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_750字篇1

我想回家。可永远都回不去了。

——题记

到不了的时间叫“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叫“家乡”。我日日夜夜都想回家,可是我永远都回不去了。

在我的脑海中,时常浮现一幅画面:班驳粗糙的石头墙边有一块长长的石块,石块下面垫着一些不规则的乱石,旁边长满了杂草,嫩嫩绿绿的。青石板上坐着一个老婆婆,在婆婆对面半蹲着一个扎着小羊角,托着圆圆的红红的小脸的女孩。而这位老人就是我年迈的外婆,当然,这个小女孩就是年幼的我。而今,这座石头墙被拆了,斑驳的古墙消失匿迹了。从此,我失去了我的第一个家,我也永远都回不了家了。

弯弯的月牙儿倒影在如银镜般的池水里。而此时,我总是依在外婆温暖的怀里听外婆讲一个个让我害怕又惊奇的鬼故事:从前,一个小女孩的门前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棕树,棕树上面住了一只鬼……每当听到害怕的地方,我都会往外婆怀里钻一点点,再钻进去一点点,然后又要求外婆继续讲,直到迷迷糊糊睡着了。

而如今,记忆中的家不在了,石头墙也被拆了,石板凳也不知去何处了,美丽婉约的小水池也不再从我儿时的门前经过了。取而代之的是“豆面厂”。工业文明的步子迈大了,工业的身影压跨了古老的恬静的那个“家”。

家,曾经属于我的那个家的身影已经无法再去寻找;家,曾经属于我的.那个家我只能在记忆中寻觅;家,曾经属于我的家,我再也回不去了……

工业文明的步伐加快,但在此同时,请求您照顾一下过去的一切。不要踩扁无辜,不要撞坏古韵的石墙,不要碾死脚下的小草小花们,不要摧毁了虽然并不发达却有着古朴的风韵,恬静的气息,清水出芙蓉的气质,天然无雕饰的“家”。

青石板上,远去的脚步;细雨中,那把油纸伞的美丽;断桥下,嬉戏的水鸭;石墙边,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怀中扎羊角的小女孩。我怀念我失去的这一切,我想回家,回到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家……

当记忆的潮水退去,是什么在现实的沙滩裸露?

回家_750字篇2

做好了各项准备,我们开始马不停蹄的往家赶。

此时已是黄昏,本来准备的是在早上出发,后来伯伯因为一点事而晚到了好几个小时,在这期间我都是与一位名叫“杨卫”的老哥玩的,他是我一位亲戚的儿子,比我大两岁,但我们很谈得来。要走时,我和他都被分配到去做伯伯的车,这使我暗暗庆幸,毕竟我与他都希望这个结果。

坐上车,杨卫玩弄起手机,划来划去的,貌似很有趣的样子。我没事,只好听听音乐,放松放松。此时,我们精神正好,完全没有睡意,因为那一路上的风景就足以使我们赏心悦目。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看了看手机:“7:30”。再望望窗外,原本美丽的风景失去了阳光,也变得暗淡无趣。我被挤在车的中间,显得十分不舒服,眨巴眨巴眼,总感觉缺点什么。而这下,才是“灾难”的开始——

太阳完全离开了我的视线,车外的万物都是漆黑一片,我想逗逗杨卫,一转身,他却睡着了,这时我心想:“他都睡着了,要不我也睡吧,反正也没什么好玩的了。”想着,我闭上了眼,可天有不测风云,总会半路杀出个陈咬金:一声声“滴答滴答'”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天下起了雷雨,“轰隆轰隆”“滴答滴答”充满了整个车内,杨伟突然跳了起来,一直抱怨着“协奏曲”,有这也顽皮的孩子作伴,我们怎么能睡着呢?

我们呆若木鸡的看着远方的黑暗,一个声音从电话里传了出来:“等会到......服务区集合吃晚饭。”我们没有听清楚,而伯伯却自信的说:“是到武隆服务区。”

到了武隆服务区,我看着窗外豆大的.雨点,颤颤巍巍的打开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到了一座建筑下,抖了抖身上的雨水。等我安定下来,到处张望,可没有看到除我们外的其他人,我失望极了,这时伯伯才说了一句:“可能是我弄错了,可能是彭水。'”没办法,我们又上了车,行了八十公里左右,才到达彭水服务区。

我们吃饭的途中,还停了好几次电,都只能用手机照明,我想,这一定是我最倒霉的一天了。

后来上了车,我不知不觉睡着了。后来我们到底行了多久,我不清楚。但在凌晨二点,我们才到达秀山。

躺在床上,我并不为这次的经历而气愤,这次,就当是春节前的考验吧!

