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

那是一座古城,是“客家首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个令我崇敬的地方——长汀。

刚到长汀,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乘车奔赴古长城。站在城墙下,一抬头便看见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惠吉门。它并没有被岁月冲刷,仍然像几千年前一样散发着金光,那是一道耀眼的光芒,让整个城市都跟着威风起来。

走进城墙仔细一看,你会发现那砖缝中生长着一些湿润的青苔,或夹生一株小小的小蕨,这是年代久远的标志。抬头向上看,后人们挂上的灯笼和彩旗,在微风中晃动着,好像在向我们招手。这可不是一般的彩旗,旗上书写着“唐宋古城”之样的字,这让长城更加霸气,好似一只十分美丽而又凶猛的高原霸主——雪豹,使人不由自主的生起一份敬畏。

告别古长城,我们又来到店头街。是一条古街,里面几乎完整保留着古代的装饰风格,有小吃店、服装店、古玩店,还有酒馆、茶庄,每家店前都挂着大红灯笼和招牌旗。这时若是走进茶庄,泡上一壶好茶,一边欣赏古筝,无疑是一件美事了。

已是午时,此时的街上,可以闻到浓浓的饭香味和酒味,我们随便挑了一家饭店,津津有味的品尝起汀州传统风味菜肴。长汀小吃中,要数泡猪腰、干蒸肉和手工豆腐最好吃,尤其是独具风味的手工豆腐,让我大饱口福。

在长汀,受政府保护的古式居民楼随处可见。比如坐北朝南的“余氏家庙”,大气的“紫云宫祠”,二者皆建于清朝,但风格迥异。“余氏家庙”柴扉窄小,一次只能过一人,屋内结构颇似永定土楼。“紫云宫祠”的门由一块块散木板组成,门开时,可以一次并进三四人,屋内结构简单,显得空间很大,地面由一块块大大小小的.石头铺成。二者差别还真是大,让你看不出他们同属一个朝代。

到最具代表的“丁屋岭”古民居,踏上那由一块块碎石铺成的小路,路过小巷两旁的古民居,仿佛置身在遥远的古代——那些石头小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仿佛都在深情地诉说着古城的往事。小巷两旁的大大小小的屋子大都年代久远,有的屋瓦都长满了草。古老的土墙,坑坑洼洼,个别木头造的屋子已不能住人了。当地人并没有将那些房屋拆了重建,而是能住的就住,不能住的便保留了下来。这是长汀人们对生己养己的古城的一种热爱,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多么可敬啊!

早听说了持续七天七夜的长汀松毛岭战役革命故事,长汀人民在这个战役遗址上建立了一座壮观的纪念碑,纪念我们伟大的革命先辈们。汽车经过松毛岭山路好几个弯,来到了纪念碑前。纪念碑有我们敬爱的池浩田老爷爷提名:“中央苏区松毛岭战役纪念碑”,一旁刻着“军魂”两个大金字,气势磅礴。纪念碑旁,刻有一幅抗击倭寇的画景,战士们身穿破旧棉衣,脚踏旧草鞋,但眼里却散发着金光,誓死杀敌,同仇敌忾的气势感染着我们,让我们也立刻全身充满着凛然正气!

长汀古城,红色小上海,还有那流向远方的客家母亲河——汀江河,仿佛在诉说着长汀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汀古城文化是时间磨灭不了的。我爱长汀!不仅它悠久的历史、特色的建筑和美味的小吃,更因为那是我的故乡,我永远的家。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2

每到星期一升旗时,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就会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无数革命先烈的身影。

记得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曾说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啊,我们鲜艳的五星红旗就是革命烈士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染红的。是他们用鲜血,用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他们虽然身躯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事迹却永垂不朽。

在无数的英雄人物中,我最敬畏的就是少年女英雄刘胡兰。刘胡兰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出生贫苦,却爱憎分明。十三岁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十四岁就当上了区妇女干部。为了抗战的胜利,毫无畏惧的躺在了敌人的铡刀下,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47年春天,毛泽东主席听说刘胡兰的事迹后,感动而心酸的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高度赞扬了这个年纪很小的大英雄。

我们和刘胡兰的年纪差不多,生活在非常优越的环境里,却还感觉不到幸福,抱怨学习辛苦。现在想一想,是多么不应该呀。

我们应该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行,努力学习,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贡献。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词时不时的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是呀!要不是有战士们的英勇奋战,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于是,我们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烈士陵园“看望”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英雄。

