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9
首先感谢河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组织举办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使得孩子在学校教育外的家庭教育方面,更具有指导性、建设性的系列内容。
教育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问题,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重要的是还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知识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发展。而对于教育问题上,虽然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像老师一样教书育人,事实上,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位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不同家庭的教育方式则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成长。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应该尽量做到这些,并且学会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和建立一个健康的环境。
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人,热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教育却要讲究方法,而不能蛮干,既不能过于宠爱,又不能过于严苛,要保持适度原则,以免过而不及。并且在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应该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和方式去伤害孩子。应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赞扬以及鼓励,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
听了讲座,我们家长受益匪浅,感悟颇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社会栋梁、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更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愿我们携起手来,认清形势,把握大势,积极作为,理性作为,共同做好“双减”工作,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愉快、童年的幸福!
此次讲座,帮助我们家长减缓“起跑落后”的教育焦虑,为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有效助力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实。
“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统筹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力量,形成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精心组织实施“双减”工作,务求取得实效,共同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还给孩子自由探索的时间,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孩子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助力孩子轻装前行。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
11月18日晚,我和孩子通过河南省教育网公众号,观看了河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刘林亚《“双减”政策解读》,感触颇多,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养育心态平和的孩子
“双减”政策落地伊始,恐慌、担忧、喜悦、期待,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孩子未入校前,我曾经亲眼看到邻居和孩子辗转于各种辅导班。孩子揉着惺忪睡眼一边作着奥数题,一边背着abc,家长也叫苦连天。“双减”落地,许多学科类辅导班退出市场,身边的朋友心态平和了,孩子快乐了,家长幸福了。大家一致认为:人生路漫漫,绝不是提前学习就能快人一步,最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本领。大家相互提醒:人生是一段长跑,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放平心态,快乐成长,幸福生活。
二、始终提升综合水平,养育综合素质高的孩子
“双减”以后,现有的作业布置更加合理,如何利用好空余时间,是摆在家长面前的重要问题。“双减”不是停止学习,而是合理学习,减的是学习负担,加的是家庭幸福。晚饭后,我们会督促孩子下楼和同龄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跳绳、拍球、捉迷藏,你追我赶,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运动结束后,孩子会拿出她心爱的《米小圈上学记》,自己先磕磕巴巴的读一遍,我们再讲一遍。有时候,她会突然说出几个出乎我们意料的成语,自己创作一篇幽默风趣的故事,逗得我们开怀大笑,这都是阅读的功劳。重拾体育和阅读,是“双减”政策给我们的“福利”,坚持锻炼、坚持阅读,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双减”以后,亲子关系更和谐,父母和孩子幸福感“双加”。我们时常提醒自己:只会学习的孩子,无法适应社会,只有综合素质高的孩子,未来才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三、始终常怀感恩之心,养育身心健康的孩子
我和孩子父亲是双职工,双方老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帮我们带孩子。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我听小学家长说每天上午十点多、下午三四点就放学了,一天四次接送,我曾经焦虑的无法入睡。幸运的是,孩子赶上了“双减”,中午可以在学校吃饭,下午放学可以参加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让我们可以安心工作。学校利用现有的条件,尽最大努力为我们提供延时服务。老师牺牲她们的休息时间,尽最大能力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心怀感恩,将让我们培养出感恩的孩子,也将督促我们更加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的掌中宝。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感谢“双减”政策,它督促我们放平心态,提升水平,做合格父母,还孩子幸福童年,奠定孩子一生快乐基础。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8
有幸听了专家的讲座,可以说给家长们解了燃眉之急,也给迷茫的家长们指明了方向。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为家长的我也是充满了焦虑和疑惑,焦虑的是少了补课渠道,孩子要怎么巩固学科知识?疑惑的是,作业少了,孩子回家后干什么?看了讲座后,我彻彻底底地明白了:再好的学校和老师,再多的补课与培训,都替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双减”,不减父母的责任,曾几何时,家长们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放在了学校,交给了老师,殊不知,家长在家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最终决定了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这也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怎么样的孩子”这个道理。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还有陪伴的责任,还有严格管教的义务,更有树立理想的长远之计。
父母之爱子,当为计深远!
