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指导篇1
这些年来,这类命题方式,已广泛而频繁地被语文老师运用到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去了,诸如《——迷》、《我当——》、《我第一次——》、《我学会了——》、《请到——来》、《——给我温暖》、《我常常想起——》、《——,真有意思》、《——的一堂课》。《——见闻》、《——一角》、《怎样学——》、《读——后感》等等,都属这类作文命题。
考试时遇上了这类命题样式,并要写好这类作文,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认真审题。大凡这类命题样式,命题者在题目的前后总会有比较具体的要求的,对横线上所填入的内容,更有明确的提示,而这些要求或提示正是正确、全面审题的前提,一定要仔细审清。
比如《我学会了——》这个题目,命题者对横线上填人的对象作如下提示:“凡是你生活、学习实际中确实学会了的,都可以写。审题时,可以从这一提示中确定选材范围(是生活、学习中的),确定写作对象(技能、方法)。
这样审明白了,心中有谱了,还得注意前面的“我学会了”。所谓“学会”,“学”反映一个过程,是“会”的前提,“会”,则反映了这一过程的程度和结果,是“熟练”和“能运用”的体现。“会”可以说是题眼,如果忽视了这一题眼,必定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文章的中心。认真审明“学会”的含义,对确定填人横线上的写作对象,很有作用。否则,你可能填人的写作对象只是“学了”或“会一点”,而不是“学会”。
二、是认真选材。这类作文的选材与在横线上填人的写作对象是一致的,只是前者具体后者概括而已。因而,要所选材料达到新颖独特,首先横线上填人的写作对象必须新颖独特,与众不同。
怎样才能如此呢?要有发散性思维,或者要有求异性思维。这就是说。面对考题,先进行一番发散性思维,即跳出命题者提示的写作对象进行广泛的思考,想到很多很多。然后集中起来,分析比较,逐一筛选。筛选的原则是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刻的',别人没有经历过,或根本想不到的。
这样的写作对象一经确定,选择材料也就有依据了。有一年,一所初中的作文考试题目是《我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考题,我们应该怎样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充分展开了求异思维呢?我们应该怎样写,才能得高分呢?
题目:我第一次———审清题意这是半命题作文,题目所给出的一半“我第一次”是对内容的限制,要求写生活中的某种第一次经历,题目中所要补充的一半,是习作者的亲身经历,如第一次种花、买菜、做饭、洗衣服、坐飞。机、制做科技小制品等。
确定文章中心记叙生活中的第一次经历的事情,说明从中所受到的教益或产生的欢乐心情。在生活中,我们经历的第一次太多了。但事情有大、小、好、坏之分,应该选择有意义的事情来写,第一次做事情做的成功,会产生喜悦;第一次做的失败,会留下深刻的教训。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同学有教益。
为什么有的同学观察的非常细致,可写出的文章却有不少毛病呢?没有意义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同学不会对材料进行加工、提炼。1、加工提炼材料。我们知道,作文的材料来自于生活,但生活和文章之间不能划等号。生活不等于文章。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之后写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生活,获得写作素材之后,还必须认真进行研究,哪些地方要补充细节,哪些内容应该舍弃,经过周密的思考,经过周密的分析,精心组织材料才能写出中心明确而又有意义的文章。
2、要学会在文中穿插写其他人物。写自己第一次经历的事情,要用第一人称,这样写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为了避免叙述呆板,可以在故事中穿插有关的人物。我们发现不少的同学在作文中,常常只管写“我、怎样怎样做”,“我怎样怎样说”,忽视了有关的人和事,因市把故事写得呆板、枯燥。
其实生活中,我做事情往往会涉及到其他的人和事。如果在作文里能够有选择地穿插写有关的人,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叙事当中穿插写人,不要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穿插写其他人物,要能帮助突出中一心。叙事中穿插其他人物,但仍以写“我”为主。巧妙地穿插可以使故事的情节曲折动人。
3、会用点题的方法。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要学会用简炼的语言点清题意,这是小学生写作文的基本功之一。学会点题加强文题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在何处点题应当根据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的发展而定。可以在篇首、篇末或篇中点题之法,落笔重在故事情节的关键之处。在篇首点题,重在开宗明义;在篇未点题,重在深化中心;在篇中点题,重在因势利导。点题之笔要精炼,富有概括力,具有启发性。
小学生作文指导篇2
1.确定写信对象
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请大家出谋划策。
在报刊杂志、网上、电视节目和搜集一些小伙伴的联系地址,你愿意把自己的“手拉手”活动构思告诉他们,与他们一同架起友谊的长桥吗?