一路上,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烈士陵园行进,每个人似乎都带着些许的悲伤,脸上的表情都是那么地严肃,我想:兴许那些英雄们看到了这一幕,也会高兴吧?随着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走动下,烈士陵园,到了。或许,我是说或许,我并不想来到这儿,我不想看到他们的墓碑,我想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已经死了,但是他们死得值得,死得重于泰山,他们对得起党,更对的.起我们老百姓。看着他们的墓碑,我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与日本侵略者在战场上厮杀的情景,血迹斑斑,惨不忍睹,每当想到这些,我对日本人的恨就多一些。默哀开始了!同学们都轻轻地把头低下去,默不吱声,四周死一般地沉寂,就在这时,我似乎又听到了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在战场怒如狂狮,疯狂般地怒吼着,冲向敌人……他们勇敢、他们善良他们不畏生死、他们英勇奋战。他们的好,老百姓们都领略到了;他们在打完胜仗后的欢呼声,我们也感受到了;他们在短暂的失败后,稍稍有些气馁,但很快又恢复了士气,互相鼓劲加油,我们也察觉到了……

他们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得力助手”,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4

九月三日,对于我们中国人民,对于我们世界人民,都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反法西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是啊,回想过去,中国人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但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伟大的革命战士们,为了保卫这片广大的土地,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即使被捕也宁死不屈,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所以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去跟随党的足迹去探索历史。

一、回顾历史

1931年9月18日,日军攻陷了我国东北地区,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便是“九一八”事变。接着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正式打响,从那以后日军便开始肆无忌惮的杀害中国人民,数以万计的人民倒下,大片的鲜血染红土地,场面惨不忍睹。

二、反抗

虽然日本侵占了我国大片土地,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许多人民舍身救国,即使牺牲也在所不惜,不管是共产党也好,国民党也好,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要打鬼子,不管敌人多么强大,我们都要坚定信念,为了保卫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

但是,胜利不是轻易得到的,在这中间有许许多多的英勇顽强的战士为此而牺牲: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吉鸿昌,狼牙山五壮士等等,他们虽然牺牲了,但是他们的`名字却因此流芳百世,被人民视作榜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历经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获胜利,三年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南京蒋家王朝覆灭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没有了!但我们不会忘记,卢沟桥上的烽火,南京城里的白骨,我们更不会忘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平型关百团大战来之不易胜利。

三、爷爷眼中的抗战

我的爷爷就生在那个战争年代,见证了日本鬼子的凶残无道,可憎至极,他常常和我说起那个年代的故事: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冬天没有棉衣穿,每天吃着同一样食物,棒子面,然后各种炖白菜,炒白菜,拌白菜……而且有时炮弹也会落到附近,百姓们的生活不得安宁。那一次,鬼子来到了威海羊亭附近,把那里一个村的人全杀光了,血流成河……爷爷说,他至今都不会忘记日军犯下的罪行,那些鲜红的回忆时不时的跳出来警示着他!

因为那个时候爷爷小,并没能参加抗日战争,但是长大后想为祖国出一份力,于是参加了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站在战场上,他也害怕过,但是一想到朝鲜人民那个感激的眼神,便立马有了动力和信心,在战场上挥洒着汗与血……那场战争以后,爷爷回到了平凡的岗位上,但有时往事就在眼前跳动着。

如今,战争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我们现在的社会安定又和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武器,新科技出现,这些科学家有时间致力研究与科技,结根归低还是因为和平,所以我们要维护这个和平社会,同时要铭记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惨痛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5

冯玉祥,一个铁骨铮铮的名字!从滦州起义,到北京政变,再到反蒋战争。他一路走来,哪里没有洒下他的汗水?冯玉祥,这位忠诚的爱国者,踏浪而归,却魂断黑海。他,伟大的爱国将军背后,却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冯玉祥出身贫寒,而他的父母却在他年幼时染上了鸦片,而且屡戒屡犯,对于冯玉祥来说,“鸦片”一词,这是个多么可恶的`字眼啊!

