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塘小学作文篇1

西塘,一座千年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境内。这个星期六,我们一家便去拜访了这位“老人”。

早晨,整个古镇显得懒懒散散的,似乎这座古镇还在打着瞌睡。约摸过了十点钟,小镇慢慢热闹起来了:游人陆续来了,慢悠悠地端倪着这座古镇;而当地人也忙碌起来,各自忙着自己的生意。一时间,喇叭声、吆喝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在我的印象里,古镇大都很相似:湿润的青石板,低矮的黑色房檐,房子沿河而建,桥街相连,古镇的居民安静祥和。西塘的白天也不例外,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到了夜晚,这座古镇便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这个魅力来源于它那有着大放光彩的酒吧一条街。

当夜晚来临,仿佛整个古镇的细胞被激活,充满了激情和活力,大家相聚于酒吧巷。在这里,有商业酒吧,里面放着最新潮摇滚的音乐,领舞的是前卫的`年轻人,这类酒吧无不彰显着年轻的生命力和个性;也有安静的轻音乐酒吧,柔和的灯光,古典的装饰,吸引着不少注重品味的音乐爱好者。

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一个名叫气味博物馆的商店。咦,一般的博物馆不都是艺术品吗?气味是怎么展现的?我心里产生了好奇。谁知刚进门,各种芬芳的香味扑面而来。哈哈,原来所谓的气味就是香水啊!我不禁笑出声来。

这次真是不虚此行。第一次发现,古镇也不是千篇一律,也可以创出自己的个性。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2

早晨,烈日当空,当太阳才露出半个笑脸时,我们全家就踏上了古镇西塘一日游的路途。

导游带领我们刚踏入古镇,我们就看见镇口耸立着两棵苍翠挺拔的银杏树,一左一右,显得生机勃勃,也形成了天然的绝配。据说它们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们是古镇历史的见证人,也是古镇的两个守门神。

孩子们对乡村的石板路、弹子路充满好奇,不时的这里走走,那里摸摸。因为对于走惯了柏油马路的城里人来说,走这样的小路可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古镇的'小河就像摇篮,摇啊,摇啊。我们乘着小木船顺流前进,被清凉的微风吹着,舒服极了。向远眺望,只见一座座石板桥横跨两岸,有五福桥、乌龙桥等。每一座桥上都流传着一个故事,导游给我们讲了这些故事,听完后,我不禁感叹:“西塘不仅景色美不胜收,还有这么多动人的故事!”小河西岸是明清时期的木板房,它们将被当做古镇的象征保存下来。

弯弯曲曲的小弄堂就像树杈一样散布在这古老的小镇上,最使我难忘的是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石皮弄,最狭窄的地方竟然连我这样的孩子都只能侧着身子才能过去。这狭窄的弄堂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吧!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古镇西塘踏上了回家的路,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西塘游玩!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3

西塘的水是清澈的,夜幕一点一点地落下来,廊前的灯笼一盏一盏地亮起来,河水细碎地流淌着,影影绰绰地倒映着岸边的房屋,婆娑的树叶,好似一幅水墨画。河上一只只乌篷船飘然而过,像是去赴一个千年的约会。夜幕完全降临了,沿河的一排排红灯笼,倒映在水中,波光碎影,荡出一片绯红,惹得人想去水中捞一把。

去西塘,烟雨长廊是必走的。河两侧是长廊,饰品店、旗袍店、小吃店,应有尽有。名字叫得让人心动不已,“遇见”“微微南风来”“缘兮”“等你”……试穿一条自己喜欢的旗袍或者品尝一口香味浓郁的梅干菜饼,西塘不止在你眼里,更在你心里了。

行走在长廊里,时不时会遇见一条弄堂,幽长深邃,仿佛是一个拉长了千年的梦,高高的院墙上垂挂着一串串灯笼,抬头仰望,是碧蓝的夜空,所有尘世的喧嚣都不属于这里。轻抚着斑驳的墙壁,感觉千年的历史从手掌心慢慢流过,踏在铺着青石板的小巷里,发出“笃笃”的回声,那是历史对西塘的诉说。

西园,也是要走一走的。虽已夜幕降临,但丝毫不减西园的.风韵。借着灯光,依然能看清粉白而斑驳的古墙下是一座座造型独特的假山,山下的池塘边,参天古木矗立,又有几丛细竹在池边摇曳生姿,西园不愧是西塘最美的私家园林。