“双减”,不减孩子的成长。“双减”减去的是孩子的压力,增加的是孩子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试问,我们要的是一个身体孱弱的学霸,还是要一个健康快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当今的.社会不再是“唯分数论”,更不是当初挤“独木桥”的时代,我们要的是健健康康、受到全面教育的人。在课余时间,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锻炼身体,阅读书籍,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艺术修养,全面发展。
这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更大的担当!
“双减”,增加家长的角色转变。每天下班后,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辅导孩子成堆作业的烦恼,而是有了更多亲子交融的时光,以往,这是一种奢侈品,如今,这是一种日常中的平常。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借着“双减”的东风,做好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做好陪伴,当好孩子思想的引领者。
作为家长,我们若光明,孩子就不会处在黑暗之中。
总之,“双减”不是减法,家长应有更高的觉悟,做孩子人生成长道路上的进步“加法”。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家庭责任加戏。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1
最近认真听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其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原所长杨雄老师《“双减”后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的讲座对我的启发最大,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孩子未来的家庭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当前家长心态各不相同,开心、焦虑、迷茫、观望,大多还是出于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不到位。
“双减”真正减什么?“双减”政策不是要改变、而是让教育回归本位。义务教育本质不是筛选,而是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让家庭教育回归生活。
“双减”后更加凸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A1时代,家庭教育重要性已超过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是要减轻孩子学业压力,减轻家长养育焦虑。但“双减”决不是一减了之,也不是家长可以完全“躺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双减”政策出台后,有些要减,有些要加;有些要降维,有些则要升维。
作为家长首先要调整自身观念。“双减”后,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大主导思路下,作为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摆脱“功利化、短视化”等违背教育规律、盲目从众的教育行为,赋予家庭教育更具科学理性、更具反思觉察、更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智慧。要认清形势,更多坚持“长期主义”价值取向,才能降低内卷、减轻焦虑。
其次,要重视对孩子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心理教育。孩子本身对于一些潜在的`诱惑和外界环境的风险缺乏判断和抵抗力,出现了一些令人诧异的做法,在这些错误三观的引导下,长大成人后是可悲的。为了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要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风险管理,提升隐私保护、心理弹性,加强生命教育,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作为家长要和学校配合好,融入家校社三位一体协同一致、密切配合的教育生态圈,千万不要把人生看成是一场又一场锦标赛,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不应该用“竞争”思维去对待人生。在AI时代,帮助孩子掌握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不仅仅要下载知识,更要迁移知识和综合应用知识,深入社会实践,才能让孩子真正成长为符合未来社会的需要的人才。
最后,在家庭教育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高质量的陪伴不意味着在接送孩子上课、陪听课、辅导作业上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真正关注子女内心成长的沟通和交流才是最有价值的投入,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永远不浪费。
作为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和共情孩子每天的情绪感受,围绕他遇到的困惑进行开放性讨论,支持他通过反思去尝试解决问题,给予孩子被尊重、被关爱、被接纳、被鼓励的感受,帮助孩子内心坚定自信,才能快乐成长。
双减政策刚开始,但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新时代的家长,也会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家庭教育策略,配合好学校教育,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7
有幸听了专家的讲座,可以说给家长们解了燃眉之急,也给迷茫的家长们指明了方向。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为家长的我也是充满了焦虑和疑惑,焦虑的是少了补课渠道,孩子要怎么巩固学科知识?疑惑的是,作业少了,孩子回家后干什么?看了讲座后,我彻彻底底地明白了:再好的学校和老师,再多的补课与培训,都替代不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双减”,不减父母的责任,曾几何时,家长们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放到了学校,交给了老师,殊不知,家长在家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才最终决定了孩子会成为怎样的人,这也是:“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有怎么样的孩子”这个道理。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给予孩子丰富的物质,还有陪伴的责任,还有严格管教的义务,更有树立理想的长远之计。
父母之爱子,当为计深远!
“双减”,不减孩子的成长。“双减”减去的是孩子的压力,增多的是孩子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试问,我们要的是一个身体孱弱的学霸,还是要一个健康快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新人?当今的社会不再是“唯分数论”,更不是当初挤“独木桥”的时代,我们要的是健健康康、受到全面教育的人。在课余时间,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锻炼身体,阅读书籍,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艺术修养,全面发展。
这需要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更大的担当!