可是,冯玉祥并没有抱怨,而是以他那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他本不该扛起的一切。为了养家,他就要找农活干,年幼的他,为了家里,就要去干活,这是多么痛苦啊。但对冯玉祥来说,贫困或许是一剂良药,让他知道生活艰苦,学会坚强。哪怕是幼年时的痛苦生活,长大后的他却没有被这给影响。他反而喜欢上了读书。深爱读书的他,晚上也不忘读书。

而在当士兵时,他晚上读书时害怕会给别人带来不便,于是他便找来一个箱子,在看书时把头伸进箱子里,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起了书。这不正就是,古有凿壁偷光,今有“暗箱”惜时吗?在他担任旅长时,每天早上必须学习两小时,学习时,他避免学习时被打扰,在门上挂上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冯玉祥死了”,然而在学习完后,牌上的字改成了“冯玉祥活了”。1981年,在这个时期,全国人民正掀起抵制日货的高潮,常德有一家专售日货的商店,一些学生天天在这家商店门前发表演讲,让人们不去购买日货。商店的商人告诉了日本留民会会长高桥新二,于是高桥新二告诉了冯玉祥,要求冯玉祥保护这家商店,冯玉祥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围住了那家商店,害得一些正准备购买日货的人连忙逃走。高桥新二对冯玉祥的做法十分不满,于是找来了冯玉祥,要求冯玉祥撤回哪些军队,而冯玉祥说:“我们中国人最恨不守信用的人了,既然我们答应了要保护,就要保护到底,决不能失信!”高桥新二没有办法,只好就此罢手。过不久,那家商店因为生意萧条而关门大吉了。他,尝尽人间酸甜苦辣,就是这样的磨练,练就了他刚毅的性格;他,对知识无比渴望,对生命无比珍惜;他,顺水推舟爱国家,有节、有理地进行反抗。他,冯玉祥,一个足以让历史铭记的名字,让我们时刻记住他——伟大的爱国者,冯玉祥!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6

又一个清明节,又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今天,我们去了烈士陵园,寻访红色足迹,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漯河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前,举行以清明“祭英烈、诵经典”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我们一进入展厅,就看到了许许多多为祖国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烈士遗像,他们是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读着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仿佛真的进入了那硝烟滚滚的炮火连天的岁月。我又想到了永远躺在国土之下的英雄们,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美好的生活。

站在烈士墓碑前,同学们向烈士致敬……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

面对你们,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你们的辉煌业绩,将深深地刻在史记上!你们的英名将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存!我们敬慕你们,无私奉献的英雄!我们要向英雄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并化为一种力量和行动,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建设伟大的祖国!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7

说到红楼,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红楼梦》,关于红学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多少朝多少代从未间断!但今天,我们所接触的红楼,是位于南陵县原城关一小旧址内的一所革命历史陈列馆。9月30日烈士纪念日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体队员怀着激动的心情,共同参观了爱国教育基地——南陵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来到场地附近,一幢醒目的红色建筑映入眼帘,使我瞬间激情澎湃。我们举着国旗,追随着历史的轨迹,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有秩序地参观着。

场馆主要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的主题是《薪火相传,风雷激荡》,讲述的是五四运动到土地改革时期的革命事迹;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烽火连天,抗日救亡》,记录的是全民抗战时期军民一心,奋勇抗敌的历史;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浴火重生,南陵解放》,描绘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场景。场馆内摆放着锈迹斑斑的抵抗反动统治的大刀,墙上张贴着斑驳陈旧的新闻报纸……凝望着这些斑驳的老物件,我也仿佛置身于那个峥嵘岁月里,穿梭到了时光的崇山峻岭。

参观结束后,走出红楼,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齐声朗诵《少年说中国说(节选)》。“故今日之责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的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洗礼和震撼。无数英烈钢铁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挠、置生死于外的精神,时刻教育和激励着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要继承和学习先辈的崇高精神,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8

今年的暑假,我来到了拥有“十里惊天河,千年古村落”美誉的沂蒙人家,去找寻革命前辈的熟悉足迹,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沂蒙人家我看见了蒙山县县委的旧址和肖华故居等。我在蒙山县县委的旧址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奋斗的地方——几间矮小的草房子又暗又潮,下午根本看不清屋子里什么样。

肖华爷爷的故居非常简陋。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就是这间小屋的.全部家当。那张小床还不到一米五十厘米。可以想象肖华爷爷在多少个夜晚,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在蒙山县县委外有一个学堂,也不能说是学堂,它由三根石柱组成,两短一长,一共四十多个吧。那是他们上学、开会的地方。共产党领导人就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在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革命前辈们在战场上,在后方同仇敌忾的场景。我决定为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好好学习争取,做好祖国的接班人,长大后加入共产党,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受欺凌!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9