夜了,行人渐稀,凉风习习,整个世界都静止在这里,远观过去,是一条灯笼的河,渐渐流淌着的岁月之河!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4

今天,趁着“五一”长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嘉善的古镇西塘游玩。

我们乘着旅游车在烟雨蒙蒙的天气中行进,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了西塘古镇。

一下车,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只有在电视中才能看到的情景。灰色的墙面和尖尖的用瓦片覆盖的屋顶组成的房屋,石子路面与只有一人才能通过的小街,到处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我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这里的屋顶都是尖尖的?”妈妈告诉我:“因为古镇地处江南,江南多雨,尖尖的屋顶可以防止屋顶积水。”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不禁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穿过一人宽的小街我们来到了景区内。景区内一间连着一间的小屋,一家连着一家的小店。小店里不时传出的吆喝声吸引了我。在一家陈列着都是竹木工艺品的小店前我停下了脚步,我看中了一把用桃木做的剑和一把用桃木做的枪,听爸爸说这是古人专门用来辟邪的用品。作为纪念我买了下来。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柳亚子的故居和瓦当陈列馆。每参观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我们拍照留念,留下一些珍贵的镜头带回家与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

参观结束,我们又租了一条小船荡舟湖上,清爽的风儿轻拂在我们的脸上,感觉舒爽极了。我们看到了鱼鹰像士兵似的.整齐地站在船舷的两侧。听摇船的老伯介绍说西塘正成为一个著名的景点被纪录在电影中,在曾经上映的巨片《谍中谍》.中就留下了西塘的美丽风景。

一天的游玩活动很快结束了。回家的路上,西塘的风貌依然在我脑海中回放,有机会我还会和更多的朋友去西塘玩。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5

今天,爸爸开车带我来到了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之处的一座古镇,名字叫西塘。

下车的时候正下着毛毛细雨,在房主的带领下,我终于见到了西塘古镇,她就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蒙着薄薄的面纱,在细雨中不让我看清她的的真实面目。

在房间里休息到了晚上,我们来到了古镇的小街上,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桥,有:送子来凤桥、狮子桥、卧龙桥、安秀桥、永宁桥等,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样子,每一座桥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座桥都通往不同的地方,并将被水隔开的人们连接在了一起。白天的桥就像月初弯弯的月亮,夜晚的桥就像一道道彩虹,闪烁着五彩的光芒。站在桥上看着远处络绎不绝的游人,看到河面上游船划过泛起的水花还在荡漾,感觉时间好像变慢了。

走累了逛饿了,我们走进了“西塘人家”特色餐馆,夜幕下餐馆的长廊上亮起了一串串的红灯笼,纯正的中国红透出了古镇的淳朴,镂空的'木窗传递着历史的悠久,窗外便是一幅浑然天成的中国水墨画,满桌尽是水乡独有的家常菜,“蝉衣包圆”、“荷叶粉蒸肉”、“田螺嵌肉”,吃的我们的肚子都像皮球一样圆。

第一次到这种江南水乡来玩,一定要坐一坐这里的乌篷船,船只悠闲、安静地行进在小河上,只听到船桨拨开水流的声音。朦胧的月光下,依水而筑的屋舍回廊下有人在打牌、有人在吃饭、还有人在喝茶,古戏台上传来悠扬的唱腔,声音在空中飘荡,打动了月亮露出微微的笑容,打动了星星露出亮亮的眼睛,打动了行人驻足倾听,古镇显得更美了。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6

从上海出发驾车一个小时后,便来到了我们盼望已久的古镇西塘。

西塘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的交界地,所以在古镇的门楼上还留着“吴根越角”四个鎏金大字。这里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景色别具一格。

西塘古镇里一共有九条河道。如果说灵秀的水是西塘的血脉,那么古朴的石桥便是西塘的骨骼。站在西塘最高的“环秀桥”上,环视四周,就可以欣赏这秀美的水乡小镇。西塘的桥很多,倒影映在清清的河面上,宛如一轮月形的双面桥。突然,水面泛起一层层的涟漪,一条小船从河上驶过,打破了亘古的平静。