(如:网络上的QQ、报纸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节目介绍的学生……)
联系方式:网络报纸杂志各类书籍电视节目……
2.回忆书信的格式
一般书信可分为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格式。
(1)称呼。根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平时怎么称呼,在信中就怎么写。如给爸爸写信,称呼就写“爸爸”;写信给老师、同学的信,称呼就写“*老师”、“**同学”。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称呼后面要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写信人要说的话都写在这里。正文的开头空两格,通常先写问候的话。如果是回信,先要写明来信收到,并对来信中提及的问题或要求办理的事情作出回答。如果写的事情较多,可以分段写,一件事情写一段。每段起行空两格,转折顶格。
(3)结尾。结尾可根据写信人跟随收信人的关系和具体情况,写上表示祝愿,勉励或敬意的祝颂语。如“此致敬礼”、“祝你健康”等等。祝愿语一般分两行写。以“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紧接正文之后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则一定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4)署名。在结尾的再下一行的后半行写自己的名字,署名的前面也可以写上跟随对方相应的称呼,如“儿”、“弟”、“学生”等等。
(5)日期。可以写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后半行。最报写清年月日,以便查考。
3.拟定写信内容及结构
书信写得好坏,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可言,主要取决于你写的内容是否贴切,是否符合对方的兴趣和心理需求。那么在着这封信中,我们可以就哪些方面介绍呢?下面提供集中写作思路,供同学们参考:
(一)、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在信中,可以把我们所在的学校情况作一介绍,把自己所在的班级及自己学习情况作一介绍,以便对方了解你,增强双方的亲近感。如在信中写道:“我是安徽省芜湖市绿影小学的一名五年级学生,我们学校是安徽省实验学校,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名声。我们的校园很美,如果你能到我们学校做客,相信你一定会被我们美丽的校园所吸引。我所在的五(2)班在学校的北教学楼,走进教室,你一定会有一种走进家的感觉……”这样的介绍让读者感到亲切、坦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
为了能让对方了解你的情况,为了缩短你和收信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对方愿意接近你,和你成为好朋友,有必要向对方敞开心扉,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情况。如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你的小书房,介绍你们家庭和睦生活的典型事例,介绍爸爸、妈妈如何关心、疼爱你的等等。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三口之家的开心宝,我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三)、介绍自己的个性爱好
让对方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还可以从自己的个性爱好介绍入手,因为一个人的个性爱好往往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点。让对方知道自己的个性爱好,这也是表明你愿意和对方成为知心朋友的一种积极的姿态,对方一定乐意接受你的,一定愿意和你成为知心朋友。如一位同学在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对同学总是热情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座不小心把我新买的文具盒弄到地上,文具盒还跌掉了还大一块漆。当时他显得十分紧张,生怕我责怪他,让他赔。而我却笑着对他说:“没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跌破了,最多回家让爸爸帮忙用漆补上。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让爸爸补成,每次他看到我的文具盒上的伤疤时,都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还是一个爱好广泛的学生,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叫我“小博士”。……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作为一个学生,对方可能非常想了解你的学习情况,因为他一定乐于和一个爱学习的好学生交往。所以,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坦诚地介绍自己的学习状况,有哪些长处,哪些短处,真诚地希望对方能够向自己提出宝贵的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比如一位同学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学习勤奋但不够聪明的学生,在学习上我尽力地做到认真、努力,可就是不能名列前茅。为此,爸爸妈妈经常为我着急。不知怎的,一到大考我就紧张,一紧张就发挥不好。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帮我改掉这个毛病”。
结构
(一)、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
(二)、介绍自己的家庭个性爱好
(三)、介绍自己的学校生活
(四)、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小学生作文指导篇3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却很难发现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确,小学生年龄尚幼,生活阅历浅,经验少,要想写出真情实感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学生写出真情作文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真情实感
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的灵魂就是感情,每一篇文章都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无感情的、空洞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然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写出有感情的文章何尝不是一件难事呢?
