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博物馆小学作文篇1

“走、走、走,我们手拉手,走、走、走,我们一起去春游。”唱着欢快的歌曲我们今天去春游啦!

清晨,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五点钟就醒了,脑子想着春游,再也睡不着了,八点钟不到,背上妈妈买的零食,欢快地来到学校,耶!同学们穿着亮丽的衣服,带着美味的零食早就到了。

八点钟我兴高采烈地乘上巴士,欢乐的心情充满了车厢。车厢外公路两旁,春风微微吹拂着垂柳柳,枝条吐出翠绿的嫩芽。一簇簇“鲁冰花”羞涩地探露出点点红花,远处田野里大片的油菜花,金黄金黄的。仿佛告诉我们春天已经来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春游的目的地——航天博物馆。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雄伟的白色建筑。有点像一架展翅飞翔的飞机。进入正门,一架漂亮的滑翔机吸引了我。洁白的`机身又尖又长,扁扁的翅膀,又宽又大,头部有一个大大的螺旋桨。听导游介绍说:“虽然它没有发动机,可是它依靠风力和一对雄鹰般的翅膀,一样可以自由的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我们又在二楼参观了许多飞机,有客机、战斗机、空中加油机等。在三楼导游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飞机的知识,从莱特兄弟发明世界上第一架飞机,二百多年时间,经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我们现在已经能生产出成千上万种飞机。我们还能飞向宇宙飞向太空,我国也有了自己建造的宇宙飞船。

午饭时间到了,老师带我们上了一架退役的飞机,同学们津津有味的吃着点心,还不时交换自己的零食,给伙伴们一起分享。同学们一边吃着一边聊着,同学们脸上都满面春风,眉飞色舞。

下午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了博物馆,因为我们还要到海洋馆水族馆去进行下午的游玩,真是太兴奋了!刚游玩了蓝天又要去游玩海底世界了......

游博物馆小学作文篇2

今天,我跟随小记者团来到了德州博物馆,了解一下德州历史。

我们首先参观了第一展厅——历史足迹。历史到底有什么足迹呢?我怀着好奇心走了进去。哇!里面的展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元代的高足碗十分漂亮,就像我们现代的高脚杯似的;再看看那清代的康熙款长颈红瓶,上面的红玉没有一点瑕疵,一看就是玉中珍品,突显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然后,我又看见了古代名人的雕塑和壁画:有秦汉时期的东方朔、崔浩、崔宏、崔琰的壁画,还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游览东方朔墓时填补的墓词、中国第一位状元孙伏伽……每一个雕塑都是那么的传神,栩栩如生。

随后,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文明遗珠。这里真是一个奇珍异宝的天下:有唐代的'唐三彩水盂、汉代的陶仓、战国时期的陶罐……我还看到了汉代的墓穴,分主室和耳室,主室是放主人灵柩的,耳室则是放陪葬品和陪葬的人。

最后是第三展厅,这里是一个多彩的雕塑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乾隆皇帝来到德州时的场景,还有德州四合院、酒馆和贾氏扒鸡,以前的街市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通过这次参观博物馆,让我了解了历史,见识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学生,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游博物馆小学作文篇3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们全体师生踏着细雨来到博物馆。这里的树林摇摆着树枝,好像在欢迎对我们的到来。

一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博物馆,博物馆位于长治太行西街,占地13340平米,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馆名。博物馆座北朝南,分为办公楼,文物陈列楼,古墓陈列楼等。

我们来到陈列楼,陈列楼里不仅地方大,而且物品类性多,个性鲜明。有石器类、陶器类、瓷器类、青铜器类……

我们首先来到西面石器类,石器类有石片、石斧、石刀、石铲……这都是新时代和旧时代的东西。

接着,我们来到北面的陶器类和石器类。陶器类是一万年前的,当时的彩陶片在长治不多。石器类有很多,釉陶是其中一个,他们是后汉出产的,而三彩抱鸭壶女佣是唐代出产的。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东面瓷器类,瓷器类特别有意思,有盈字枕、卧女枕、纹虎形枕,还有一个很神奇,是瓶子,是开片纹天球瓶,看上去像碎了一样。