“双减”,增多家长的角色转变。每天下班后,我们面对的不再是辅导孩子成堆作业的烦恼,而是有了更多亲子交融的时光,以往,这是一种奢侈品,如今,这是一种日常中的平常。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借着“双减”的东风,做好孩子好习惯的养成,做好陪伴,当好孩子思想的引领者。
作为家长,我们若光明,孩子就不会处在黑暗中。
总之,“双减”不是减法,家长应有更高的觉悟,做孩子人生成长道路上的进步“加法”。
让大家一起努力,为家庭责任加戏。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6
听了焦雪景老师的话,我深深的体会到,要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虽说现在有课后延迟服务,但是下班后就要全心全意照顾好孩子了。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家长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处事方式都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底色。家长要重视学习型建设,陪孩子一起解锁生活技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参加到家庭建设中来,让孩子感觉到整个家庭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力量。要善于学习,不断学习,言传身教,让学习能力在生活中落地生根。
在上课如何集中注意力方法有很多,如焦老师讲的舒尔特方格法感觉是真的很不错,我们家长平时也要多鼓励孩子,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时,要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以后我们家长要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呢?听了焦老师给大家的分享以后,让我们家长也深深地体会到,首先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陪读、表演、提问来培养我们孩子的阅读能力。当我们家长前期在这方面做到位了,孩子就容易进到书的海洋当中,一个爱上读书的孩子,他的未来一定差不到哪里去。感觉焦老师讲的方法是真的不错的。
总之,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的重复结果,贵在持之以恒。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讲故事是每个家长的天职。而将来有一天,孩子会捧起以前由家长捧着的书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边陪伴了。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3
9月17日,市人社局妇工委组织局系统女干部职工开展“双减”政策下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
此次讲座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基础心理学硕士、HMI美式催眠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唐影锋老师授课。唐老师从实施“双减”政策后环境改变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入手,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采用互动形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就家庭教育进行了讲解。
大家纷纷表示,“双减”不减责任,不减成长,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阵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这样的讲座很及时,有助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1
今天晚上和孩子一起观看了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省教育厅刘林亚巡视员讲的第一讲:“双减”政策解读,感触颇深。
在我看来,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不求他成龙成凤,只求他平安喜乐,心地善良,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将来能有安身立命之本便足矣。成绩只是外界衡量孩子的一种标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根本标准,家长不能因为成绩不理想便全盘否定孩子的发展可能性。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我从来没有给孩子报过课外培训班,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教育资金支出,也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孩子所在的'班级,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及时进行孩子在校情况反馈,还会不定期家访,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联系,使家校合作更好地培养孩子。
家长要明白,家长和学校都要对孩子的教育负起相应的责任,不能因为孩子是学生就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和老师。诚然,学校老师在学生成长教育方面接受过专业培训,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家长也应终身学习,在工作之余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情况,尤其是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孩子的学习压力减轻,我们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读书,去公园锻炼身体,或者学习新技能,这个学期我的孩子就学会了骑自行车,孩子能够从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我相信,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孩子会有更幸福的童年,更美好的未来!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就是生活教育。”“家长帮助孩子掌握方法,远比掌握信息和知识本身来得重要。”观看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原所长杨雄的讲座《“双减”后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后,我对这两句话感悟至深。尤其是后一句,好比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国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曾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社会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他的教育思想核心,就是还给孩子学习的自主权,使孩子自觉、主动地学。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所以,这些告诉我们教育要教给孩子掌握方法,要让孩子学会靠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终身受用。毕竟家长陪不了孩子一辈子,要学会放手。
今年7月,国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出台了“双减”政策,简单来说,一是减轻作业负担,二是减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曾引发热议,有人说“双减”后家庭教育更重要了。其实,无论有无“双减”政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可被替代的。正如杨雄老师说的“即便不是‘双减’,在新时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至少与学校教育是可以相提并论的”。