漫漫征途,红军战士们奋勇激战的枪鸣声回响在耳畔。红军战士们坚定有力的歌声倒放过脑海。一场场战斗,一次次浴血奋战,换来的一切对他们来说,很值,因为他们看到了,看到了现在,现在的我们,幸福的我们。就让我们回忆一下,那英勇的战士走过的每一个足迹。

毛主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想必大家一定都知道。其中五岭也就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和乌蒙山一样都是红军战士走过的路,而他们凯旋胜利的画面也历历在目。1936年2月底,红军那时进入乌蒙山区,被敌人重兵包围,情况十分紧急。这时贺龙等革命先辈等采取疑兵之计,布置稻草人与阵地前沿,并在树林中遍插红旗,让敌人认为红军主力还在原地,然后果断从敌人中间穿插出去。等到敌人占领了红军的阵地,才知道中了空城计。直到3月28日,红军乌蒙山战役胜利结束。

大家还记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烈士吧。小小年纪的她却有着坚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祖国,即便严刑拷打下,她依旧一声不吭,宁死不屈,不向敌人透露一点儿秘密。最后从容地在铡刀下就义。她用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了壮烈的诗篇,她,是我们的榜样!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望着那由烈士们鲜血织成的红旗,使我感慨万分,那不就是烈士们的红色足迹吗!沿着这条红色足迹,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一定会朝着美好的未来,昂首阔步,砥砺前行。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0

我的老家在社旗县城东南方向的苗店镇。紧挨着苗店镇的大苗庄村,有一处红色教育基地——唐北地下交通站,上周爸爸带我去参观唐北地下交通站,亲身感受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地下党员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英勇顽强的斗争情况。

唐北地下交通站位于社旗县苗店镇西南三里左右的大苗庄村,二十世纪初属于唐河、泌阳、方城、南阳四不管地带,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交通站旧址主人苗清发在村里颇有威信,他贫农出身,勤劳勇敢,尚义仁爱。苗清发受共产党地下党领导的指示,以伪保长的身份做掩护,他家作为中共地下党的秘密接触点,成为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

这个地下交通站在战争年代做过很大的贡献,听负责人介绍,1934年春,红25军要经过苗店,苗清发与乡亲们筹集了许多粮食和馒头,为红军及时补充了给养。

这个地下交通站,掩护过不少从这里经过的`革命者,中共地方党组织的许多革命者都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1938年11月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率领17人从延安出发经南阳前往河南省确山县竹沟时,也路过并在这里休整一天。这个情节在电视剧《共产党人刘少奇》里都有叙述。

目前,中共唐北地下交通站旧址已被列为社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旗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旗县党史教育基地。

我们一边参观浏览资料,一边听村里的熟悉情况的大爷细致的讲解,内心非常感动,在那么艰苦的年代,那些地下党员冒着生命危险,冒着别人的误解,默默的为革命工作,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追寻红色足迹,感受红色精神,在我幼小的心里,也深深地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铭记先烈,不忘初心,更加明白今天的美好日子是多少革命先烈换来的。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发奋努力,牢记使命,为祖国的更加强大而努力!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1

看着现在新中国的繁荣富强,谁能想到在这过去的历史?多少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多少英雄烈士英勇杀敌保卫祖国。他们用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党的热情,谱写了一曲红色之歌。

那一天,风和日丽。我来到了庐山。庐山曾是革命根据地。除了抗战的几年,蒋介石每年夏天都会来庐山乘凉,还在庐山创办了一个军官教导团,参加了红军的五次围剿,最后导致了红军的北上。毛泽东也曾居住在庐山。

伴着明媚的阳光,踏着愉快的步伐,沿着红军走过的路线,我们走上了庐山。我们首先来到了毛泽东故居,两旁挺立着青翠的树木,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所居住过的地方,那空气中总让人感觉飘荡着一种革命历史的气味。我感受到了毛泽东主席那爱国忧民的情怀。伟大而领导人民走向新中国发展的毛泽东主席一生都在用诗词来抒发他对革命,对党,对世界万物的情怀。

倾听着远处瀑布的流水声,我们来到了庐山瀑布,果然如同古代诗人李白所赞颂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只见一条银河般的瀑布飞流直下,宏伟壮观。瀑布高挂,流水奔腾。那奔腾的流水声,就像革命先驱那永不磨灭的壮心,为了国家可以献出一切的决心。如果没有那些革命先烈,没有那些英雄烈士,又怎么会有今天这美好和平的生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

