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的《暖爱》读书笔记篇1

《暖爱》收录了丁立梅100篇感悟哲理类美文。凡俗中的风物人情,点点滴滴,在她的笔下都充满着真、善、美。温馨的语言,隽永的文风,为我们诠释出一个爱的世界。人世间,因爱而生暖,又因暖而生爱。儿子出国,乡下的老母亲,把自家晒的霉干菜,风干的香肠,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还有晒干的萝卜丝和薯片,装了满满一蛇皮袋子,不顾炎炎烈日,长途跋涉,来到邮局。当被告知航空邮寄费用特别贵,只能寄真空包装的五香花生和蚕豆时,老母亲依然铁了心把那些东西拿回家,做成真空的再来邮寄。只因为他儿在国外,想吃。爱的方式有千万种,惟有母亲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的。她家里真穷,父亲病逝,母亲下岗。大雪天里,她只穿一件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她的语文老师,看到她冻得瑟瑟的样子,很心疼,便让学生们写一篇雪的有奖作文,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而获奖者无疑是她。她大学毕业有了工作,闲暇时候就去福利院,亦像她的老师一样,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欢笑有悲伤,可因为有爱在,便会春暖花开。得了绝症的一个人,与老母亲相依为命,因家穷,不去医院,拖着一个病体,弄来许多草花的种子。临了,留下满院姹紫嫣红陪伴妈妈,想必老人亦不会觉得孤单了。雕萝卜花的女人,在街头经营一份小炒维持生活。小炒做得精致而香醇,每一盘上都要放一朵女人雕的胡萝卜花,亦因此顾客颇多,生意做大。她的光芒,照耀着年幼的孩子和瘫痪的男人。只要她在,一家人的幸福就在。

读丁立梅的《暖爱》,一股股热浪涌来。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束阳光,照亮别人,温暖自己。给路人一个微笑,给亲人一个拥抱,给无助的人一点安慰,给孤苦的人一些资助。只要“给”一点点,这个世界就足够好。

丁立梅的《暖爱》读书笔记篇2

“暖”是个极温柔的字,舌头轻轻翘起,从唇齿间,呵气样的,轻轻吐出,它便落地生花,朵朵纯美,阳光琳琅。

那不过是一堆自家的梅干菜,自家风干的香肠,还有地里长的花生和蚕豆,晒干的萝卜丝和红薯片……可是国外的儿子爱吃,母亲顶着烈日,扛着大大的包裹来到邮局,却被告知花生、蚕豆之类的食物不可以国际邮寄,她当即愣在那里,手足无措。当她从邮局工作人员口里得知真空包装的食物可以邮寄时,高兴地又把东西扛在肩膀上,顶着烈日,准备回到家把食物包装好再来邮寄。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用肩扛着,一颗做母亲的心。

他只是一位普通的代课老师,高中文化水平,还跛着一条腿,但却及认真负责。同学们不懂事,私下里有些瞧不起他,所以上课总不好好学,甚至有的同学在底下吹口哨。这时他静静地站着,等同学们闹够了,弯腰跟同学们道歉:“对不起,我课讲的不好,让你们没兴趣听。”同学们顿时有些无地自容,再上课都听话起来。在他代课结束的前一天,一位成绩很好的女生,因父亲暴病身亡,家里一下子塌了,于是女生提出了退学。他听说后很着急,跛着腿走了十来里乡间路来到女生家里。女生家里房子破旧,还有三个弟弟,他对女生的母亲说:“我会帮你的,一定要让她读高中、大学,她有这个潜力。”他再三恳求,直到女生的母亲答应为止。老师,多么伟大的一个职业,他们值得我们敬重!