回家_750字篇3

不管去哪里,在一起都是家。

他离开家乡已经快五年了。五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那孕育自己的家乡。他终于决定:在今年过年时回一趟家。

天是阴沉的,他身背大包,手提行李,摇摇晃晃地向车站走去。虽然身不在家乡,但他的心却早已飘向远方。小时候,住在北方农村的他早已充分感到寒冷。在小坡上,几个孩子一玩就能玩上一天,他们的身旁充满着童真的欢乐。一张张小脸冻得通红;睫毛上、帽檐上结满了晶莹的冰晶。不等到天黑,不等到大人们强拉着回家,他们决不离开。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泛出一丝淡淡的笑。“家乡现在已经开始下雪了吧?”他心中想到。

平安到家比什么都重要。

火车站中早已挤满了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早上收音机中“今年春运,客运量预计超过两亿人次”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他不声不响地挤过喧嚷的人群,他在此时看到一个小男孩正被他的爸爸抱着,走向一家超市。他顿时想到了那个算不上伟岸的身躯。他第一次来车站就是和父亲一起来的。那时,在小县城不大的车站中也是这样的拥挤,父亲牵着他的手在人群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去。那时他的手是多么的有力,身躯是多么的'挺拔;但是,他上一次见到爸爸时已经是在他自己重病时,他的父亲千里迢迢地从那遥远的家乡赶来陪伴他。那时他父亲的身躯早已弯得不成样子,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沧桑,等父亲离开后,他才反应过来:原来父亲是在这样的一个大城市中打听着来到自己的家中的啊!想到这里,他的眼中不禁泛出了泪光。

他看着窗外掠过的一片片土地,天空中飘过的一片片浓厚的乌云,他的心却无比激动,他终于要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家乡,终于要见到自己日夜牵挂的父母了!

火车在田野上飞驰着,他一次次地想起母亲照顾自己那慈祥的神情,一次次地想起父亲呵护自己那慈爱的目光,几十年间的一幕幕在他眼前回放,浓浓的亲情在他脑海中一一掠过……他的脸早已被泪水浸湿,他的心却越发坚定。

火车在略显冷清的车站停下,刺骨的寒风穿透了他略显单薄的衣衫。他在小镇中快步走着,一步比一步更坚实有力。

当他看到远方那炊烟笼罩的小村时,他脸上的泪水似乎早已凝固,在百感交集中,他奔向自己熟悉又陌生的家……

回家_750字篇4

明抱着清跃上了“蓝II”,头也不回。他走进控制室,输入了“立刻返回”的命令,飞船缓缓飞起。

樱抬起了头,原本湛蓝的、亮晶晶的眼睛已失去了光辉,瞳孔里流露出悲伤,晶莹的泪,混合着鲜红的血缓缓滴落。

慢慢的,她的'手伸向了那个黑匣子――那里面是爆炸启动装置......就在明与她对峙之时,绝忧已侵入“蓝II”的主机电脑,在其核动力装置程序上覆殖了一个名为“俱焚”的程序,当按动爆炸启动装置,“蓝II”的电脑系统立刻紊乱,核动力将变成核炸弹,明和清将随“蓝II”一起化为宇宙的尘埃......她拿出了控制器,眼睛又亮了起来,但那是怨毒的光芒......

在她要按下控制器的一瞬间,一个身影如风般来到她的眼前,轻轻夺过了她手中的控制器,她抬起头,碧清看着她,脸上流露出痛苦的神情,“你曾说,为了他,你能放弃一切,现在,他要走,你为什么又要杀他呢?你。”她没有再说,因为樱已抱着她痛哭起来。

突然,樱一把推开了她,叫道;“走!快走!坐上“幽云”,离开这个星球!”

碧雨一怔,随即惊道:“你。”樱叫道:“快走!”碧雨道:“一起走。你。”樱抓着她,把她送上了“幽云”的控制室,输入了“返回”命令。

她自己却在飞船启动瞬间飞了下来,碧雨被樱施下法咒无法动弹,只得眼睁睁看着她像暴风中的一片孤叶落回地面......

飞船很快自动进入了超光速飞行,碧雨也终于能动了,她奔到眩窗旁。

深蓝在她的视线中化为了一个亮点,蓦的,膨胀了起来,那光辉比十个太阳还要亮。碧雨知道,这是超核聚变引发的星球爆炸。

樱原准备企求明的原谅,但就在明断然说他不爱她之后,她用意念启动了超核聚变系统的毁灭程序(超核聚变系统是她运用深蓝星人无与伦比的智慧,经过上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庞大工程--她本想利用这些,恢复深蓝星人的繁荣)。

深蓝还在膨胀,碧雨知道,最后这颗星球将带着一颗充满痛苦和悔恨的心化作宇宙中最美丽的烟花。

......

