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后的作文篇1

星期四,我校举行了期中考试。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我交卷后,美滋滋地想:这次我肯定又是第一名,双百分。

“要发试卷啦!”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只见邓老师抱着一摞考卷走上讲台。我心里又紧张又高兴,紧张的是怕考不好,高兴的是盼了一天的分数终于出来了!一定还可以。

“刘菲雯,语文97分,第一名!”老师说。我愣了:怎么没考一百分?我明明检查了好几遍呀!噢,一定是“肃”字的解释错了!我跑上讲台,拿起了试卷,坐到位子上看。果然,“肃”字的解释我写成了恭敬。更可气的'是“破坏”和“轻巧”我写了反义词,打上了一把刺眼的大叉,真难看!

“我怎么那么粗心呢,居然没检查出来!”我拍拍自己的脑袋:“真笨!”一下课,几个同学就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我好羡慕你呀!”“我怎么就拿不到第一名呢?”而我却默默地想:我没考一百分,不应该得第一!

第二天,数学卷子发下来了,我得了一百分,“哇,太好了!”我很高兴。可又一想到语文只得了97分,我又高兴不起来了。回到家,我把卷子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后,对我说:“以后可不能粗心呀,你看这就白白丢掉三分!”我听了,再次想:以后一定不能粗心啊!

考试后的作文篇2

这次是升上年级的第一次期中考,考试前一、两个礼拜老师就发下试卷帮我们测验,错的题目再拿出来检讨,晚上也常常留在培训班复习,写了无数张的考卷;妈妈也因为要期中考了,所以这礼拜没有带弟弟那个小捣蛋回来,利用假日带我去图书馆复习功课,所谓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这次的努力没有白费,能考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才不会辜负老师及父母的期望。

终于到了考试的第一天,是考语文和自然,妈妈带我上学时再三的叮咛我写完考卷要再检查,不要粗心大意。当我写考卷时,心里战战兢兢的深怕有个闪失。第二天考社会和数学,我竟然忘了带课本、习作回家复习,妈妈非常生气把我大骂一顿,当时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也希望这次不要考得太糟,不然一定会吃到妈妈的竹笋炒肉丝的。

终于到了发考卷的那一刻,我心里很紧张万分,考的最烂的是自然,竟然只考了八十八分,语文和社会也考得很不理想,只有数学稍微可以,这下子要硬着头皮才敢拿给妈妈看了。

下次考试前我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考试时要放松心情,仔细作答;考试后要反省自己为何错。虽然这次期中考考得很不理想,但我不灰心,从现在开始我要更专心听老师上课,一定能把第一名抢回来!

考试后的作文篇3

在冬日,班级如同冬眠的万物一般沉寂,可有时却不同寻常。比如,这次刚结束令人心累的月考后,班级里变得焦躁不安!

那天,窗外寒风瑟瑟,落叶缤纷,窗内的同学们却热火朝天。月考终于结束,几个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同学微闭双眼,嘴角略微上翘,眉毛稍稍挑起,享受着考试刚结束的轻松;更多的同学则是三五成群,拿着考卷大声吼对着答案,一个个瞪大眼睛,只见他们不停地摇头、点头;真正有实力的学霸则是胸有成竹,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有节奏地轻轻敲着桌面,仿佛在弹奏一曲凯旋的歌曲,脸上还时不时还露出一丝丝满意的笑容。而我正在回忆刚刚做过的考题,心里七上八下,时而对前面一道做错的填空题,懊恼不已,时而又纠结最后一题没能拿到满分,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双手痛苦地轻捶自已的脑袋,如果当时自己稍微开点儿窍,该多好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平时多流汗,考试少丟分”的道理!

一整天下来,班级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考试之后的气息。下午,老师徐徐步入教室,带领大家估分。老师的嘴里发出叹息声,眼神里透出几分暗淡的深色,轻轻摇着头,用低沉而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这次大家考得不是很理想,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正视自己的错误,好好估分,为以后的学习定下目标。”话音未落,同学们便窃窃私语,看样子十分在意自己的成绩。当答案发下来时,只是不停地对照着自己不确定的答案,迟迟不肯估分,谁也不理会老师的存在。

终于,在老师略带怒气的提醒下,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从头到尾开始估分。虽然没人再敢说话,但从大家的`表情中不难看出内心的波动:同桌也许是因为选择错两题,一言不发,手拖着腮帮,愁眉不展;前桌的同学前一秒还得意地扭动着身子,后一秒竟画风突变,耸了耸肩膀,怒眼圆睁,张大的嘴巴仿佛要吞掉自己的试卷;再看看几个平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同学,十分低调、镇定自若,嘴巴不停地算着自己得失的分数,心中早就汇出了一张成绩单。我这时变得异常淡定,已从上午的懊恼中解脱出来,并暗暗告诉自己下一次定会从低谷中爬起来!从估分的结果来看整体成绩并不理想,老师一方面严肃地提醒全班同学要认真学习,另一方方面鼓励大家重振旗鼓,为市质检定下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二天,阳光穿过云朵透过窗户照进班级,前一天的寒意和焦躁不安似乎已经烟消云散。同学们看着市质检倒计时的墙壁专栏上的“成功只会青睐那些真正努力的人”的这几个大字,眼里又闪起坚定自信的目光……