庐山,到处是高耸入云的峭壁,到处是清澈见底的池水,到处是革命历史文化的`气息。我们结束了这次寻访红色足迹的旅行。

国歌响起,国旗缓缓上升,在空中飘荡,这是用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五星红旗。中国日益强大起来,没有烈士的光荣牺牲,没有主席的伟大领导,就没有如今的和谐社会。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人民服务,做个好公民。同样也不要忘了中国过去的荣与耻。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2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了碧沙岗公园,刚到公园门口就看到大门口的两边有“碧血丹心,血染黄沙”的横匾。怪不得叫碧沙岗呢!

进了碧沙岗公园,公园的左边有很多小孩玩的设备,又一直往前走,看到了一个矗立在公园中心的纪念碑,上面写着“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这是冯玉祥将军为了纪念北伐革命军烈士,而立的一块石碑,上面还有很多将士带着枪,吹着冲锋号,冲锋陷阵的模样。再往前走,又看到两个亭子,亭子里也有两块石碑。上面的大意是“在北伐的时候,各大军阀相互混战,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冯玉祥将军响应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力求能够统一中国,结束混战……再往南走陈列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英烈谱。是很多中国建立之后,很多人的.英雄事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女警官任长霞他为了铲除登封的黑恶势力,在一次办案中不幸遭遇车祸,牺牲时年仅40多岁。还有很多英雄,如焦裕禄。等等,他们为了人民的事业,不怕苦难,为了人民的幸福奋斗终身,他们是时代的楷模,我们学习的榜样!

碧沙岗公园如今柳树茵茵,花团簇簇,人们在那里幸福的玩耍,休闲。我们要牢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革命烈士和前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学习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无私忘我的精神。我们还要好好学习,争取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为了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贡献我们一生的力量!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3

也许是延安的景色太迷人,大半年时间过去了,去年去延安旅游时的情景仍时常呈现在脑海里;也许是延安的名气太大了,她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至今都难以让我忘怀。

延安,一座闻名遐迩却不张扬的城市,当你走进她的怀抱就会被浓浓的红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所深深吸引和感染。这里不仅是抗日、抗战时期重要的根据地,更重要的是这里宣扬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

宝塔山,是因宝塔而命名。相传,这座宝塔是范仲淹时代为抵御外敌而修建的。从宝塔的建筑风格和沧桑岁月留下的痕迹,人们也能大概判断出她的年代来。宝塔山,虽然不高,但十分陡峭,需要弯腰才能上去。攀爬中,需要步步走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否则就有可能摔倒。登山山顶,美景尽收眼底,登山的'惊险和疲劳尽消,一阵微风吹过,真是舒畅无比。

延河就像延安一样朴实,但她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甚至可以称之为作用巨大。望着河里流动的水,万亩良田。无意中想起《陋室铭》中的一句话,可以来说她的意义,那就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十送红军》这首陕北民歌,唱出了人民群众与军队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歌声嘹亮动听。

为了全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奉献了十几年,在后方为前线输送了多少兵员、粮草;延安的灵魂就是奋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延安精神深刻内涵。正是凭借着一股敢与天斗与地斗的胆识,开创了一番盛世伟业,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她是一个革命圣地,是一个生态城市,更是一个幸福城市。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4

自从学习了优秀党员沈福才的先进事迹,我对他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般涌入心中。

今天是农历12月25日,虽然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但是这仍阻挡不了我和秦宁馨去采访沈福才爷爷喜悦的心情。下午,我俩来到一个修车铺门前,看到一位老爷爷正冒着大雪,用那双冻得通红的双手装链条,他个子矮矮的,长着一头花白的头发,黑红色的脸上爬满了皱纹,一双小小的眼睛流露出和蔼善良的目光,耳朵上长满了冻疮,双手也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身上穿着一件早已洗得褪了色的棉袄。这位就是貌不惊人的沈爷爷。

当沈爷爷知道我们去采访他之后,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让我们随意参观他的修车铺,一走进店铺,我不免有些失望,因为它没有想象中那么有气派,相反看上去很简陋,铺子只有八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东西多得都快容不下了:里面有不计其数的大小轮胎,螺丝、筐子……角落里,一张破旧的柜子上面放着一台老式的电视机。我发现电视机后面的墙上挂着两张金光闪闪的奖状,桌子上也放着两张,有了这些荣誉的映衬,原本很破旧的'小铺子,在我眼中一下子比那些高楼大厦更加闪耀。

