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奶奶的作文篇1
阳光下的小农舍里,不时传来几声笑声,听起来很美。
“奶奶,”我指着我张开的大嘴,用甜美的声音说,“按铃。”然后他自己傻笑,像个心不在焉的婴儿。“嗯,宝宝饿了,奶奶做饭。”“我来帮你。”我好奇地回答,却在心里悄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煮锅,全国最常见的事,对我来说有趣多了。“我来。”拿起锅铲,认真地说,然后钻进奶奶怀里。我试着眨眨眼睛,但是我奶奶没有把我抱在壁炉上。我急了,假装噘嘴,眼睛甚至泪流满面。
当然,奶奶也忍不住我的“一哭二闹”小把戏。她别无选择,只能抱着我在炉子上喃喃自语:“小乖乖,奶奶错了。”竟然也学我的样子,哪里能忍得住,哈哈大笑,她一定会做到的`。
“盐、勺子、醋,快点!奶奶。”像五星级酒店的老板一样,有条不紊的把奶奶当“小职员”来教导。终于饭做好了。我的脸变得像舞台上的演员,黑白分明。
“来,尝尝。”我把头放在手上,对奶奶说。“好吃!”我看到奶奶刚把菜放进嘴里,她就赶紧跟我说,好像怕我“激昂”的心会“冷”似的。听到这里,我兴奋地跑来跑去,上蹿下跳,差点没去屋里揭开瓦片。
从那以后,我似乎变得更加专注于烹饪。鸡汤,鸭汤,我总是打着给奶奶做饭的幌子“胡作非为”。
就这样,直到上小学。
有一次,奶奶打电话给我,说要喝我的鸡汤,吃我的饭。
我哭了,我知道奶奶想我了。
现在,是时间的惩罚。我回来了,但是奶奶永远走了。我闭上眼睛,仿佛想闻到奶奶在这里做饭的香气。“我回来了。”我不禁想起以前的场景,一遍又一遍。很明显和当时一模一样,不同的是现在院子里没有笑声,现在的我也没有童年的稚气。
写奶奶的作文篇2
人生短暂,美好易逝,欢乐难恒,生死无常。——题记
凌晨四点,海棠花未眠。
清晨六点,挚爱的奶奶已渐入梦乡。
一阵悲凉的风拂过奶奶苍白的脸,扰乱了我的思绪,回到那年盛夏……
暑假,打算归乡一趟。天空微微泛蓝,纯粹可人。清风拂面,不禁想起每当我枕着奶奶的腿睡觉时,那股淡淡的老人香充满了鼻腔,奶奶轻哼着那熟悉却又陌生的歌谣。
晨晓一地叶,黄昏满地霞。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回城的日子。晚上六点半,一盏台灯,一摞作业和一盘奶奶亲手削的火龙果。翌日清晨,第一缕温晴的阳光透过窗纱亲吻着我的脸颊。奶奶早已煮好温热的早餐为我送行。肥硕的饺子入口,是我常常牵肠挂肚的味道,还是以前的玉米馅。
与奶奶并肩走在小路上,第一次感觉路真的好短好短好短。一路上,我和奶奶一同倾听着鸟语,一同呼吸着花香,真想时间就此暂停。
站在车门前,我迟迟不愿上车。我转过头,直直地看进奶奶的眼里,看进她来不及掩饰那不舍的心底。我的心,开始不安分地躁动起来。奶奶站在不远处的大榕树下向我微微挥着手,示意我赶紧上车。在骄阳的炙烤下,我看见奶奶眼里闪烁着东西。不知何时,泪水浸染了我的眼眸。奶奶就站在大榕树下凝望着我,那眸子里有些许浑浊却又那么明亮,混杂着深情与不舍。凝望中的爱意,仿佛要逃逸出来。我又何尝不是呢?阳光透过树叶,被撕成零星点点,似剪影,如些温暖,如些和煦,又如那深情的凝望,暖暖。
桅槿暖夏,深情的凝望让我的世界春暖花开。终究是明白,心中那份最柔软的归属,便是她的凝望,我的思念。
想到这,思绪被锣鼓的'惨淡声拉回。看着奶奶苍白的脸,泪珠大滴大滴地滚落湮进了尘埃里,承载着我的思念。看,花纸悠悠地落在了奶奶身上。不,是花瓣!而当她终于无视的离开,在她身上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奶奶好像睡着了,蜡烛在落下最后一滴烛泪时,火苗跳动了一下也无声无息地熄灭了。她,终究还是离我而去。
年年景不改,岁岁人常在。人的一辈子太短,寥寥几十载。今年岁正好,景改不改无所谓,只愿彼此常在。
愿大地母亲呵护我一生挚爱的奶奶……
写奶奶的作文篇3
白发苍苍,却精神抖擞,满脸皱纹,却和蔼慈祥,这就是我的奶奶。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奶奶特别的疼爱我,我也很爱奶奶。但是奶奶有一点令我反感,那就是整天对我总是唠叨个没完完了。