1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小学生,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没有太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缺乏对生活的深切体悟,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很难流露出自己的深情所感。所以我们在学生的作文中,经常见到抄袭的、仿作的,或是千篇一律的话语和事件,或是不痛不痒的平铺直叙,虽然也看到一些华丽辞藻的'堆砌、创新的写作手法,却很难看到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学生习作大多是无病呻吟,毫无感情可言。
2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我们语文教师的生活阅历要远远多于小学生,我们的写作技巧也比学生多出很多,所以我们可以站在一个高度上去指导学生,告诉他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地抒发内心情感,写出有生命力的文章。
2.1引导学生多阅读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为什么作文教学中会有“范文”这种教学方式呢?有时候,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学生局限于一个思维定势中无法摆脱,那么给学生一些优秀的范文,会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让学生豁然开朗。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我们就拿一些打动人心灵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产生共鸣,有一种呼之欲出的情感在内心中激荡,便会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这样他们会有一个动力,促使他们去表达,去抒发内心情感。这些文章可以是一些富有感情的名篇名作,也可以是同龄小学生的文章,还可以是班级内写得比较好的文章,抑或是教师的下水作文,总之,只要富有真情实感,可以引发学生共鸣,就可以拿来让学生阅读、体验。
2.2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生活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宝库,语文源自于生活,作文更是生活中点滴积累的事件、情感、认知的集体表达。学生欠缺的往往就是生活的经历、经验,和对生活的感悟与体验。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热爱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尽情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的人和事出发,丰富写作的素材。比如,涉及到写一次活动的文章,笔者会让学生观察这次活动有多少人参加,每个人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活动中谁有什么样的表现,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涉及到写家乡的文章,笔者会让学生观察家乡的风土人情,观察家乡的标志性建筑,体验家乡的风景美,感悟家乡的亲情,在写作时把自己对家乡的感想如实地抒发出来……只有细心地观察、体验,才能对生活中的事物有更深刻地认知和体会,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2.3引导学生从小事入手,杜绝“假大空”
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在写作时他们会觉得没什么素材,所以,新闻上看来的、作文书上学来的各种事件就成了学生编造、虚构的对象,他们把这些事件虚构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由于不是亲生经历的,没有真实的体验,所以学生写起来十分虚假,千篇一律,毫无真情实感。其实,小事未必不值得写。很多情感和真理都是通过小事表现出来的,只要抓好了一件件的小事,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也可以写出优秀的文章。比如,父爱、母爱是小学生都经历过的作文题材,而要想把自己的父母对自己深厚的爱表现出来,又入情入理,感人肺腑,却很难。有一位学生却通过一件小事真实地写出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他写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工,在一次家长会上,他的父亲穿了一件很不合身的泛黄的西服,受到了同学们的嘲笑。他回家以后很生气地问父亲为什么穿这样一件衣服。父亲惭愧地说,他想在家长会上穿得体面一些,正式一些,母亲接着说了一句,“你爸只有这一件西服,是像样的衣服。”这篇文章仅仅通过父亲的一次家长会上的着装这件小事,便体现出了两个信息:父亲舍不得给自己买衣服;父亲怕给儿子丢脸。父亲朴素的爱被小作者描写得入木三分,感人肺腑。
3结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才能打动人,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即使文辞优美,题材新颖,结构严谨,也难以让人感动。从字面意义讲,“真情”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抒发的真挚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实感”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以及真切体验。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季羡林先生说:“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文章的精神在于真实。”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小学阶段是学生初学写作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忠于内心,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予学生写作心灵的自由,肯定他们在文章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提倡有创意的表达,强调写作习惯、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热爱写作,忠于内心,写出真实、感人的文章。
参考文献:
[2]孙亚红.扬起风帆文海远航――浅谈作文教学[J].现代交际,20xx年11期.
