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福尔摩斯探案与思维故事》有感-记叙文700字

在这个快乐而多趣的暑假中,我有幸读到了柯南·道尔写的有关探案的书-《福尔摩斯探案与思维故事》。

这本书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福尔摩斯冒险史讲的是福尔摩斯探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另一个部分是喵尔摩斯奇遇记主要讲了一只知识博,见多识广,并且希望成为像福尔摩斯样的大侦探的猫一喵博士。收到一封神秘来信,前往英国伦敦贝克街221B号以及穿越到过去与福尔摩斯一起解决各种难题和帮助格林老先生寻回恩人,追回财富的事。

文中主人公福尔摩斯具有认真、聪明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的良好品质。也许福尔摩斯正是拥有这样的品质,所以能够成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神探。他听到的,别人听到了,他见到的,别人也见到了。到最后他清楚地明白了发生什么,别人却毫无头绪。他超出常人的观察能力判断能推理能力,还有做事的坚持不懈的精神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心思缜密,不放过蛛丝马迹。善于联想,合理巧妙的串联各种迹象,引得我常常天马行空,独树一帜。面对老师布置的同一作文题目,我总是另辟蹊径,朝新颖的内容构思,与大家风格迥异,常常被老师表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也常常别出心裁,使用我创造的一些新手段,打得对手措手不及,获得高级段位。

从福尔摩斯身上我不仅学会了创新,还学会了坚持不懈。

在生活中,我有时也会因为做一道题,或做一件事而感到毫无头绪。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道从来没有做过,而且十分难的数学题。我几乎是绞尽了脑汁都没有任何一点儿思路。但我还在想,就因为只有这一题让我感到十分有挑战性。正当我无可奈何的时候,我想到了善于观察,坚持不解的福尔摩斯。假如,我是他,这道题就是个案子,那我会怎么做?我会细心观察这个案子的特别之处写出来,再对比。慢慢算出式子,然后一个一个地判断一下哪此有用,哪些没有用。最后将答案算出来。

每当我做题或事感到毫无头绪的时候,我便会想到做事坚持不解、善于观察的福尔摩。于是我便细心观察,加以判断,最终总会完成。

思维诉诉语思维作文700字

雨,飘飘然而至,滴滴答哼起了创新歌;雪,呼啦啦飘摆,噔噔噔跳起了创新舞;风,气呼呼吹奏,呜呜呜鸣起了创新乐。雨灵谱写的歌单真动听,魂雪编织的舞步真优雅,霖风自排的音符真美妙!润饰崭新的世界,重新的自我!

雨霖接受神座资格考验为天空蓝缀上绚丽的蕾丝边。可做作的画笔涂料不能使之打出漂亮的响指,这可怎么办呢?雨霖苦恼至极。当然仅仅是顷刻间的功夫,雨灵的大脑存储就闪过了一束智慧光。呵呵!原来是活学活用。雨灵利用学过的三原素理论调制出绝顶色彩,轻轻松松地前后蹦跳着一道金光速闪。哦,雨灵绘出了彩虹口袋呢!惹得众神目瞪口呆,应聘队伍羡慕嫉妒差点没恨!

魂雪肩负粉刷巨任以最快,最棒,最漂亮的速度粉刷一面白墙,获得天庭粉刷头儿的位置。调皮的魂雪年龄甚小,因此迎来了无数关注眼球。只见他仍改不了顽皮劲。提了桶油漆便往墙上泼,随即拿起板刷往墙上蹭,几乎是一眨眼功夫,墙壁就平平整整打开了雪白的屏障,简直是天衣无缝哪!在场的无不拍板叫绝。很荣幸,魂雪登上了宝座,而再看看其他竞选者吧,个个一副一本正经样,正一笔一画呆板无比地重复着机械动作,听到消息后,大家不约而同停止下来,个个酸溜溜的,嘴里可以塞下一个鸡蛋,一副难以置信,极为不服样。而每年冬天则是粉刷师匠狂欢节。瞧!他们正下界奔走相告呢!

