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篇1

寒假,我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后,让我印象很深刻。

其中最深刻的有两条:一是毛泽东读书勤奋、刻苦,二是毛泽东从小志存高远,长大后不愧为一代开天辟地的伟人。

让我先讲毛泽东的勤奋学习精神。毛泽东八岁开始读私塾。他勤奋读书,总是把要上的课预习透彻,因此,他总觉得课程进度慢,经常要求老师讲些新知识。有一次,老师有事出去了,给学生留了作业。毛泽东一下子就完成了。他闲得没事干,就叫上几个同学一起去游泳。老师回来后发现了,就惩罚他们对很难的对子,对不出的打手心。毛泽东对答如流,老师无比惊讶,就免了毛泽东的“竹笋炒肉片”。对照自己,在学习上碰到一点点小困难就退缩,就想依靠别人帮助,而且在学习时不肯勤奋努力,不肯刻苦钻研,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反而偷懒的理由一箩筐。对比之下,我感到非常惭愧。

再讲讲毛泽东的志向。毛泽东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志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因此他坚持读书。为了能去长沙读书,不惜与父亲闹矛盾。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多赚钱,可他死活不肯,即使父亲责打他,他都不屈从。最后,父亲只好同意他的决定。他在临走时作了一首诗以铭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他的诗句里,我强烈地感到一个志存高远的乡村少年奋发图强的抱负和云游天下,四海为家的非凡襟怀。

少年毛泽东是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最伟大的崇拜偶像,他的少年是历史最温暖的记忆。他从少年走来,成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新中国的缔造者。

读完《少年毛泽东》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勤奋读书。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篇2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名言。毛泽东面对当时的黑暗时代渴望治理国家,大展宏图的政治抱负。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一位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抒情诗人,他也是我们青少年时代最伟大的崇拜偶像和最温暖的记忆。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以后,我有了很深的感受……

在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出生了。他六岁时就干起了农活。无论放牛、打柴、种菜、挑水、喂猪、还是推谷、犁田、收割,样样都行。我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我从来不帮爸爸妈妈干活,还经常和父母生气,撒娇。看了《少年毛泽东》以后,我心里十分愧疚。我以后要勤劳一点,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向伟人毛泽东学习!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将来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相传毛泽东因为勤劳还有一个故事呢!

有一天,父亲让毛泽东去地里收豆子,顺便让毛泽东的弟弟也去了。兄弟俩一块到了地里,弟弟仗着自己小,耍小聪明,就先挑了一块豆子长的'稀的地方干起来,不大一会儿就收割了一大片空地。毛泽东却选了一片豆子长的密集的地方,弯下腰老老实实地收割着。

过了半晌,父亲来到地头,一眼就看到小儿子那里有一片空地,便连连称赞小儿子手脚麻利,干得快。当然也就责备当哥哥的收的慢竟然不如弟弟能干。

毛泽东并没有指望要在父亲那里得到表扬,也不急着为自己辩解,只是直了直腰,擦了擦汗水,示意父亲先看看自己收的豆子再下结论。结果,父亲当然看出了实情,顿时觉得自己说话太武断,委屈毛泽东了,于是默默点头,不再说话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懂得了勤劳。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投机取巧。

毛泽东不仅勤劳,而且乐于助人。

在一个秋天的下午,毛泽东正在山下放牛,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他突然想起晒在家门前场上的稻谷,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往家赶。走到毛四阿婆屋前,看见毛四阿婆一个人在收稻谷,眼看稻谷就要被大雨淋湿了,毛泽东过去赶紧帮毛四阿婆收稻谷。等他收完阿婆家的稻谷,自己家的稻谷早就被淋湿了,结果回去被父亲责骂了一顿。

看了这本书的故事,我深受感动。心想,毛泽东宁愿自己家的稻谷就要被大雨淋湿,也要帮别人家把稻谷收起来,使得毛四阿婆家的稻谷没有被大雨淋湿。这种关心穷人的品质多么高尚!我以后一定要处处以毛泽东为榜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毛泽东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代领袖,是他领导着我们中国人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解放了中国。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在什么环境中成长的?而我们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少年毛泽东》这本书写了毛泽东的少年时光,那时的贫穷与现代社会相比,差别太大,简直没法比。毛主席从一个小山村,从不识字到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啊!让我们学习毛主席的优良品质吧!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性格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钟爱的理想和哲言。我们这一代人,富于朝气,富于力量,渴望在天上飞翔!让我们踏着伟人的脚步,努力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吧!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篇3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3周年之际,我再次翻阅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感动不已。尤其是年幼的毛泽东就展现出了舍己为人的良好品质,令人深感敬佩。