“为什么?我会流泪呢?”“蓝II”上,明看着屏幕上深蓝的爆炸,不由叹息道。

转过头,只见绝美的清头发散乱,倚靠在舱门上,望着他,脸上含笑。

“结束了。”明道。

“不,我们的生活,才开始呢。”

回家_750字篇5

父母住在哪,那就是我们的家,哪里就是我们永远的驿站。纵便我们浪迹天涯,心也都永远走不出那个家,而且父母也会站在家门口,对我们翘首以盼。

常回家看看,来保持这份亲情,这一份任何物质也代替不了的爱;常回家看看,来延续人间这份无止境而又伟大的爱。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既不缺钱又不少居的八旬老翁走上法庭告自己的子女。原因是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住在老屋里倍感孤独,要求法院判决子女经常回家看望自己。现在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子女常常做不到“常回家看看”。孤独的老人只有渴望等待子女的体贴与关照。

常回家看看其实家里并不需要你做什么。家中有个孩子,父母就有了一个倾诉的对象,有了一个他们所谓的知己。他们就会感到心情舒畅,乐中因为有了我们。父母的万般爱心就都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花多少钱。中秋节一盒月饼;重阳节几块糕点;或双休日偶尔带上几瓶小酒,几个小菜。回家跟父母小坐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聊聊天。这一点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负担,反而会让你觉得心中会一种幸福在洋溢。

常回家看看,其实也不需要你花费许多的时间。中午吃饭、晚上下班,你骑自行车“弯一趟”,来回用不了几分钟。可就是这一弯,既温暖了父母、也坦然了自己。也正是这地久天长的“弯一趟”,惹得父母楼上楼下、街坊邻居都对你羡慕不已。常回家看看,一份真情会赢得父母更多的关爱。常回家家看看,点滴孝心也教会子女做人的道理。你可能会想到:你也要为人母,你也要有那么一天;但你也可能不会想到。常回家看看,最终受益的将会是你自己。

人生需要关怀,人人需要爱。对朋友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常回家看看”就是一份关爱,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爱孝敬老人的美德。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为什么红遍全中国,因为它唱出所有人的心声。你还会唱吗?

常回家看看吧!让我们年迈的父母时刻感受我们的赤子情怀…感受我们的爱意吧!

回家_750字篇6

雪,带给了我们孩童多少欢声笑语;雪,勾起了我们多少童年的回忆;雪,阻挡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路;雪,使多少真挚的情感沉浸在这白雪皑皑的天地。

可是,今年的雪可谓是五十多年来最长的雪,它下了二十多天。童心未泯的我,每天都沉浸在雪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中,堆雪人、打雪仗,一片片欢声笑语在这凝冻的空气中散播开来。

此时,一位老奶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老奶奶穿着厚实的衣服,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站在马路边。她望着马路的尽头,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人。在以后的每天,无论下多大的雪,奶奶都会满怀希望的,而后又失落的回来。可是有一次奶奶一不留神摔倒在雪地里,我们赶紧跑过去扶起奶奶。老奶奶忙说:“谢谢你们啦,要不是你们,哎……。”我听到奶奶的叹气声,便好奇的问:“奶奶,这么冷的天,您每天都在这里等谁啊!”奶奶满脸无奈的说:“我有一个儿子,常年出差在外,每年就是过年的`时候回来看看我们。前几天他打电话囬来说要回来。可是,这都好几天了,他还没有回来,我着急啊!”我连忙安慰奶奶说“您别着急啊,叔叔一定是在火车上了,因为现在雪太大,所以才耽误了回家的时间了。您别出来在家等吧!”老奶奶固执的说:“不,我一定要等囬我儿子。”望着奶奶单薄的身影,我想:我们为奶奶做点什么吧!

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一商量,既然奶奶还每天要在这条满是冰雪的路上行走,我们就把路上的冰雪清除掉干净,免得奶奶再摔跤。说做就做,大家你一锹我一铲,不一会,一条干净的路就出现在面前。虽然我们的手冻的通红,但是我们的心却是温暖的。终于,奶奶在风雪中等回了她的儿子。看着奶奶开心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奶奶的儿子搀扶这自己的母亲有说有笑,我不禁想:亲人的团聚是亲情的自然凝聚,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挡不住游子归家的心。

然而,只要我们都能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那回家的路就会更加的顺畅。

回家_750字篇7

飕飕的寒风如刀割般吹过我的脸颊,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我已经倚着冰冷的石块睡了一夜,四肢自然有些麻木。我机械地扭动着脖子向右看去,老杨还睡着呢,帽子遮住脸,露水顺着帽檐成股滴下。我再向左看去,老李早已醒来,正盘着腿抽着烟,他的.视线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望去,因为那里有我们的家。

我已经清醒了,便坐起来,拍拍老李的肩膀问:“怎么想家了?”老李扭过头来,将手里的照片塞进口袋里,擦擦眼眶中的泪水,轻轻地说:“明天打完这一仗,就能回家了!”