人世间,因爱而生暖,因暖而生美好,因美好而生眷恋,因眷恋才有了生生不息。

>《暖爱》读书笔记篇3

丁立梅的《暖爱》读书笔记篇4

能在一篇文章中找到温暖,这可能只有在影视剧中才会出现,但是一本《》会让你觉得文字就是一锅汤,而丁立梅,正是极好的厨师,用水将其净化成最温暖,最香的一锅汤,令人心神俱暖,真正感受生活的真谛。

本书虽说是散文,实则却讲述了生活中一件件平凡小事,从修车师傅到少管所的父亲,体现了爱情、友情、亲情三个方面在人间的各种体现,不同社会阶级,不同的情感,作者丁立梅作为一位江苏教师,用心,全力奉献于此书中。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是呀!连名字竟都如此有诗意,从封面到内容,无不有一种宁静纯洁质朴美,一朵朵梅花点缀,拼成不同的笑脸,凭一书得了14个国内大奖,她的散文多次被中考试卷阅读分析选中,成为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佳作,她的作品,均有一个特点,便是整书只有一种色调,如:白色——《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黄色——《暖爱》……又会在文中看似不经意地加入适当环境描写,更是不止一次地让读者不小心触动心房。

读她的散文,真的不像原来看的《张晓风散文》、《林清玄散文》那样玄奥,好像文字成了黑洞,只有你看不透的,却没有你全看懂的,玄幻得有些不自然,丁立梅的散文注重于细节,尤其是生活中细节,这也是我更爱看她的散文原因之一,对生活的散,才能让读者的聚,视自才便于相迎,其中一个老汉看少管所儿子的故事成为我一度最喜欢的。

散文讲了一个年过六旬老汉,儿子在外面闹事抓进少管所,一路上作者伴着老汉看儿子,车上老汉不止一次扬言要如何管教儿子,甚至放下狠话,但真正见了面,那实实在在的情,从神色上便已如山洪暴发“儿子,爹等你出来”一句话实在是令人动容,天下父母哪个不是如此?嘴上十分严格,却实际心痛自己孩子,别的人说父母有家暴亦或是不爱他了,但这就是爱,父母骂你,是因为他们怕。打你,是为你成绩着急!散文不仅教我们煮文字的乐趣,更教给我们潜于生活的人间之情,要知道,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夜深了,仍可以看见一个即将中考的学子在放松时仍伴着萤火虫的绿光,划出那一锅温暖的汤。

丁立梅的《暖爱》读书笔记篇5

有幸读到丁立梅著的《暖爱》这本书,我感受颇多。“暖”是个极温柔的字,舌头轻轻翘起,从唇齿间呵气样的,轻轻吐出它,便落地生花。

初读《暖爱》,就觉得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暖爱》这本书中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记录的都是充满着真、善、美的点点滴滴。温馨的语言,以及那一个个渺小而又感人的故事,诠释出一个个爱的世界,因为爱,所以暖,因为暖,所以爱。

最让我感动的是《爱到无力》这篇文章,仿佛像是在写我自己一样。文中写到兄妹几个人过春节回父母家拜年的场景,不让孩子们干活、做饭,而且母亲亲自到厨房做了每个孩子喜欢吃的。“这次回家母亲也是高兴的,围着我们身边转半天,看着这个笑,看着那个笑。我们的孩子一起叫她外婆,她不知怎么应答才好,摸摸这个的手,摸摸那个的脸,这是多么热闹的场景啊!它把一切困厄苦痛全部隐藏的不见影踪。母亲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像窗花贴在窗上一样。每次兄妹们回程的时候都大包小包的往回带些东西,以前我总认为,青山青,绿水长,我的母亲永远是母亲,永远有着饱满的爱,供我们吮吸。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母亲犹如一棵老了的树,在不知不觉中,它掉叶了,它光秃秃了,连轻如羽毛的阳光,它也扛不住了,我的母亲终于爱到无力。”这情景仿佛就在我眼前,我们兄弟两个,每次逢年过节带着孩子去父母家,爸妈都非常高兴,特别是见到孙子孙女,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问问那个,给孩子们提前买好了各自喜欢吃的零食,也不让我们帮忙干家务活,母亲总说:“不用你们干,别把衣服弄脏了,我现在还干得动。”每次去父母家里,都是母亲在厨房张罗着给我们做各自爱吃的饭菜,唯恐我们不爱吃,吃不饱,临走的时候也是大包的小包的让我们往家里带,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