《少年张强》有这样一件事:一个秋天的下午,张强正在山下放牛。忽然,乌云翻滚,马上就要下雨了。他想起家里晒的'稻谷,就赶着牛急急忙忙地往家赶。到了张四阿婆房前,他看见张四阿婆一个人正忙着收稻谷。这时,狂风夹杂着雨星一阵紧似一阵,眼看稻谷就要被淋湿了,张强赶紧跑过去帮张四阿婆收起稻谷。收完稻谷,大雨倾盆而下,他回到家时,自家的稻谷早已被雨水浸泡了。父亲回来后,把少年张强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可张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过错。

看到这一情节,我很佩服不已。毛泽东宁愿自家稻谷被淋,也要帮毛四阿婆收稻谷,这种关心穷人、苦人的好品质多么值得我们小学生学习啊!毛泽东从小懂得关心他人,长大后才能胸怀大志,以天下事为己任,救人民大众于水火之中。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一句名言:“修好自己的小屋,方能照亮整个世界!”这句话让我深刻意识到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多么的重要。回想起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和我自己,我感到自己是如此微不足道!记得有一次同学向我请教作业,而我没有耐心地说:“别烦我,我还有自己的作业要写呢,去找别人吧!”现在想起来,真是太过分了。未来,我一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年,向毛泽东学习,以他为楷模,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篇4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书的名字叫《韶山之子》。书中描写了一个出生在湖南韶山冲小山村的少年毛泽东。从小他就热衷于帮助家人干农活,如放牛、割草、砍柴和挑水等。尽管忙于劳作,毛泽东从不忘记学习。除了去私塾上学,他还自己偷偷学习更多知识,培养了反抗压迫和反抗旧社会的思想。这对他日后的革命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从小就热心助人,他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有一天,毛泽东正在山上放牛,突然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毛泽东迅速下山,准备帮助父母收割和晾晒在田地里的稻谷。正当他经过毛四阿婆家门口时,他发现稻谷即将被淋湿。毛泽东立即赶过去帮助毛四阿婆收割稻谷。等他完成了阿婆家的'工作后,自己家的稻谷已经被淋湿了。结果当他回到家时,父亲责骂了他一顿。尽管受到了责骂,但他乐于助人的行为一定得到了韶山冲人民的赞赏。

我们这一代新时代的少年儿童应该向前辈毛泽东学习,深刻珍视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全新生活。我们要积极努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篇5

今天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书的名字叫《少年毛泽东》。书中写道毛泽东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叫韶山冲的小山村中,从6岁开始,毛泽东就帮家里干农活,帮助父母放牛、割草、砍柴、挑水等等,同时他还不忘学习,在私塾学习之余,他还自己偷学更多新的知识,从小就培养起了反抗压迫,反抗旧社会的思想。这在他今后的革命生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从小就乐于助人,在当地人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一次,毛泽东正在山上放牛,突然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毛泽东迅速跑下山,准备帮助父母抢收还晒在场上的稻谷,当他路过毛四阿婆门前时,眼看毛四阿婆的`稻谷就要被淋湿了,毛泽东过去赶紧帮毛四阿婆收稻谷。等他收完阿婆家的稻谷,自己家的稻谷早就被淋湿了,结果回去被父亲责骂了一顿。虽然被父亲责骂了,但是他乐于助人的行动一定得到了韶山冲人民的赞扬。

我们这些新社会的少年儿童也应该向毛泽东学习,倍加珍惜这革命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新生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少年毛泽东》读后感篇6

毛泽东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也是我们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一位伟大人民领袖。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少年毛泽东》这本书。

里面主要是讲毛泽东小时候立大志、刻苦读书的故事,其中毛泽东半耕半读的事故令我很感动。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学堂停课,私塾先生要小学童们在家复习,但毛泽东父亲却让他去挑粪。于是,毛泽东只好放下书本,去挑粪。过了一会儿,父亲见不到毛泽东的影子,便出去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却在看书,父亲生气地问:“你才挑几担?就在这看书?”毛泽东说:“15担。”父亲听了惊呆了,一个14岁的娃子能挑那么多,了不起,他只好说:“天黑了,我和妈妈等急了,快回去吧!”

读了这本书我为毛泽东热爱读书的精神所感动。虽然现在我们生活环境好了,不用半耕半读,但是我们要学习毛泽东勤奋学习的精神,珍惜读书的好时光,认真学习长本领,将来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