其精髓。
总之,大汉还是被刘邦建立起来了,他也以汉帝之称留名青史,至于是美名或是丑名,各有异议,那就借一句出自他人之口的评说结尾吧:刘邦也算是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了。
关于刘邦的高三作文篇3
有位作家曾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可见,理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没有了理想的人,如一只鸟迷失了方向,无论有多么高超的飞行技艺,多么有力的羽翼,都无法飞出黑暗,飞向光明。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天资聪颖的优等和一个成绩平常的普通学生在谈论未来。普通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科学家,而优等生却说自己只想用智慧在社会中取得地位。而后来呢?大家一定认为优等生会为自己的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几笔。可结果怡怡相反,优等生用“智慧”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而普通学生没有放弃,向目标努力,竟真的成为一名成就满满的科学家。
理想的力量可以使一个人的一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将理想常存心中,做一个像普通学生一样有理想的人吧。无论你成绩如何,优异事平凡,都心存远大理想,并付出行动与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理想如心中的一束阳光,驱散寒冷,迎领我们由黑暗走向光明。只要相信“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向自己的理想靠齐。不要因自己的现状而伤悲,也不要因现状自满,我们现在,不是过于自信,就是自卑。两极分化严重,但只要有恒心,无论好差,都不放弃,就一定会达到你的目标。
自古就有人树远大理想,展青春风采。秦末的刘邦和项羽便是如此。秦王车队出游,豪华的马车,威风的铠甲,令人望而生畏。而刘邦去高呼:“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呐喊:“彼可取而代之!”二人当时无权无势,却将理想立在了皇帝之位。后来,刘邦成大汉开国皇帝,项羽成千古悲壮英雄。两人一开始虽都是普通人,却能树立如此远大的理想,我们为何又不能呢?
树远大理想,展青春风采,让理想常伴,成为我们心中的阳光,带着我们在成长之路上,在酷暑严冬的各种坎坷中走向自己的理想,也走向知识的殿堂吧!
关于刘邦的高三作文篇4
中国,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光辉历史的国家,有数不尽的学士泰斗,风流雅士,文人墨客……,但我最欣赏的还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
刘邦是西汉开国之君,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是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但他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三年鏖战,摧毁强秦,四载奋斗,战胜项羽,创建了延续四百多年的大汉王朝,这些功绩的取得都凝聚着他卓越的智慧。而让我感动的就是当上皇帝后,仍不忘家乡和小时候玩伴的那种品质。那是他平息黔布反叛离乡七年后回到故乡——沛县,乡亲们看到他回到故乡非常高兴,与他边唱歌边喝酒,在那安营扎寨,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在那里,他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免除沛县的交税和徭役。他解释这个规定祖祖孙孙都能享用,也就是说,沛县人民只要是土生土长的都可以享受这种待遇。这在中国历史的皇帝中从未有过,因为许多皇帝从小都是在宫殿里长大,而刘邦则是一手打拼天下成名。他的爱乡、爱民之情是他人无法比拟,他在家乡住的时间比皇宫还长,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背景才让他更加依恋故乡,热爱乡亲。二是他创作了气势磅礴的《大风歌》,这首歌创作时就在沛县,后来的皇帝李世民也不是出生就是太子,也像刘邦一样,只不过他是贵族,他探亲时,也曾写过“欢比大风诗”。但我认为刘邦创作时并不开心,因为那时他重病缠身,离他的死只有几个月,加上功臣不忠,孩子又年幼。他之所以认为功臣不忠是因为之前的韩信、彭越、黔布都因谋反而被杀,自己的开国第一功臣萧何也不露声色。所以种种问题困扰,让他难以高兴起来。因此,我认为他的《大风歌》就是胜利者的哀乐。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传奇的皇帝,也是最孝顺的皇帝,这一首诗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望华丰,市井夺未央。
风沙起,鸿门巧对王。
纳贤良,无畏得天下。
三章法,垓下定汉疆。
刘邦,你的传奇经历,不屈品质,知恩图报的精神让我感动,不愧为“汉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