霖风赋以考验帮助船只如何迅速到达彼岸。大家个个腮帮子都吹红了,却还没分出胜负,原来大家都是以船的下半身为目标,有的还傻乎乎地钻到船底下。霖风都为他们干着急,报了名,参加了。只轻轻鼓起腮帮子,设定帆为目标,用了0.001秒就顺利到达彼岸了。哦,船底下一片欢呼,霖风得胜了!这不!大家都为霖风自豪,开patty祝贺呢!

其实有些事真的不用那么在意,行为也不会刻意啦,顺其自然,可是能打开思维跳跃的那扇窗哦!让思维进进出出,自由自在的好!

滴滴答答的雨灵儿汇聚成琢磨不透的二字。哦,是思维,玲珑剔透的魂雪儿簇拥成啧啧赞叹的三字,哦,是诉诉语。体态轻盈的霖风儿诉说着似懂非懂的五字,哦是思维诉诉语。

金丹元《中国艺术思维史》读后感

我一直以为,思维与思想是两个层次的问题,思维是一种更具深度的文化。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思维是决定思想的。因此就中华民族的艺术及其历史而言,其艺术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以及自古以来,中国人到底如何进行艺术思维,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烦难的学术课题,它关系到如何准确地把握中华艺术思维历史的人文素质、品格与规律问题。正因艺术思维史研究的难度较大,造成多少年来这一领域少有人问津的局面。而今读到金丹元近著《中国艺术思维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2月版),很为他的学术勇气与探索精神所感动。

该书“后记”指出,“艺术思维既不是一般思维,更不是单纯的哲学、美学、艺术学,却又与一般思维、科学思维、哲学、美学、艺术学都有联系。那么,如何联系?怎样才能将散见于中国古典美学、古代艺术作品中有关艺术思维的因素加以提炼,并使之归属思维范畴?”拜读全书,我以为该书所取得的成果,都是关系到作者自己所提出的这些问题的。困难在于,怎样在人类学视野中见出中华传统艺术思维的民族特异性与人类共同性;如何在研究策略上,既将艺术思维与思想分开,又是不可避免地或者从艺术思想进入来揭示艺术思维的品格与规律,或者直接论证其艺术思维方式及其人文、历史过程以证明艺术思维史的“文法”实质及其规律。作者在这部著作中,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比如关于“原始思维”,世界上每一民族的文化、艺术,都曾经经历过一个原始思维的历史与人文阶段,因此原始思维毫无疑问是一个文化人类学问题。然而,中华民族关于文化、艺术的原始思维,却更多地与原始巫术文化而不是原始神话、原始图腾相联系。同样的“天人合一”,从智慧角度考虑,是意大利学者维柯《新科学》所说的“诗性智慧”;从智慧角度分析,又是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所说的“原逻辑思维”。两者的区别,仅仅是中华民族自古具有的生命状态内部的区别,而这正如《周易》所言,天人“合”一于“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乃易理之根本,其实也是巫之根本。所谓“趋吉避凶”,难道不是为了更好地“生”吗?生是巫,也是诗的主题。巫的感应、移情,是后之审美文化的根因;而所谓艺术思维,其原始方式,实际即文化思维。因为原始意义的艺术,是广义的,指包含一定审美因素的文化。《中国艺术思维史》论证其“思维”的人文“气质”,从“巫”、“天人合一”进入,这种学术理念与论思方式当是可取的。从“巫”谈艺术思维之“和”与“类比”、“现象”、“味象”等等,也是有理有据的。然而,任何历史的研究与撰写,其实都不能追溯历史之最早的源头,这正是人之存在与学术的尴尬与痛苦。从“农耕文化”与“巫”开始研究中华艺术思维的起因,应是学术研究之正途。然而,中华艺术思维的“第一因”,又不是“农耕文化”与“巫”,因为在此之前,还有漫长的为我们所难以把握的关于“艺术思维”的“前史”。尽管如此,《中国艺术思维史》一书对中国艺术思维的缘起、发展、流变,还是做了一次可贵的学术梳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