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长引导得利,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平等沟通,那么,孩子会听取家长的建议,互相学习,互相进步。
杨雄老师讲的生活教育是一个广义概念,即养成教育,要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进入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能够掌握一门生存的技巧,适应社会、尊重生命。事实上,我越来越意识到,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根源其实在于学习习惯和自律。
与知识量的增加相比,习惯的.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甚至是缓慢的,但它的影响是长期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说,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其以后的人生之路会有很大帮助。
总之,“双减”之下,让教育回归本位和初心,家校各司其位,各有分工。对家庭教育而言,家长要减少“内卷”、减轻焦虑,增加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培养其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关注其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应抓立德树人,不光是育分,还有育人,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10
今天,作为幼儿园中班孩子的家长,在线上收听了由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工委举办的“河南省推进‘双减’政策落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中刘林亚巡视员的讲座,深入的了解到了“双减”是什么、对孩子、对家长、对学校的影响又有哪些,而作为家长,应该在“双减”政策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值得我深思。
经过视频的学习,了解到其实我们家长原来存在一个普遍的误区就是——把“促进孩子学习”当成“家庭教育”的核心。
在这样的认知下,家长只要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是学什么知识,报什么班,参加什么考试。家长的身份变成“学习监督员”或者“助教”,有的家长甚至还成为“老师”,和孩子的相处都围绕着学习进行。看似和孩子的.互动不少,但基本上都是在讨论和督促学习。
殊不知,“促进孩子学习”只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如果没有搞清楚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会错过孩子宝贵的成长期,造成失误和留下遗憾。
经过对刘林亚巡视员讲座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成为一个能在社会上独立、保持身心健康、体会到幸福的人。
如果这个根基缺失,知识和技能就会成为不稳固的空中楼阁。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解读世界。而家庭教育的形式也绝不是上课教学,而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潜移默化。
最后,我想说:“双减”之后,成绩将不再是判断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等待他们的是另一条全新跑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多来自家庭、社会。我很期待看到更多卓越的孩子涌现出来:他们不仅好学乐思,还拥有阳光的心态、强大的审美力!从这一刻起,我将和孩子一起努力奔赴这美好的未来了。
双减家庭教育观后感13
今年下半年,“双减”成了热词。学校作业少了,学科类补习班没了,学习的主动权回到学生手中,毋庸置疑,这是件大好事,但对于作为父母的我们来说,减负不意味着减责,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的能力,管理和督促孩子的建康成长,仍是家长必须承担的责任。那家长该如何提高教养孩子的能力呢?今天听了焦雪景老师的视频课,感觉大受启发。
“双减”政策重点不在减,而是背后的增:增加孩子的内驱力和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注意力则是学习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焦老师从根本上分析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四个原因,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帮助家长缓解了在家教育孩子方法不得当所带来的焦虑。
除去直观的方法介绍,我对于焦老师直面问题根源,抓住解决问题关键的方法十分钦佩。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想到的是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源然后解决问题,而不是针对问题表象,简单的训斥管教了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会有他自己独特的性格与特点,从问题表象出发,追根溯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将系统的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这应该是我们作为家长,在对孩子的督促管理中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
焦老师在今天的讲座中还提到了孩子自主阅读的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焦老师提出了阅读三个原则:
1、让孩子对读书有一个美好的感觉。2、形成家庭读书的氛围。3、读书的.形式多样化,让孩子有兴趣。
作为一名五年级孩子的妈妈,我一向对孩子的阅读持大力支持态度,但是今天焦老师强调的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作为家长,习惯于用成人的眼光去限定孩子阅读的范围,哪些该读,哪些读了对学习有帮助。过于功利现实的阅读框架反而让孩子失去了阅读美好的感觉,影响了孩子阅读的兴趣。而且总是以孩子大了为理由,不再与孩子共读,失去了很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们有了大把的时间阅读。我们作为家长,也要定期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又增进了自然的亲子交流。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情节,借此机会帮助孩子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三观,一举三得。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也对家庭教育,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焦老师的话讲,这就要求做家长要懂教育,要了解教育的规律,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有办法,不慌乱,做好孩子的定海神针,孩子才能有力量去提高自己。我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提高教养孩子的能力,才能真正地让自己和孩子一起感受到“双减”政策带来的真正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