太阳破土而出,照亮昏黑的黎明,我们收拾行李继续前行,大概再走30公里就能到达目的地,只要攻下那个城,我就能回家,与家人团聚。

沙丘上,我们艰难地行走,挥汗如雨,却忍着渴继续前行,只要走出这片沙地就有希望。

“有人家!”老李登上一座高地,大声喊道。有人家,真是太好了,我们能暂时休整一段时间了。老李独自走上前打探消息。他敲敲门,无人应,便推门而入,只见一对母子正蜷缩在墙角,儿子抱着母亲大喊:“不要伤害我母亲,不要伤害我母亲!”老李一听是美国人,解释道:“我们是突击队,准备解放城区,不用害怕。”男孩瞬间泪流满面。

我们悄悄地来到城门前,分为两队,一队人直击土匪老巢,另一队则负责观察战况。男孩跟着老李侦查敌人行踪,并以最快速度争取至高点。战火持续了三个小时,土匪被打得四处逃窜,我们将土匪一网打尽。这时清点人数,发现老李和男孩不见了,我们一时慌了手脚,四处寻找。

我来到屋顶,老李躺在那里,男孩跪在老李身边,双手紧紧按着老李的伤口,双眼含满了眼泪,双手早已染满了鲜血。我快跑到老李身边,问发生了什么?老李喘着气,只说了一句话:“一定要送他回家,他的母亲还等着他呢!”我大喊道,“老李,你给我回来!”老李笑笑,闭上了眼,那张照片也从手中静静地飘了下来。那张照片……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男孩在登顶时,被土匪抓住,老李跳上前,与土匪搏斗,虽将其制服,却不幸中枪。联军第二天赶到了,坐飞机送老李回国。

老李的葬礼上,小男孩来了,捧着鲜花。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老李为什么要救男孩。

男孩站着,不知所措,一滴眼泪顺着脸颊滴在鲜花上。

我猛地一抬头,一位六旬老人站在树旁,一位年轻的女子陪着。那位老人手里攥着一张照片,好像……

回家_750字篇8

旷野的自由的空气,渲染着花的芬芳,沁人心肺。暑假来了,挥迈着轻松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像一只从笼中飞出的小鸟般的快乐。一切依旧那样的熟悉,庄稼犹如灵巧少妇手中的织毯,清秀而美丽,实在却也绚丽,凝聚着厚重的喜悦。

离家越近,我走得越快。心里说不出是激动还是高兴,也许是那种亲切的感觉吧。

路上那串脚印是外爷留下的,从玉米地出来,一直走向家,地畔还有外爷掐下的霉变的玉米脑叶。我想象着外爷抱着一抱又大又嫩的玉米棒子哼着调子悠然回家的情形,不禁笑了。外爷的鞋留下的痕迹,很清晰,是今天留下的,似乎还散发着玉米的清香。偶而遇见几个乡邻,他们憨厚地向我问询:回来了?吃了没?

跑进院子,惊扰了一群羽毛黄黄的小鸡,扑掕着小翅膀逃散,我抓了一只细看,可爱的象我的小弟弟一样亲。小鸡“吱吱”地尖叫着求救,老母鸡“咯咯”叫着竖起脖颈的羽毛张开翅膀向我冲来,我急忙放下她的宝贝。猪圈里的猪崽们,正在哄抢猪槽里的'食,发出“咝咝”的声音;前院的菜畦里茄子和柿子都开了花,豆角已经生出了许多小花蕾,从地边的篱笆一直爬到院头的老枣树上去;后院的黄豆长过了膝盖,散发着阵阵清香。久违的花狗从后院向我冲来,一立叉跳起来,剧烈地摇着尾巴在我身上这儿闻闻那儿舔舔。外婆掂着一只面手迎出门来:“死女子,快过来,叫外婆看看。”外婆粗糙的手在我头上婆挲,我掏出从城里买的葡萄干给外婆嘴里送了一个。

外婆坐在灶火圪劳里,长满老茧的手把草秆一根一根往灶膛里送,大锅里煮着玉米棒。我依偎在外婆身旁看着火苗渐渐升腾,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玉米的清香从锅盖冒出,慢慢飘起,于是满窑洞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心是澄澈的,空气是清新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凡而实在,那样的自然而和谐。我依旧喜欢穿着布鞋走在田埂上,依旧喜欢毫无顾忌地躺在玉米地旁的树荫下,依旧喜欢坐在山峁上看日出和日落。还有,那玉米的清香和炊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