晚上,我正在写作业呢,正专心致致,旁若无人地思考问题。奶奶走过我身边,见我趴在桌子上,就开始唠叨起来了!“宝,坐直起来!没人提醒你,你就这么学习,这个姿势是不好的,今后长大了,会腰酸背痛的!”我急忙纠正自己的坐姿,可是奶奶还是唠叨没完:“宝,现在说你,你不服气,是吧?等老了,上了奶奶这个年纪你就知道了,眼睛要保护好啊……”我只好耐心地承受奶奶善意的唠叨。
放学,我回到家,满头大汗,口渴难忍,于是打开冰箱,寻找冰冻汽水喝。奶奶看到了,又开始她的唠叨:“谁买汽水冻冰箱的`?”“我呀!我昨天买的!“我答道。奶奶生气地说:“汽水喝了不健康,今后不可以买了!而且这么热的天,喝冰冻的东西是特别损身体的,等会肚子疼了,可就有得你好受了……”哎,奶奶一唠叨起来就会没完没了,我只好乖乖地放弃我心爱的汽水,喝白开水了。
奶奶每一天对我,都有无尽的唠叨,我虽然挺反感的,但我知道这也是奶奶对我的爱。
写奶奶的作文篇4
一个和三面墙连在一起的平台,边上铺着油布,一边整齐地放着被子,旁边搁着针线蒲篮,这就是奶奶的炕,平淡而又朴素,几十年来除了蒲篮里多了副老花镜,其它的几乎什么都没有变。
也许正是因为我在奶奶的炕上长大,所以每次坐在奶奶的炕头都感到无比温馨,那些隐居在记忆中的童真趣事就如同喷泉一样奔腾而出,渗入我的灵魂,在我的体内汇成一首永不褪色的亲情之歌。那种心情、那种感觉,我至今仍无法真真切切地表达出来,这也正好应了那句话:人是一种感情复杂的动物,文字与语言的创造的确很神奇,却至今不能穷尽有些更神奇的感觉,那就是人的感情,它是一种无法言表的信仰,它与生命同在,永远贮存在人最珍贵、最真诚的地方。
逢年过节的时候,奶奶的炕头最为热闹,所有的亲戚朋友欢聚一堂,吃着特意准备的糖果、瓜子,喝着清香四溢的茶水,侃南谝北,大到国家政策,小到操家过日子,无所不谈,所有的人都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和吐不完的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奶奶的炕也是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的伊甸园,无知的`我们我们最喜欢在炕上打闹,一有空就爬到炕上折飞机、堆积木、翻跟头或者横七竖八的躺下,信口说着那些天真、幼稚的理想,尤其是到了赶集的日子,爷爷会给我们从集市买回零食,吃饱喝足的我们更是变本加厉,闹得天翻地覆。现在回头想想,站在历史的长河边上,回望那一幕幕成长的片段,都如同珍珠一样点缀着我的童年,倍感温馨。
和奶奶坐在炕头谝闲传是我从小到大的必修课,我最喜欢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我们村名字的由来;三年自然灾害他们的生活状况等等,奶奶都能给我声情并茂地娓娓讲来。每次听她讲故事我都静静地坐着不言传,生怕打断她的思路。因此我和奶奶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代沟”这个词,每次和她谝都仿佛回到了那久远的岁月,看到了村口那颗饱经沧桑得老槐树,傲然耸立、浓郁苍劲,我迈着新奇的脚步若有所思地走在那片古老而又逶迤的黄土地上,幻想着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可一切都已经过去,一切都无法重写。
奶奶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人。每晚听一个多小时的广播是她几十年来不变的习惯,听妈妈说奶奶以前总在炕头放着报纸书籍。奶奶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画画、刺绣对她来说都如数家珍,尤其是奶奶刺绣的时候,大有“日暮堂前花蕊桥,手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鹂下柳条”的意境。
奶奶也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记得盖房的时候爸爸想把奶奶的房间拆了,可是奶奶说:我在这房子里住了几十年了,对里头的啥都有感情,你不要动它,我要守它一辈子。也是,那里的一桌一椅,哪怕是地上的一块砖都陪了奶奶大半辈子了,从那里走出的那些惟妙惟肖花草动物都是奶奶的心血,是奶奶不舍的情怀,值得她留恋,更耐我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