小学生作文指导篇4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在寻找教会小学生作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终于摸索出写好作文的几种方法,在此略作论述。
一、运用恰当的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设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简单的方法和手段。要想使这种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发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关键要看问题设计的好坏。例如今年初冬下了场雾。早上在晨会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你们感到天气与往日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今天下雾了。”“你们喜欢下雾吗?”“喜欢。”“为什么呢?”“因为雾中景色很美。”“是的雾中的景色很美,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那么雾中景色什么样?怎么美?谁来给大家说说?”我的问题一提出来,同学们面面相觑,只有两三个举手。“是啊!光知道美,却说不出怎么美,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观察。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主动观察事物,哪怕是天地的变化,大家想想如果我们在上学的路上观察那美丽多姿的树挂,留心雾天那种仙境般的朦胧美,注意路上行人、车辆不同以往各种表现,现在还会说不上来吗?”通过一连串的假设和启示性的回答,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愉快中学到了积累素材的方法,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次刮大风,全班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出风中的景色。
二、通过多渠道发表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是口头发表。学生习作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一般后进生很难有交流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教师可以在班上搭建一个口头发表平台,让后进生在小组或全班自己读自己的作文。然后,老师、同学再及时加以鼓励性的点评。二是办报发表。自办报是培养学生成就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形式可分学生个人报、组报和班报三种。学生个人报要求全体学生参与,报名、题花、栏目由学生自主决定,内容和办报周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而定。组报是指组内几个同学共办一张报,主编、编辑由组内同学轮流担任,同学之间既分工又合作,扬长避短。班报是班内级别最高的报纸,为了保证它的`权威性,成立编辑部,由编辑部组稿,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办报后要及时开展经常性的读报活动,在读报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习作的乐趣。三是编书发表。在编书前,让优生收集平时习作中的优秀作文,先由小作者自己修改,再由编辑(优生)修改,最后由主编在征求老师的意见后定稿。在编书后,要注意开展读书活动。四是投稿发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不断修改,并向有关报刊推荐,鼓励学生正式发表文章。
三、积极寻找“亮点”对学生习作进行激励评价
习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习作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积极寻找“亮点”对学生习作进行激励评价。首先是寻找“亮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是自己生活的体验,见闻的感受,真情的表露,认识的升华。学生的家庭、爱好、性格、居住的环境等经历不同,所见所闻所感存在着差异,为了增强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保护习作积极性,要多角度、多层次地从内容、形式、表达、情感等方面最大艰度地寻找“亮点”。其次是肯定“亮点”。对于习作者来说,不仅想寻找到“亮点”,还想知道“亮”在何处。因此,教师要在“亮点”处写出读后感受,如:“这几句话表达了真情实感。”“看来你的想像力比较丰富。”“这儿比喻恰当。”再次是展示“亮点”。一个人的付出,最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肯定。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上“习作”“亮点”“展示”几个醒目的大字,然后将习作中的“亮点”有声有色地诵读给大家听,并说出“亮”在何处。最后是拓展“亮点”。如果评价作到了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充分肯定并使其拓展,那么,不仅能鼓励习作者写出富有个性化题目、个性化内容、个性化形式、个性化观点、个性化语言的文章来,还能促进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造性潜能也能得到有效开发。反之,不但会挫伤学生的习作积极性,而且会阻碍个性发展,甚至会扼杀创新精神。因此,在展示“亮点”之后,进行拓展“亮点"是非常必要的。如有的学生感慨地说:“这篇习作多处引用了警句、格言,说明作者平时喜欢看书,积累的知识多,值得我们学习。今后我也要和书交朋友。”有的说:“这一段心理描写非常传神,说明作者平时注重动手实践,所以体会深刻。今后,我也要加强实践,培养勤动手的好习惯。”诸如此类的“亮点”拓展,由此及彼,不仅使学生水到渠成地由他人之长联想到自己之短,由语文学科辐射到其他学科,由课内联系到课外,由校内拓展到校外,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如何作文,还提高了认识,陶冶了情操,学会了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