我们穿过那窄窄的弄堂,三十公分的宽度仅容一人通过。摸着两侧湿漉漉、斑斑驳驳的砖墙,我可以想象出住在这里的人们侧身而过,礼貌相让时的情景。沿着迂回曲折的烟雨长廊走着,走着……看着旁边的桥啊,水啊,又似乎以为自己就是生在水中的鱼。要知道,西塘的长廊以自己的美姿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西塘的夜色也带着独特的风姿。月亮之下,静夜之中,一串串像糖葫芦一样的红灯笼都依次挂在各家各户的'房檐下、门帘上,染红了小镇,也装饰了孤独的夜色。此刻的河道也灿若星河,原来是人们放灯祈福,一朵朵莲花灯被不同的手送入河道。我也在那夜色之下放灯许愿,那漂泊的花灯载着我的梦想驶向远方……

踏着干净的青石板路,听着船桨划过水面的声音,我向西塘古镇的深处悠悠走去……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7

大年初四,我们全家一起去西塘古镇观光、游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着,路旁的树木飞一般的向后倒退,打开窗户,外面风的嚎叫声大的惊人,轰轰的吹,好像一曲激情与隆重相结合的疯狂乐谱,唱的让人为之一振。

终于,在过了跨海大桥和经过了三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到了——西塘古镇。走上汇秀桥,可以看到翠色的河道,沉浸在原生态的`大自然气息中,漫步间又走上迎秀桥,终于看见了西塘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耳边忽然传入了戏曲的悠扬声,看一下手中的地图,才知道是古戏台,随着人群缓缓的向烟雨长廊走去,地上是用青石铺成的石路,别具一些情调,走了好久这烟雨长廊也么有到头,这里让我想起了云南的丽江古镇,但又别有一番惆怅,还让我想起了张家界的一线天,却又有一种悠然自在的感觉,而不是令人发指、陡峭的山崖。

我们去了瓦当陈列馆,纽扣博物馆,当然还吃了麦芽糖、臭豆腐和当地的土鸡蛋。我们一边吃,一边走在西塘的深弄里,看着河道里悠然的船儿,真是赏心悦目。

这西塘古镇,真不愧人们所说的廊棚长长,古弄深深,小船悠悠。在这里,不管是成立忙碌工作的人们,还是早出晚归的劳动者,都会在这里放慢生活的节奏,停下忙碌的脚步,与原生态亲密接触……

游西塘小学作文篇8

从停车场下车走了一阵后,便到了西塘古镇。它的入口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入了胡同,风景立刻变不同了。没了外界的嘈杂。反倒多了一丝宁静。脚踏在青石板上,发出一阵“哒哒”声。石板与石板之间带有泥土,挤在里面的青苔湿湿的,仿佛是被露水浸润过。头顶上是灰黑色的瓦檐,配上白色又不晃眼的墙壁,颇有江南、姑苏那边的气息。

胡同尽处有一条小缝隙,但也可以让人通过了,缝隙有些暗,兴许是天被瓦遮住了吧。

刚一过缝隙,宽阔的街道立刻呈现在眼前:和胡同一样的白墙黑瓦,不同的是多了店铺,路也宽阔了许多,店铺两旁挂着大红灯笼,由于没点亮,也不似晚上那般光焰耀人,反倒平淡了许多,让人看着舒服。再往旁走几十米,便到了河畔。

河畔风光可谓最妙。水波荡漾的`河畔停靠着古代样式的小船,河畔,青石板上的柱子支撑着屋檐,渐渐成了一条线,线外就是水,似乎一越线就会掉进水里。屋檐下酒旗招摇,真有“水村山郭酒旗风”的一番滋味。一个一个地顺着酒旗看过去,刹那间被一座石桥挡住,那石桥呈拱形,有三孔,倒映在水中有烟雨的感觉。

一转眼,到了下午,这时的太阳收敛了光芒。淡淡的橘红色从房檐后散发出来,原本灰黑色的西塘,因为这淡橘又增添了一层温暖。那天上的色彩还在不断变换着,先从橘色微微发红,招来了几缕云彩,于是又把色彩同云彩一起搅成了梦幻般的紫色,天边最重的那片紫忽然蔓延开来,洒满了整个天空,这时,空中只剩下了如诗般的深蓝色。这颜色将整个西塘的水都染上了,那屋檐下的灯笼亮起,形成一道道发光的霓虹......

美哉,西塘。烟雨蒙蒙,果真是江南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