接着我来到沈爷爷的身边说:“爷爷,请问您是怎样当一名优秀党员的?”爷爷一边认真地修车,一边笑着说:“我是尽我自己的力量为老年人服务。”简单的一句话,使我顿时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我又问:“那您义务修车修了多少年了?”爷爷说:“大约有十多年了吧!”天呐!我惊呆了,爷爷十几年一如既往为老人们服务,看来他是用满腔的热血全心全意地为老人们义务修车,评为优秀党员是当之无愧的。

看沈爷爷手脚利索的帮一位奶奶换上了崭新的轮胎,不到二十分钟,那位奶奶又骑上她心爱的三轮车了。沈爷爷望着奶奶远去的背影,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觉得他变美了,变得更加高大了。雪仍然在飞舞着,好像在为爷爷歌唱,又仿佛在赞美他。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有沈爷爷助人为乐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爷爷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5

今天,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好天气,我们来到了徂徕山游玩,山青水秀,景色美极了!忽然,一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展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原来是徂徕山起义纪念碑。这个纪念碑它是1987年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建的高23米的纪念碑,徐向前题写“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武中奇题写隶书碑文。

看着这座碑,让我心潮澎湃,想起当年的徂徕山起义!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组织发动泰安、新泰、莱芜、泗水等地群众和平津沦陷区的流亡学生,在此誓师,宣布抗日武装起义,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洪涛任队长,赵杰任副队长,黎玉任政治委员。队伍以徂徕山为根据地,转战于鲁中南地区,经过短期训练后,1月中旬,部队下山,沿泰安的茅茨、良庄向新泰进发。途中,得知敌人要从大汶口去新泰便决定伏击敌人以打击敌人、锻炼部队。部队从二、三中队中挑选了部分精干人员和武器,由赵杰、封振武率领,26日拂晓隐蔽进入设伏阵地寺岭村。下午15时,日军的`一支马车运输队由大汶口方向进入了伏击圈。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战士们向敌人猛烈开火,排子枪、手榴弹,打得敌人人仰马翻,打响了四支队抗日的第一枪。但是战斗中,三中队班长杨桂芳在抽出大刀要冲上去砍鬼子机枪时不幸被敌人的枪弹击中胸口儿壮烈牺牲,成为四支队创建以来的第一位烈士。

徂徕山起义是山东省委直接发动领导的一次起义,发挥了山东抗战的源头作用、山东抗日队伍的种子作用,在山东首次打出了八路军的旗号,打响了山东省委独立领导山东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山东省党组织独立自主领导抗战的序幕。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到一九三八年六月间,全省共爆发了十余起较有影响力的抗日武装起义,而泰安地区这两场起义为今后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看着长埋在大山里的这些英雄,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一些真的是来之不易,是先烈们为国捐躯,不怕牺牲,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要为祖国做出贡献,做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寻访红色足迹作文篇16

这个暑假,我来到了陕西西安的西安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开放,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37万余件五祀卫鼎。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漆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

唐墓壁画馆收藏了近20座唐墓的壁画,总藏量约1000平方米。我国历代墓葬壁画,不论是出土数量还是艺术价值,首推唐墓,主要集中在唐都长安周围。由于墓室壁画采取从墓室中将厚度0.5cm-1cm的画面揭取下来加以保存的异地保存形式,为妥善保护这批壁画真迹,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建馆同时修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壁画观摩库,对壁画进行收藏、保管,同时便于研究和对外开放。唐墓壁画真品展每周部分时间对外开放。可观赏国宝级和一级品壁画十余幅,其中主要有章怀太子墓出土的马球图、狩猎出行图、客使图、懿德太子墓出土的阙楼图、仪仗图、宫女图等。

通过这次参加的旅游活动,让我真真切切的了解到了许多历史文化,参观了西安历史博物馆,更是让我对历史的认识上升了一个等级,我先前对历史只是认识了一个片面,没有得到精华,从今以后,我对历史甚至是学习更要认真,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让我们每一个参观的同学怀着对中国璀璨文化历史的感受和理解更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于学习和实践,继续革命前辈们奋斗终身的事业,积极发挥现代大学生团员的特色,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