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作文篇1

我的弟弟是个电视迷,还是《猪猪侠》、《熊出没》的电视迷,怎么个说法呢?让我说说吧!

有好看的都看。不管中午或晚上也是这样的。

不管是ㄍ熊出没》还是猪猪侠,只要是动画片,不管是看过还是没看过,他都要看,有的时候连在梦里咯咯咯的笑个不停记得有一次我把电视转到别台,他就哭个不停,弄得我们全家人都拿他没办法,最后只好让他看,可是有的`时候看他学着电视里面的动作有模有样,嘴里学着他们说的话,我们又觉得很好笑。还记得有一次,妈妈要看别的台,他还说着大人的话,赶紧去干活,让我看,我要看,还跟妈妈争来着等等。

这就是我的弟弟,电视迷弟弟,你们觉得呢?

看过还是没看过,他都要看,有的时候连在梦里咯咯咯的笑个不停记得有一次我把电视转到别台,他就哭个不停,弄得我们全家人都拿他没办法,最后只好让他看,可是有的时候看他学着电视里面的动作有模有样,嘴里学着他们说的话,我们又觉得很好笑。还记得有一次,妈妈要看别的台,他还说着大人的话,赶紧去干活,让我看,我要看,还跟妈妈争来着等等

这就是我的弟弟,电视迷弟弟,你们觉得呢?

人物的作文篇2

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对人物的正确评价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掌握高度概括的行文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交流人物的雅号,进入教学情境。

2、师生共同讲名著中人物中的故事,体验方法。

3、领悟提出的作文方法,说别称后的故事。

4、运用所学的方法完成习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乐观与豁达的品格,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明白别称是突出人物性格、技艺、品行特点。

课前准备:

课件、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破冰导入

我说昵称你猜人物,激发兴趣,让学生处于轻松愉悦的表达状态。

教师说文学名著中的人物的绰号与别称,让学生说对应的人物的.名字。

二、习作指导

1、说原委,体验方法。

师评价:能猜出这么多名著中的人物,真的很厉害!老师再增加难度,你们知道这些名著中的人物为什么会得到这个绰号或者别称吗?学生发言,老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名著中的人物故事来更形象地说明绰号或别称。

2、赏名著,明方法

教师引导:教师以《西游记》为例,先抓特点,再说故事,来分别分析人物,让学生明确点评人物的基本方法。

3、再拓展,找思路

教师让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其它名著中的感兴趣的人物。根据你事先准备的调查表,运用上面的方法描述,扎实写点评人物的方法。

4、说写法,成板书

教师总结点评人物的习作框架写法,归纳板书。

5、展开头,亮结尾

教师给学生范例开头与结尾,同时也开拓学生的思维。

三、布置习作

打开书,读读习作要求,再次审作文要求。

快乐级:点评《西游记》中人物,用课上老师讲思路与开头结尾。

调整级:点评课上同学提的其它四大名著中人物,沿用老师讲的开头与结尾。

快乐级:点评其它中外名著中的典型人物,自由发挥,不用课上老师提供的开头结尾。

人物的作文篇3

奶奶已经年过七旬了,满头半黑半白的头发,额头上有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它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奶奶虽然年龄很大,但身子还是很硬朗,天天忙里忙外,总不呆着。

奶奶有很多孙儿孙女,最疼爱,最喜欢的孩子当然是我了。有什么好的东西,什么好事都要给我留着,不管什么事都宠着我。

人物的作文篇4

上午十点半,快近中午了,炎热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以前吵吵闹闹的小猫小狗都不见了踪影,只有一只守门的本地狗趴在树阴下,不停地吐着舌头,我准备到小区旁边的饭店里烧几个小菜,拿回家吃。刚走出家门口,一股热气迎面而来,不一会,全身就湿透了,汗流浃背。树叶耷拉着,失去了往日的生机,空气中没有一丝风,知了拼命地叫着,小区门口的马路上以前车水马龙,是菜农们的风水宝地,各式各样的菜琳琅满目。可如今却失去了喧闹声,马路上空无一人,偶偶有一辆奔驰轿车从马路上飞驰而过,整个地球就像蒸笼一样。

这时,我看见一个戴着草帽的老爷爷站在树阴底下,古铜色的脸上,刻上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从他那饱经沧桑的面孔上,我仿佛看到了他在田里辛勤劳作的情景。四下热得很,老爷爷用他那粗糙的'手,擦着汗,实在热的不行了,老农摘下草帽,当扇子扇了起来,花白的头发露了出来。他面前摆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上面放着许多新鲜的蔬菜:番茄、冬瓜,瞧!这青菜上还滚动着几颗露珠呢!

等了半天,一个顾客也没有,他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干脆放下草帽,一只脚架在三轮车上,手往口袋里一翻,掏出一包香烟来。“啪”的点着了火,悠闲地抽了起来。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太太走来,一手撑着伞,一手搂着小孙子。他知道生意来了,便招呼到:“老大娘,快来看看,多么好的青菜啊!”老太太停下了脚步,端详起来,挑剔地问道:“你这菜是批发的,还是自家种的?”老爷爷老实地回答:“自家种的吃不完,来城里卖卖看。”老奶奶左翻翻右翻翻,皱起了眉头,说:“你这好象不新鲜嘛!”“新鲜,肯定新鲜!早上刚从地里摘的!你瞧!好多露珠呢!”老爷爷解释道。老太太问:“你这菜多少钱?”老爷爷回答:“我卖一块五,菜场里都卖两块呢!”老太太还想还价:“瞧你这菜,还长虫子呢!没打农药吧”“怎么会打农药呢!这都是种了自个吃,吃不光才来卖的!”他说。老奶奶说:“那就便宜点,一块吧!”“一块怎么行?!我卖一块五已经很便宜了!”“走!孙子!咱不买了!”“算了,一块三怎么样?”“一块二吧!”老爷爷硬着头皮说:“好吧,一块二就一块二!”说着,麻利地从三轮车下面拿出一个塑料袋,把老太太挑中的菜放进去,在秤上称了称,“两块一,算你两块!”老奶奶付了钱满意地走了。老爷爷叹了一口气。

这时,一个青年骑着自行车,在老爷爷面前停了下来,“大爷,你这菜怎么卖?”“一块五一斤。”“啊?这么便宜?我全包了!”老爷爷赶紧拿出塑料袋,全装了进去,称了称:“三块。”年青人一手接过菜,一手从口袋里摸出三个硬币,面带微笑交给了老爷爷。骑着自行车走了。

老爷爷望着年轻人远去的背影,欣慰的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