最后,我们参观了中间的青铜类,青铜类就占陈列厅的二分之一呢!青铜可真多,有断代鼎,断代鼎是由无数条小蛇组成的',还有三蹄兽面足弦纹……

博物馆里我最喜欢的是镏金千佛释迦像,它可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面是释释迦牟尼佛,下面是由上千个小佛围起来的莲花,释迦牟尼佛就坐在上面,好像在管着下面上千个小佛。我告诉你个秘密吧,如果你仔细看,释迦牟尼佛的中间刻着一个字,是“万”字。

通过这次游博物馆,我觉得古代人比我们现代人更聪明,雕刻技术比我们强,都能在鼎上刻无数条小蛇,在释迦牟尼佛下面刻上上千个小佛,我真佩服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真了不起!

游博物馆小学作文篇4

一到双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这可是xx爷爷亲自为双博馆题写的馆名啊!转眼间,我们来到了馆内。哇!双博馆可真大呀!有扬州规划展示馆、扬州八怪书画馆、中国古代雕版印刷馆、扬州雕版印刷馆、国宝馆、扬州历史馆等八个展馆。在这里,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记载着两千五百年前古扬州城的面貌,这里讲述着古扬州城的沧桑岁月,这里重现了古代扬州人的文明和智慧。在这里,我还领略了现代扬州城的'繁荣与辉煌。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要数雕版印刷了。雕版印刷是我国最早的印刷术,它创建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明三朝,而真正兴盛的是清朝时期。一位在博物馆工作的阿姨告诉我们:“扬州不仅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而且还是我国保存古代雕版印刷工艺最完美的城市。”还没等阿姨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走到雕版印刷台前试了起来。我首先拿出一张宣纸放在雕版上,然后用红墨在宣纸上轻轻地、不停地刷起来。不一会儿,只见一张栩栩如生的莲花送子图呈现在我的眼前。大家情不自禁地啧啧称赞:“中国的古代文化真是太神奇了!”

双博馆太大了,一圈下来真的感到很累,但心里却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我们可爱的家乡——扬州的历史,而且还知道了雕版印刷的全过程,同时还看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国宝,尤其是镇馆之宝——齐蓝釉梅瓶……真是不虚此行啊!再游扬州双博馆,走进那神奇的雕版印刷世界,感觉就是不一样!

游博物馆小学作文篇5

我已经久闻良诸博物馆的盛誉了,7月4日,我终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良诸博物馆。

刚迈进博物馆的大门,我们踏着透明的玻璃,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射着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立刻扑面而来,仔细一看,原来地上透明的玻璃下和墙上画着的是一张良诸的.地图。

看了地图以后,我们已经对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我们来到了展厅一。这里展示的都是些古代的器具。有精致的玉器(当然还有镇馆之宝——玉壁)、有实用的石器、还有雕刻精美的陶器……真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展厅二。这儿,可是“电影区”,似乎让你回到了五千年前繁华的良诸。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制作出了形象逼真的雕像。其中一座雕像——玉器的穿孔步骤令我记忆犹新。古代的人没有机器,他们只能用削尖的木头啄孔。要知道,一块玉有多少坚硬啊!木头断了,换一根,断了,再换一根,断了,再换一根……他们坚信:只要有恒心,铁杵也能磨成针。我想,一块玉至少也要啄几万次,古代的人可真有毅力。虽然,我们现在拥有高科技,但我们做事也要学习他们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我们来到了展厅三,这里是良诸文化的简介:良诸文化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良诸文化不仅分布在良诸,还分布在上海、江苏等地区。下面,请大家仔细地看一下资料……

这次良诸之游真是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